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紅旗渠在什麽地方?

紅旗渠在什麽地方?

紅旗渠,位於河南省林州市,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紅旗渠,是壹個人工修建的灌渠(英文名Red-Flag-Canal)位於河南省林州市,林州處於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處,歷史上嚴重幹旱缺水。紅旗渠工程於1960年2月動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歷時近十年。

該工程***削平了1250座山頭,架設151座渡槽,開鑿211個隧洞,修建各種建築物12408座,挖砌土石達2225萬立方米,紅旗渠總幹渠全長70.6公裏,幹渠支渠分布全市鄉鎮。據計算,如把這些土石壘築成高2米,寬3米的墻,可縱貫祖國南北,繞行北京,把廣州與哈爾濱連接起來。

擴展資料:

紅旗渠的修建歷史:

興建紅旗渠的年代,我國正處於壹個特殊的時期。是幹還是不幹?是早幹還是晚幹?當時的林縣縣委進行了充分的討論。早幹早受益,晚幹多受苦,全縣群眾為解幹旱之苦,迫切要求早幹、大幹、快幹。

紅旗渠測量時,正值冬季,工程技術人員在冰天雪地裏爬山涉水,饑了啃口幹糧,渴了吞壹口冰雪,白天跑壹天,晚上回來計算到深夜,及時拿出了實測數據,給縣委決策提供了可靠依據。縣委分析了自身的實際困難,提出用精神凝聚力量。任村公社承擔渠首截流任務,指揮部派出500名強壯勞力組成突擊隊投入戰鬥。

紅旗渠開工時,壹下子擁到山西3萬民工,大家住山崖、石庵、石洞,打土窯、搭席棚。渠首大壩截流時,仟村公社的男女青年們奮不顧身,跳入冰冷的河水中,築成“人墻”抗拒激流,從而使截流成功。東崗公社組織70余名強壯勞力,腰系繩索,淩空打釬放炮,硬是在懸崖絕壁上崩出來渠基。

青年洞開鑿時,缺糧少菜,大家忍著饑餓苦幹,青年們把豪言壯語寫在太行石壁上:“苦不苦,想想長征兩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為了後輩不受苦,我們就得先受苦”。大家用螞蟻啃骨頭的精神,用了半年時間建成了總幹渠山西境內的2l公裏渠道。

又壹年零五個月,幹國民經濟暫時困難時,於1961年7月底把青年洞鑿通,截流築壩需要大量沙石,隊員們在羊腸小道上迅跑如飛,腳上磨出血泡,肩膀壓得紅腫,也不停歇。

壹個月內平均每人穿破四雙布鞋,磨爛六個墊肩。最後截流的10米工程,河水翻滾,奔騰咆哮。人們喊著口號把壹塊塊巨石、壹筐筐石渣、壹個個沙袋同時投向龍口,但隨即被激流沖走。

幾個人將幾百斤重的巨石拋下,亦無蹤影。在這種情況下,群眾激情滿懷,124人組成了三道人墻,手拉手,肩並肩,挺立在寒冷的河水裏,在人墻的掩護下,壘起了壹塊塊巨石,貼上了壹個個沙袋,填上了壹筐筐石渣,終於使大壩合攏,截流成功。

在修建紅旗渠的戰場上,湧現出了許多不怕流血犧牲、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有81位同誌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百度百科-紅旗渠

人民網-難忘修建紅旗渠的艱苦歲月

人民網-永遠的紅旗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