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鎮以山地為主,平均海拔518米。鎮政府所在地海拔580米,最大的山峰是莫雲朵,海拔2070米。較大的山峰有銅山、走馬崖、楊淩,海拔分別為1354m、161m、1501m。灌河從黃沙村的三島河進入,自西北向東南流經黃沙村、三灣村、塘沽村、楊麥溝村、北灣村、桑平村、淩鋼村、玉皇瓜村、石灰嶺村,從東南進入石碣河鎮。境內長22公裏,主要支流有東灣溝河、西灣溝河、寶溝河、桂寶溝河、張莊河。
桑平鎮氣候濕潤、涼爽、濕潤,年平均氣溫65438±03.9℃,年平均降水量732mm,無霜期227天。
該鎮地處北部山區,風景秀麗,景色宜人。林地面積34.3萬畝,人均林地15畝以上,森林覆蓋率96.6%,木材蓄積量50萬立方米。有300多種樹木,包括栗樹、橡樹、青岡樹、松樹、榆樹、楸樹、漆樹、楊樹、桃樹、核桃、桑樹、椴樹、楓樹、冬青和山茱萸。珍稀樹種有七葉樹、羊蹄甲、銀杏、杜仲、相思等。野生動物油豹、樟樹、草鹿、野鹿、羚羊、野豬、狐貍、松鼠、八哥、飛鸮、黃鸝、錦雞、野鴨、雕、斑鳩、杜鵑、貓頭鷹、百靈鳥、啄木鳥、野豬、大鯢等。農副產品主要有紅薯肉、蘑菇、木耳等。
該鎮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大理石、紅柱石、花崗巖、海泡石、石灰石、黃金、銅和鐵。紅柱石礦壹年4500噸,大理石礦壹年20萬立方米。該鎮擁有全省最大的雪花漢白玉礦,具有質地優良、色澤純白、結構致密、質地堅硬、抗壓強度高、吸水率小、耐磨性優異、耐腐蝕性強、抗凍性好、經久耐用、裝飾性好等特點。儲量1.5億立方米。
該鎮旅遊資源豐富,旅遊資源主要有蓮花山大廟、六羊山、鴿子洞、神仙洞、銅山等。
鎮山幽僻,自古就有交通比賽。西漢形成的西夏——靈寶的馬馱道是通往西夏山以北的重要通道。1939年4月西平花園關-黃沙公路竣工,全長約40公裏,是西平、寨根、桑平之間的重要通道。從1963到1965,雙龍到黃沙的馬沱路變成了公路(省道331),從此連接了伏牛山南北的南陽、三門峽交通線。1975至1983,修建了王鷗-橫嶺、淩鋼-牛茅坪、東灣溝-白土曼等農村公路,全鎮20個村全部通了汽車。1981年,桑平鎮關河公路橋建成,加強了關河兩岸人民的聯系。1990,黃沙官河公路橋、三灣官河鐵路橋相繼架設,淩鋼官河大橋、北灣官河大橋、石灰嶺官河大橋、塘沽官河大橋相繼架設。2005年啟動村村通公路工程建設,20個村全部實現村村通公路。正在建設的三門峽至淅川高速公路穿境而過。
小鎮的民俗文化豐富多彩,傳統文化有戲劇、舞獅、旱船、民樂、腰鼓、秧歌等。桑平鎮的舞獅粗獷豪放,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可以在13的桌子上表演,可以爬11米的梯子。聞名數百裏。每年元宵節參加縣裏組織的民間文化藝術展演,曾參加新鄉百泉民族醫藥交流會,在豫西南跳舞,先後在四川、湖北、貴州、沈陽、福建等地演出。
該鎮民風淳樸,文化底蘊深厚。大部分人口是從外地遷入的,尤其是明清時期,壹些風俗習慣仍然保持著江南人的遺風。鎮* * *有115個姓氏,前十名分別是余、楊、王、張、李、周、應、劉、朱、徐。桑平鎮人才濟濟,名人主要有:河南省郵政局局長楊;北京三達爾吉機械工程公司董事長、全國五壹勞動模範費春寶;鄭州大學新材料學院黨委書記楊忠華;俞鄭東新區地方稅務局局長;中鐵二十三局副總經理楊鑫;長春16集團軍副軍長袁洪剛;武警總部政治部機關幹部、作家徐準;北京鐵路局副局長余則西;鄭州建設銀行副行長王小虎;濟南藝術學院戲劇學院黨支部書記張琰;南陽市臥龍區常務副區長余澤厚;西峽縣人大副主任張雪婷;西峽椰風春葉蜂蜜酒有限公司董事長葉逢春;西峽多瑪副食百貨有限公司董事長余世虎等。
桑平集鎮由淩鋼新社區、北灣新社區和桑平中央商務區組成,總面積2.5平方公裏,常住人口近5000人。人民路、建設路、三官廟街等6條街。近年來,集鎮南部正在大力開發建設,街道全部硬化綠化。街道兩旁高樓林立,集鎮每月初二、初五、初八聚會。農歷四月十五、十月十五是傳統的物資交流會,是西夏北部山區重要的土特產集散地。該鎮電力、通訊、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等服務設施齊全,商貿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