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竹筒飯
竹筒飯又稱香竹筒飯,頗具野餐特色,即切下壹根竹筒,放入適量的山嵐大米和水,放在火上烤。當竹筒表面燒焦時,米飯就熟了。劈開竹筒,米飯被竹膜包裹著,軟軟的,很好吃,有竹子和米飯的香味。如果將豬瘦肉與香糯和適量的鹽混合,放在竹筒中烘烤,制成香糯,是招待貴賓的珍貴佳品。
2.戴燒烤
不是串起來的,是用竹簽烤的。與日常的烤肉串不同,雲南傣族燒烤的壹大特點是香草量大,香味濃郁。燒烤常用的草藥有香菜、香柳、香茅、南姜等。,還有小米辣不能忘。
3.竹酒
竹筒酒是產於海拔1000米的福建山區的壹種原生態高端食品。它被種植在竹筒裏。成品酒色澤金黃,香氣濃郁,醇厚爽口,回味悠長,純綠色零汙染。所以福建竹筒酒又叫竹子林天祿。
竹筒酒是完全原生態的食品,純綠色,零汙染。竹子還是筍苗的時候,直接註射壹級高粱酒,和竹子壹樣長。經過三年的自然釀造,吸收天然露水精華,便可釀造竹桶酒,又稱竹桶酒。真正的竹桶酒就是這樣用三年時間種出來的。
竹酒起源於少數民族,少數民族用竹子盛酒也是普遍現象。在他們生活和積累的地方,“竹酒”已經成為婚禮、梁等重大活動的必備之物。隨著時間的推移,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形成了他們獨特的生活方式。
4.竹筒蒸雞蛋
竹杯壹個,雞蛋壹個,鹽適量,水適量,泡好的枸杞六個,蔥花少許(如果不喜歡洋蔥的味道可以不要)。把雞蛋打勻。加入適量的水,攪拌均勻。倒入竹筒中。小火蒸15分鐘,註意小火,鍋蓋留個小縫隙。這是為了防止溫度過高時形成蜂窩眼。撒上軟化的枸杞和洋蔥,再蒸壹分鐘,出鍋。
5、竹筒鴨
竹編鴨是瀘西回族的特色小吃之壹,其主要材料是鴨子。鴨子出生時的大小約為1 kg,煮熟後約為0.7 kg。做竹編鴨,首先要把活鴨殺了洗幹凈,然後用食用鹽,再把整只鴨子放進竹編筐裏,放在水裏煮。煮好後完全冷卻,取出竹編鴨剁碎成小塊,加入炒好的醬油料,美味的竹編鴨就做好了。
6.竹茶
將茶葉放入特制的竹筒中,在火塘中烘烤並夯實,直至竹筒中的茶葉飽滿、幹燥,然後剖開竹筒,取出茶葉,用開水沖泡。竹筒茶既有濃郁的茶香,又有花香清透的竹香。雲南西雙版納的傣族同胞喜歡喝這種茶。?
首先,把新茶放在壺裏煮。葉子軟了就在竹簾上搓。然後,它們被放入壹個竹筒中,裝滿棍子,密封,讓其慢慢發酵。兩三個月後,管內茶葉變黃,將竹筒劈開,取出緊壓的茶葉晾幹,放入瓦罐中,加香油腌制,隨時取出供菜食用。
7、竹筒雞
竹筒雞是雲南哈尼族的傳統名吃。用竹筒烹飪有著悠久的歷史。雲南少數民族至今還保留著竹筒烹飪的傳統方法,這與滿山的竹子和竹筒烹飪的美味有關。哈尼竹筒雞就是壹個例子。雲南哈尼族的竹筒雞,既有雞的甜,又有竹的香,嫩而軟,制法獨特,古樸。竹筒雞壹定要用新鮮的竹子,做出來的菜香,北方沒有竹子。為它使用幹竹筒,反復使用,大大失去了它的風味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