1. 鮮豆漿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
大豆中含有極豐富的植物性蛋白質,而在眾多的大豆加工食品中,豆漿的蛋白質是最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的。
2. 鮮豆漿與心血管疾病
豆漿的脂肪不僅膽固醇的含量幾乎為零,同時還能夠起到把沈澱在血管壁上的低比量膽固醇溶解、搬運出體外的作用。可以預防高血脂、動脈硬化、高血壓、腦中風等疾病。
豆漿中還含有卵磷脂。卵磷脂被稱為生命的基礎物質,它存在於身體的所有細胞之中。卵磷脂不僅可以溶解掉多余的膽固醇、脂肪,還能起到預防動脈硬化、血栓、脂肪肝等作用。體內如果缺少卵磷脂,容易導致皮膚粗糙、老化、荷爾蒙減少、精力衰退等現象。
3. 鮮豆漿與骨質疏松癥
豆漿中的礦物質如鐵、鉀、鎳、鎂、亞鉛、釩、銅等的含量豐富且均衡,其中鐵的含量大約為牛奶的12倍、母乳的6倍。鐵、銅、釩能增加紅血球,鎂進入細胞內,預防肌無力、動脈硬化等癥,並有助於鈣沈澱於牙齒和骨骼,使之堅固、結實。鎳則起到預防肝硬化、心肌梗塞、腦中風的作用。
大豆異黃酮可抑制骨骼鈣流失,促進骨骼健康。因此,常飲鮮豆漿對防止骨質疏松非常有益。
4. 鮮豆漿與高血壓
具有抑制血管緊張的肽原酶活性物質,是目前治療高血壓的首選藥。研究發現,大豆蛋白質中有3個可抑制血管緊張肽原活性的短肽片段,大豆蛋白質中具有抗血壓的潛在功能
5. 鮮豆漿與益智健腦
鮮豆漿中含有大量的卵磷脂,卵磷脂是構成人體細胞膜、腦神經組織、腦髓的主要成分,是生命的基礎物質,有很強的健腦作用。卵磷脂經消化後,參與合成乙酰膽堿,這是壹種人類思維記憶功能中的重要物質,在大腦神經元之間起著相通、傳導、聯絡作用,所以常喝豆漿可以健腦益智。
豆漿的功效:
鮮豆漿被我國營養學家推薦為防治高血脂癥、高血壓、動脈硬化等疾病的理想食品。多喝鮮豆漿可預防老年癡呆癥的發生。飲用鮮豆漿可防治缺鐵性貧血。豆漿對於貧血病人的調養,比牛奶作用要強。以喝熟豆漿的方式補充植物蛋白,可以使人的抗病能力增強,從而達到抗癌和保健作用。長期堅持飲用豆漿能防治氣喘病。中老年婦女飲用豆漿,能調節內分泌系統,減輕並改善更年期癥狀,促進體態健美和防止衰老。青年女性常喝豆漿,則能減少面部青春痘、暗瘡的發生,使皮膚白皙潤澤,容光煥發。
適用人群:
適用於各年齡層次人群,特別是女性、老人和嬰兒。
適用量:
成年人每天飲1至2次即可,每次250-350毫升;兒童200-250毫升就足夠。
豆漿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類,雖然它們含量微少,但其綜合作用都能夠發揮較高的營養價值,特別是其中所含豐富的維生素E,能夠強化細胞、延緩機體衰老、預防大氣汙染等。
喝豆漿好處很多,但不是人人皆宜。那麽,飲用豆漿需要註意什麽呢?
1.豆漿性質偏寒,消化不良、嗝氣和腎功能不好的人,最好少喝豆漿。另外,豆漿在酶的作用下能產氣,所以平素胃寒,噯氣、吞酸的人,脾虛易腹瀉、以及夜間尿頻、遺精腎虧的人最好別喝豆漿。
2.豆漿裏不能加紅糖,因為紅糖裏面有多種有機酸,它們和豆漿裏的蛋白酶結合,容易使蛋白質變性沈澱,不容易被人體吸收。而白糖就不會有這種現象,但要待豆漿煮熟後再放白糖,根據自己的口味可放多放少。
3.忌用保溫瓶貯存豆漿。有人喜歡用暖瓶裝豆漿來保溫,這種方法不足取,因為暖瓶溫濕的內環境極有利於細菌繁殖。在溫度適宜的條件下,以豆漿作為養料,瓶內細菌會大量繁殖,經過3-4小時就能使豆漿酸敗變質。另外豆漿裏的皂毒素還能夠溶解暖瓶裏的水垢,喝了會危害人體健康。
4.由於豆漿是由大豆制成的,而大豆裏面含嘌呤成分很高,且屬於寒性食物,所以有痛風癥狀、乏力、體虛、精神疲倦等癥狀的虛寒體質者都不適宜飲用豆漿。
5.不要飲用未煮熟的豆漿。生豆漿裏含有皂素、胰蛋白酶抑制物等有害物質,未煮熟就飲用,會發生惡心、嘔吐、腹瀉等中毒癥狀。豆漿不但必須要煮開,而且在煮豆漿時還必須要敞開鍋蓋,這是因為只有敞開鍋蓋才可以讓豆漿裏的有害物質隨著水蒸氣揮發掉。
6.不能沖入雞蛋。雞蛋中的雞蛋清會與豆漿裏的胰蛋白酶結合,產生不易被人體吸收的物質。
7.忌過量飲豆漿。壹次不宜飲過多,每天1-2碗為宜,否則極易引起過食性蛋白質消化不良癥,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病癥。
8.不要空腹飲。空腹飲豆漿,豆漿裏的蛋白質大都會在人體內轉化為熱量而被消耗掉;不能充分起到補益作用。飲豆漿同時吃些面包、糕點、饅頭等澱粉類食品,可使豆漿蛋白質等在澱粉的作用下,與胃液較充分地發生酶解,使營養物質被充分吸收。
9.不能與藥物同飲。豆漿壹定不要與紅黴素等抗生素壹起服用,因為二者會發生拮抗化學發應,喝豆漿與服用抗生素的間隔時間最好在1個小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