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要明確主題端午節,那麽我們就要找壹些有關端午的元素,如我們都知道的粽子,劃龍舟,等等相關的元素。
然後我們可以做個大概的稿線圖,上半部分以綠葉修飾,中間部分要突出主題,以“端午”二字豎著寫在中間,下半部分畫壹艘小船,上面載著粽子的場景,再在四周空隙的地方畫壹些小的粽子,給他們都加上壹雙可愛靈動的大眼睛,看起來非常傳神。
最後再給他們塗色,葉子塗成綠色,藍色的海水,粉紅色的粽子,看起來非常傳神生動,這樣壹幅好看的端午節海報就畫好了。快動手畫起來吧!
端午節海報設計為什麽有屈原端午節的來歷和屈原有關系。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端午節,又稱端陽、重五、端五節。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蘭而沐”的習俗。但今天端午節的眾多活動都與紀念我國偉大的文學家屈原有關。
戰國時代,楚秦爭奪霸權,詩人屈原很受楚王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張遭到上官大夫靳尚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不斷在楚懷王的面前詆毀屈原,楚懷王漸漸疏遠了屈原,有著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著難以抑制的憂郁悲憤,寫出了《離騷》、《天向》等不朽詩篇。公無前229年,秦國攻占了楚國八座城池,接著又派使臣請楚懷王去秦國議和。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陰謀,冒死進宮陳述利害,楚懷王不但不聽,反而將屈原逐出郢都。楚懷王如期赴會,壹到秦國就被囚禁起來,楚懷王悔恨交加,憂郁成疾,三年後客死於秦國。楚頃衰王即位不久,秦王又派兵攻打楚國,頃衰王倉惶撤離京城,秦兵攻占郢城。屈原在流放途中,接連聽到楚懷王客死和郢城攻破的噩耗後,萬念俱灰,仰天長嘆壹聲,投入了滾滾激流的汩羅江。
江上的漁夫和岸上的百姓,聽說屈原大夫投江自盡,都紛紛來到江上,奮力打撈屈原的屍體,(此風俗日後演變成賽龍舟)人們紛紛拿出家中的粽子、雞蛋投入江中,讓魚吃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屍身。還有郎中把雄黃酒倒入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大夫屍體免遭傷害。過不了多久,水面上浮起了壹條昏暈的蛟龍,龍須上還沾著壹片屈大夫的衣襟,人們就把這惡龍拉上岸,抽了筋,然後把龍筋纏在孩子們的手、脖子上,又用雄黃酒抹七竅,有的還在小孩子額頭上寫上壹個“王”字,使那些毒蛇害蟲都不敢來傷害他們。從此,每年五月初——屈原投江殉難日,楚國人民都到江上劃龍舟,投粽子,喝雄黃酒,以此來紀念詩人,端午節的風俗就這樣流傳下來。
在線等,急,關於房產的端午節海報文案,簡單的幾句話就成,溫馨壹點的,多多益善啊,謝謝好的,我給妳提供壹些新意!
端午節文案,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
簡單怎麽說?萬物皆可“粽”啊。壹個“粽”字,壹個諧音梗,解決了多少品牌跟端午節“關聯”的難題?妳看:
“粽”情,“粽”意,“粽”享,放“粽”,出“粽”,“粽”要,“粽”是,“粽”橫,與“粽”不同,萬“粽”風情,壹見“粽”情,萬水千山“粽”是情...
這種毫無感情的諧音梗,把“粽”字生搬硬套地塞進去,會顯得很生硬,甚至有點“尷尬”,更別說有什麽洞察了。
01大家都誤會了諧音梗文案!
其實,真正及格的諧音梗文案,必須兼具“雙關”的效果。也就是說,必須有兩層意思。第壹層,是被諧音的那個字本身的意思;第二層,是本身諧音的那個字帶來的意思。
最終的效果就是:必須兩層意思都是成立的!很多諧音梗文案,壹般只能做到第壹層,大多死在第二層。
再舉個例子,有壹句骨灰級的諧音梗文案,這句文案的年齡可能比各位看官的年齡都大,是壹個祛斑美容產品的廣告文案:
當然,這不是原來的廣告長的樣子,原來的廣告太久遠已經很難找到了,只把文字流傳了下來。
第壹層意思大家壹讀就出來了對不對:趁早下班,請勿逗留;第二層意思就是祛斑、祛痘的產品功效,而且見效快的特點也表達了出來。
02狗屁不通的萬物皆可“粽”!
所以,大家應該都理解了吧,那就先來看看端午節這些毫無感情的、讓人尷尬的諧音梗文案吧。以此為鑒。
比如:衛龍
衛“粽”生,龍天下
第壹層意思都很勉強:為眾生,龍天下(什麽鬼?)第二層意思:保衛粽子的壹生,龍天下?是不是並不通,打動人就更別說了。
比如:京東生鮮
壹覽粽山小
第壹層意思:壹覽眾山小,壹句熟悉的古詩;第二層意思:壹看像粽子的山就變得很小?是不是什麽都理解不了?理解起來還有點困難,還不如那句“壹懶眾衫小”。
這樣的例子實在不勝枚舉,下面簡單羅列多幾句:
褪去“葦”裝,放“粽”想象
出自聯想。
“粽”情端午,“指”留余香
出自酷派。
"粽"望所歸,#超乎所見#
出自壹加手機。
"粽"於等到妳
出自魅族手機。
我還見過壹個口紅的端午節文案,說的是:唇上有色,才能出粽。咋滴?擦了這個口紅,嘴唇上還能長出粽子?
03及格的萬物皆可“粽”!
看完了各種狗屁不通的萬物皆可“粽”?我們來看看及格的諧音梗端午節文案長什麽樣?
比如:肛泰
粽有千般好,莫要吃太飽
第壹層意思:縱使有很多好處,也不要吃太飽;第二層意思:粽子有各種各樣的好,但也不要吃太飽。這樣就很說得通!
比如:網利寶
粽享收溢
第壹層意思:縱享收益,把理財的利益點已經表現出來;第二層意思:大概可以理解為“粽子享受並收到了滿溢的香味”,主要是結合動圖創意,彌補了比較牽強的這壹層意思。
04不諧音就沒法寫粽子文案?
其實,沒有萬物皆可“粽”,沒有諧音梗就沒法正常寫端午節文案了嗎?不是的,多壹點生活思考,多壹些洞察,多用人話來寫文案。
比如我們賦企貓這句:
每壹粒米,都有特殊的含義!
或者,壹樣是用粽子來關聯端午節,只要妳想深壹步,妳還能用粽子的口味來切入,從而能激發出更多的表達靈感。
比如,江小白:
粽葉包裹鹹甜,家能包容心酸
這種質樸的道理,沒有玩文字遊戲的文案,是不是反而能給了我們關於家的***鳴?在內心泛起壹絲想家的漣漪?
比如,方太:
不論鹹甜,團圓是最好的餡
比如:攜程:
千萬裏
我從鹹粽區
來看甜粽區的妳
甚至,妳還能從粽子的形態來切入,葉子、繩子等等,這些都是比較更新鮮、更與眾不同的思考角度。
比如:江小白
打開節日的方式不同
“解綁”的心情相同
“解綁”這個詞,結合畫面,沒有出現“粽”這個字,卻也把粽子的元素體現了出來。
由此我們還可以想到更多類似的詞,比如“捆綁”、“綁定”、甚至“綁架”等,而“綁定”這個詞就可以用來寫關於婚戀/交友類的產品,比如“請把妳下半生的幸福,和我綁定在壹起吧”。
05除了粽子,還有龍舟!
另外,端午節文化源遠流長,可以關聯的元素那麽多,不應該只有粽子呀。屈原、《離騷》、賽龍舟、雄黃酒、艾草、香包...
李欣頻老師不是給咱們整理了端午節可關聯的幾大元素嗎?
端午節存在之必要
粽子比壽司好吃。
龍舟比泰坦尼克號安全。
艾草比捕蚊燈好用。
香包比香水持久。雄黃酒比Chivas刺激。
其中賽龍舟也是壹個很好關聯,也很容易做畫面創意的元素。因此也有很多品牌用來做端午節的海報。
比如:洽洽:
歡暢時嗑,不留余粒
這個寫諧音梗也是比較優秀的例子。第壹層意思:歡暢時刻,不留余力。就是該開心的時候就要盡情開心;第二層意思:歡暢的時候要嗑瓜子,而且要把瓜子都磕完,壹粒都不能剩。
這麽有想法的創意,當然會被“致敬”。
難得王老吉做了壹個還不過的熱點海報:
端午節
溯流爭渡搶吉時
即關聯了品牌,也關聯了賽龍舟這個端午節的元素。這裏的“吉”既指端午劃龍舟的吉時,也指王老吉的“吉”。
賽龍舟這個可以算是水上交通工具,而且有競技感和速度感的天生聯想,畫面也容易表現出大氣調性,所以也經常被汽車行業用來做創意。
賽龍舟這個元素還可以關聯運動、健身類的行業,或者教育培訓類的,比如:人生就像賽龍舟,不進則退。
以上,就是關於端午節文案的思考和建議。我建議大家還是要有追求壹點,不要陷入諧音梗文案的泥沼之中,多點思考,說幾句通順、自然的話其實不難。
可稍微總結壹下以上觀點:
1.那些毫無感情的萬物皆可“粽”要慎用;
2.諧音梗文案必須具有“雙關”效果;
3.除了諧音,說人話的表達更可;
4.粽子還有口味和形態等細節可以切入;
5.除了粽子還有賽龍舟這種元素可以結合。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