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意力問題
1.殺蟲劑的選擇。市場上農藥種類繁多,農藥質量參差不齊,防治對象也千差萬別。所以壹定要根據防治對象選擇農藥,做到對癥用藥,避免盲目用藥。
4.農藥的配制。雖然農藥的配制並不難,但由於粗心或操作不當,往往會出現壹些問題,這壹點要註意。壹是要準確稱量藥量和水量;第二,母液要先稀釋;第三,要註意人員和環境安全。尤其是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濃度非常敏感。鄭化工的鄭顯富教授告訴記者,最好嚴格按照說明書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增加或減少劑量都會對藥效產生顯著影響,甚至引起藥害。
3.農藥使用的適宜時期。任何壹種病蟲草都有其適宜的防治期,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不能盲目用藥,用藥過早或過晚都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只有正確選擇合適的防治時期,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不同病蟲草害的防治適期壹般情況可根據當地農業部門的預測確定。
4.農藥施用技術。科學的施藥技術是防治效果的保證,只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使用農藥,才能達到理想的防治效果。首先要選擇合適的儀器,比如用霧滴更小的噴頭噴灑殺菌劑;用稍大的噴嘴噴灑殺蟲劑;噴灑除草劑最好使用扇形噴嘴。第二,要看天氣,刮風下雨都不能噴;下雨前不要噴;妳不能噴著露水;不能在烈日下噴藥。有些農民認為溫度越高,農藥的殺蟲效果越好,其實不然。夏天在高溫強光下噴灑農藥時,大部分害蟲停止了表面活動,躲在陰涼的背光處,很難將農藥噴灑到位。而且高溫下農藥揮發損失大,藥性分解快。所以這個時候噴藥的藥效就降低了。在高溫下,藥物極易揮發,藥物通過呼吸和皮膚毛孔進入人體,極易導致操作人員中毒。盡量在晴朗無風的條件下作業,壹般在上午8-10(露水幹後)、下午5-7點(日落前後),選擇害蟲活動的時間。第三,要根據不同的控制對象,采取相應的應用技術。比如防治病害時,由於病菌壹般在作物葉片背面,所以施藥時必須將葉片背面噴灑均勻;果樹蚜蟲壹般發生在嫩枝上;山楂葉蟎多在果樹老葉背面,所以噴藥需要有針對性。第四,要註意周圍的農作物,避免藥害。
5.農藥的安全間隔期。為了保證農產品的質量安全,必須註意農藥的安全間隔期,即最後壹次施藥與作物收獲之間的天數,即收獲前禁止使用農藥的日期。只有安全間隔施用農藥,農藥殘留才不會超標,農產品質量安全才有保障。不同的農藥有不同的安全間隔期,要按照農藥標簽使用。
6.安全防護。農藥有毒,使用過程中要時刻註意自身的安全防護,防止中毒。穿戴必要的防護服、口罩等防護用品;應用期間禁止吸煙、飲食;施藥時,要站在上風向,實行作物交替施藥;塗抹後及時換衣服,清洗身體。
壹旦廢液處理完畢。施藥後剩余的藥液和用於清洗噴霧器的廢水要妥善處理,不準隨意傾倒。應該註意環境保護。
⒏此外,使用農藥還應根據農藥的具體特性采用不同的噴灑方法。比如植物生長調節劑中的復硝酚鈉和脫落酸。復硝酚鈉只有在15℃以上才能迅速起效,所以大家要在氣溫高的時候噴灑。脫落酸遇光易分解,所以在使用過程中,壹定要避免光照。
9.全面禁用的農藥(23種):HCH、滴滴涕、毒殺芬、二溴氯丙烷、殺蟲脒、二溴乙烷(EDB)、除草劑乙醚、艾氏劑、狄氏劑、汞制劑、砷、鉛、敵敵畏、氟乙酰胺、草甘膦和毒鼠強。
10.限用農藥(18種):禁止在白菜上使用氧樂果;三氯殺蟎醇和氰戊菊酯禁止在茶樹上使用;禁止在花生上使用丁酰肼(畢九);特丁磷禁止在甘蔗上使用;禁止在蔬菜、果樹、茶葉和中藥材上使用甲拌磷、甲基異柳磷、特丁磷、甲基硫代磷、滅蛾磷、內吸磷、呋喃丹、涕滅威(山東“毒姜”事件主角)、氯芬磷、甲基硫代磷、蠅毒磷、磷化物、溴蟲腈、苯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