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有什麽功效?桂枝是中藥,有祛風散寒的功效。和其他中藥配伍,可以發揮更多的作用,讓我們的身體越來越好。桂枝有什麽功效,相關信息分享如下。
桂枝有哪些功效?1中藥名稱桂枝。
別名桂劍、桂枝劍、嫩桂芝、六桂。
英文名Cmnamomi Mmulus
藥用部分:桂枝。樟科植物。
植物形態的常青樹。高度10 ~ 15米,樹幹平直,樹幹和老枝樹皮暗灰褐色,幼枝略呈四棱形,褐色。葉互生或近對生,革質葉長圓形到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鈍,全緣,表面亮綠色,背面灰綠色,疏生微柔毛,脈自基部3,主脈和側脈突出;葉柄粗壯。圓錐花序腋生或頂生,有黃綠色小花;花被筒6裂,裂片大約和花被筒壹樣長;雄蕊發育為9輪和3輪,與花冠等長,第三輪的花絲有2個腺體;雌蕊稍短於雄蕊,子房1室。核果紫黑色,橢圓形,種子1粒,果下宿存花被,邊緣鋸齒狀,淺杯狀。種子是橢圓形和紫色的。花期為4-6月,結果期為6-8月。
產地分布多栽培於沙土和坡地。主產於廣東、廣西、海南和雲南。
采收加工,3-7月切小枝,新鮮時切成段,曬幹。
藥材長圓柱形,多分枝,長30 ~ 75 cm,直徑0.3 ~ 1 cm。表面紅褐色至褐色,有縱脊,細皺紋,小疙瘩狀葉痕,枝痕,芽痕,皮孔。硬而脆,易斷。切片厚2 ~ 4毫米,果皮紅褐色,木質部黃白色至淺黃褐色,髓稍呈方形。它有壹種特殊的香氣,甜而微辣的味道。
性味辛、甜、溫。屬於膀胱經、心經、肺經。
功效與作用:具有舒筋止痛、溫經通脈、助陽化氣、平沖降氣的作用,屬辛溫解表藥。
用法用量:3-9克。口服:湯劑或丸劑、散劑。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胃脘痛、血寒閉經、關節痛、痰飲、水腫、心悸、跑豚。
藥理研究有壹定的抗菌、抗病毒作用;對中樞系統有解熱、鎮痛、鎮靜、抗驚厥作用;具有明顯的抗炎作用;能增加心肌營養血流量,具有抗過敏和抗凝血作用。
化學成分含揮發油。油的主要成分是肉桂醛。此外,還含有苯甲酸芐酯、乙酸肉桂酯、β-蓽澄茄烯、爐甘石、香豆素等成分。
熱病及陰虛陽亢者禁用,孕婦及血熱患者不宜使用。
配伍處方①太陽病治療後,脈可促胸滿:桂枝(去皮)90g,甘草(炒)60g,生姜(切)90g。十二顆棗(碎)。七升水,三升沸。(《傷寒論》:桂枝去芍藥湯)
②治傷寒八九天,身痛,不能壹側旋轉,不吐不渴,脈弱澀:桂枝(去皮)120g,附子(炮制、去皮、破碎)三片,生姜(切)90g,大棗(破碎)12g,甘草(炒)60g。上五味,用六升水煮兩升。操我。拿三件不同溫度的衣服。(《傷寒論·桂枝附子湯》)
③治孕婦傷寒脈,頭重腹痛:桂枝30g,芍藥30g,當歸30g。銼細,每次30克,水煎。(《尹姬提綱》中的桂枝、芍藥、當歸湯)
④治多汗者,憂者必按:桂枝(去皮)120克,甘草(炙甘草)60克。取三升水,煮壹升。操我。拿壹套制服。(《傷寒論·桂枝甘草湯》)
⑤凍瘡的治療:桂枝60g,加清水1000ml,用武火煎服,煮沸10分鐘,取出,放入盆中待溫(患者可忍,以免燙傷皮膚,留渣下次用,以便1日與湯同用),即在藥液中浸泡患肢,邊洗邊輕輕按摩患部。每次浸泡10 ~ 15分鐘,早晚各1次。
桂枝的功效有哪些?2.桂枝的藥用價值。
桂枝是肉桂的幹燥嫩枝,壹般在春夏兩季采收,去葉後直接曬幹或切片。桂枝性溫,能祛風散寒,可治風寒、發熱、惡寒。
性味辛、甘、溫,入肺、心、膀胱經。是治療內寒的常用溫裏藥,具有滋養元陽、活血、溫中的功效。常與滋補肝腎、氣血之品配伍,用於治療腎陽不足、氣虛乏力、四肢無力。還與其他溫裏藥配伍,用於治療寒痹引起的胃脘痛、腰痛等,具有明顯的止痛作用。各種驅風的油類藥物,如清涼油、風濕油等,都含有肉桂油。
功能:桂枝能發汗解表,溫經通脈,助陽化氣,散寒止痛。風寒表證;寒濕痹痛;四肢冰冷;閉經痛經;腹部結塊;胸痛;心悸;痰飲;小便不好。用於感冒,胃脘冷痛,血寒閉經,關節痛,痰飲,水腫,心悸,豚跑。
用法用量:3 ~ 9g。
主要用於治療麻風病的“苯丙素明礬”的主要成分是肉桂油。肉桂的其他副產品,如桂枝、決明子、肉桂等。,具有不同的藥理作用,在中藥中廣泛使用。
桂枝茯苓丸
成分:桂枝、茯苓、牡丹皮、赤芍、桃仁。
性狀:本品為濃縮水丸,有糖衣或碳衣,除去糖衣或碳衣呈深褐色;味甜微辣。
主治:活血化瘀,消除癥狀。可用於治療婦女腫塊、瘀血閉經、經期腹痛、產後惡露不絕。
用法用量:口服,壹次9粒,壹日1 ~ 2次。
禁忌:尚未明確。
註意事項:孕婦裝慎用。
桂枝醫籍中的記載
1,《本草綱目》記載:“治諸風寒風濕,痹痛,舒筋化痰,抑肝氣,托脾土,鐵陰痹。”
2、《新本草》“桂,味甘,辛,熱,有毒。益肝肺氣,心內寒熱”,此時桂枝性無知在辛的基礎上增加了甜味,由溫轉熱。還有壹種說法是“虛寒加肉桂、吳茱萸、附子、附子……”,將桂枝歸類為吳茱萸、烏頭熱之藥。可見桂枝和肉桂在當時是同壹個藥,治療應用側重於性熱溫補的功效。
桂枝有什麽功效?3桂枝簡介
壹年生枝圓柱形,頂芽鱗片寬橢圓形,綠葉互生,長圓形至近披針形;花白色,長約4.5毫米;果橢圓形,成熟時深紫色,無毛;花期6-8月,結果期10-65438+2月。主產於廣西、廣東、雲南。春夏季節切筍,曬幹或陰幹,切成薄片或小塊待用。辛,甘,文。心、肺、膀胱經。有發汗解肌、溫經通絡、助陽化氣、平沖降氣的功效。常用於風寒感冒、胃脘痛、血寒閉經、關節痛、痰飲、水腫、心悸等。
桂枝的功效與作用
1,散寒解表
對治療感冒、風寒、流鼻涕、感冒引起的咳嗽有很好的效果。
2.溫經通絡
還可用於治療風寒表證、肩背酸痛、肩周炎、風濕類風濕等疾病。
3.通陽化氣
還可治療陽虛引起的氣滯血瘀、胃脘痛、血寒閉經等癥。
4、風寒表證
寒濕痹痛;四肢冰冷,痰多,水腫,心悸,豚跑等癥狀。
5、護肝醒酒
桂枝對酒精性肝硬化也有壹定的作用,減少酒精的中間代謝產物乙醛對肝臟的直接損害。還能抑制肝細胞變性壞死,促進肝細胞再生。
6、抗菌消炎
桂枝的乙醇提取物能在體外抑制大腸桿菌、枯草芽孢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效濃度為25 mg/ml或更低。對白色葡萄球菌、痢疾桿菌、傷寒和甲型副傷寒、肺炎球菌、產氣桿菌、變形桿菌、炭疽、腸炎沙門氏菌、霍亂弧菌等也有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