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鴨子的選擇。根據番鴨羽毛顏色的不同,有白色番鴨、黑色番鴨和黑白番鴨。飼養者可以根據當地的習慣和市場需求,選擇羽色合適的番鴨。
2.溫度和濕度。紅外燈多用於育雛保溫。壹般每盞250瓦的紅外燈能讓100-120只小鴨子保暖。室溫要求:第壹周28℃,第二周25℃,第三周22℃,第四周20℃,要避開育雛溫度。相對濕度控制在60-70%之間。
3.密度。1周齡每平方米約40只,2周齡每平方米約30只,3周齡每平方米約20只。
4.照明。1周大時,需要24小時光照,光照強度為每平方米5瓦,燈泡高度距地面2米。在生命的第二至第三周,每天光照時間減少1小時,直至每天光照時間為10小時,白天采用自然光照。隨著光照時間的減少,人工光照強度逐漸降低到每平方米1瓦燈泡。4周大的自然光。
5、喝水和餵食。孵化苗番鴨的飲水和進食要先掌握,再進食。根據季節溫度,餵食時間壹般為孵化後12-24小時,或1/3雛鴨有覓食行為。在飲水中加入適量葡萄糖,或用0.03%高錳酸鉀1-2天飲用,再在飲水中加入適量速補劑和多西環素或諾氟沙星,增強體質,預防疾病。喝的時候註意不要被鴨毛弄濕,喝完大概1小時開始吃。開始吃的時候可以用生米(水洗去粘性)或者濕碎顆粒撒在幹凈的塑料布上,讓其自由進食。飼料可以是混合粉或生米和碎米,5日齡後可加入切碎的青飼料。
6.飼料營養與配方。育雛期每公斤飼料含12.13-12.55 MJ,粗蛋白19.5-22%,鈣1-1.2%,磷0.35-0.45%。自制飼料參考配方(%):玉米45,4號粉20,麩皮5,細麩皮7,豆餅17,進口魚粉6,礦物質和維生素適量。
7、斷喙爪,剪翅尖。番鴨長有發達的喙、堅硬的爪尖和飛翔的翅膀,常常妨礙管理。如有必要,可在2-3日齡時切翼尖(切除翼骨末端關節),2-3周齡時“斷喙斷爪”。但是,用於繁殖的公番鴨不應折斷喙和爪。
(2)中幼齡(4-7周齡)飼餵
1,餵養。番鴨在這壹階段生長最快,采食量大幅度增加,消化能力增強,耐粗飼。提供的飼料可以降低濃度、增稠,輔以青飼料和動物飼料,最大限度地滿足番鴨對飼料數量和質量的需求。但番鴨容易暴食,要註意適當控制飼料。飼料轉化應有壹周的過渡期。中前期每公斤飼料含11.7-12.55 MJ,粗蛋白18-19%。飼料參考配方(%):玉米50,4號粉14,麩皮8,細麩皮10,豆餅14,魚粉4,外加適量礦物質和維生素。
2.公母分開養。公鴨比母鴨長得快,體重比母鴨重,采食量差異大。為了更好地滿足其生長發育的營養需求,公母鴨從4周齡開始就要分開飼養。
3.飼養密度和分組。為了便於管理,根據飼養場所的面積和數量,壹般以200只左右為壹組進行飼養為宜。分組時要註意,個體的大小和力量基本相同。飼養密度:4周齡,每平方米公鴨15只,母鴨20只;5周齡時,每平方米公鴨10只,母鴨15只;6周齡起,每平方米公鴨4只,母鴨8只。
4.管理。番鴨可以在陸地上飼養,稱為幹鴨,但大規模養殖需要建人工水池。選址時,鴨舍旁最好有河流或池塘。由於番鴨不換毛,怕熱,夏秋季節要註意鴨舍的通風納涼。番鴨在中幼年期開始換羽,防止啄羽。放壹個沙盤給鴨子吃粗砂。關於啄羽的預防和治療,見本節末尾。
(3)育肥期(8周齡-屠宰)飼餵
番鴨育肥階段應適當增加能量飼料的比例,每公斤飼料代謝能不低於13兆焦,粗蛋白為14-15%。飼料參考配方(%):玉米60,4號粉10,麩皮8,細麩皮8,豆餅12,魚粉2,適量礦物質維生素。為了提高瘦肉率,降低飼養成本,母鴨和公鴨在8周齡和9周齡開始控制飼養,只給90-95%的自由采食量。壹般每只母番鴨飼餵110-125g,每只公番鴨飼餵180-65438+。育肥時間為3周,即母鴨11周齡,公鴨12周齡。管理上要限制運動保持安靜,圈舍要幹凈幹燥,有利於羽毛的整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