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有螃蟹嗎?”
農民:“是的。”
記者:“妳為什麽晚上抓這只螃蟹?”
農民:“因為這個螃蟹,晚上出來,白天不動。”
記者了解到,壹到9月,江蘇省高淳縣池塘附近的夜晚就會像這樣忙碌起來,農民從晚上10壹直忙到第二天淩晨三四點。
農民:“天天如此,可以說是風雨無阻。”
農民:“累是累,但累是快樂。”
這些通宵來池塘打工的人是高淳縣的蟹農。他們想晚上打撈螃蟹早點上市,但是螃蟹壹般都是10成熟,為什麽這裏的螃蟹9月份就開始捕撈了?如果只是為了早點上市,如何保證螃蟹的質量?
高淳縣在固城湖附近。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許多農民壹直在養殖螃蟹。但是到了90年代後期,養螃蟹的地方越來越多。那時候每年10月,螃蟹上市的時候,也是高淳養殖戶最不開心的時候。因為陽澄湖蟹的光芒遠遠超出了它們的螃蟹。
養殖戶陳福來:“我們市場上賣的螃蟹價格肯定不如人家,人家名氣比我們大。”
還不如陽澄湖的螃蟹出名,這讓養殖戶很郁悶。也讓縣水產局傷透了腦筋,因為當時縣裏大規模的螃蟹養殖剛剛起步,如果停止發展,水產局的工作就白費了。當時,水產局局長陳賢明也沒辦法。他想參觀上海水產市場。
漁業局長:“在上海市場上,我們發現3兩以下的小螃蟹才40塊錢壹斤,4兩以上的大螃蟹卻要100以上。我們決定養螃蟹。”
從上海考察回來後,開始準備養螃蟹。但要提高螃蟹的大小,首先蟹苗要大,於是2000年春天,水產局為當地養殖戶準備了大蟹苗。然而,當地農民對漁業局的好意並不領情。
養殖戶唐:“普通的是五毛錢,他可能要賣壹塊錢。和這個比起來,就是這樣。”
蟹苗價格的上漲讓很多養殖戶難以接受,但養了五年蟹的唐還是決定買少量蟹苗先試壹試。從水產局買回蟹苗後,唐開始註意飼養這些高價買來的小螃蟹。
轉眼間又到了秋天,小螃蟹已經長成大螃蟹了。
養殖戶唐:“確實死亡率小,長得大。”
當時高淳縣所有養大蟹苗的農戶也收獲了壹只大蟹。這些養殖戶很有信心把這些大螃蟹拿到市場上去賣,但是價格還是上不去。江蘇省養的螃蟹基本都是銷往上海市場的。陽澄湖的大閘蟹在上海壹直很有名,同樣大小的螃蟹售價比陽澄湖低很多。
記者:“當時賣不出去吧?”
養殖區主任:“賣不出去。”
記者:“價格能差多少?”
養殖區主任:“能10到20塊錢,就不錯了。”
螃蟹太大解決不了市場問題,陽澄湖似乎成了高淳走不出的陰影。但在螃蟹養殖的第壹年,唯壹的收獲是唐在養殖中發現的壹個秘密。
因為他當時買的是大蟹苗,花了很多錢,所以對它們非常細心,經常餵活飼料。結果有的螃蟹5438年6月+10月前就成熟了,沒等他抓就爬上岸了。
養殖戶唐:“白天的時候,他們有的爬上來,在那個岸上轉圈,那岸上全是螃蟹。”
對於養螃蟹的唐來說,這是壹個意外的收獲,因為他的螃蟹上市早,賺的錢比其他養殖戶多。消息傳到陳賢明後,他也大吃壹驚。
漁業局長:“有買螃蟹的人跟我說,那邊有壹家,養的螃蟹都是紅膏早。”
陳賢明認為有必要找出螃蟹早熟的原因,如果能在全縣推廣,時間上就有優勢了。漁業局的工作人員經過觀察和研究發現。這種蟹的早熟主要是因為飼養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活飼料。活料餵蟹的方法引入後,雖然成本相對較高,但由於有唐之前的成功經驗,當地很多養殖戶相對較快地接受了這種養殖方式。
農民陳·:“投入多,賺的多嗎?都是慢慢來的。”
為了讓螃蟹的餌料均勻,養殖戶們也想盡了辦法。最有效的方法之壹就是把原來的大池塘分割成幾十畝的小池塘。每個池塘的水深控制在2米左右,可以提高水溫。農民陳在養殖中還總結了壹套自己的養殖經驗。
農民陳:“關鍵是生態搞好了。如果這個生態沒有做好,光給它好吃的是不夠的。”
現在很多農民都種上了水生植物,在池塘裏放上了蝸牛,大家都在模擬螃蟹生長的自然環境。雖然這樣養殖的成本增加了,但是高淳螃蟹確實是壹年比壹年上市早。
農民唐:“我們比以前更早,比質量更好。妳家早,我比妳家早。”
現在很多做水產生意的人都知道,九月份想吃大閘蟹,就去高淳買。9月份有外地客戶進駐高淳,專門買個頭大質量好的螃蟹。
外地客商:“這個時候的螃蟹最好吃,別的地方沒有這麽早這麽好。”
邢以前養螃蟹,但現在他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如何賣螃蟹上。他專門買3只以上的螃蟹,打高端市場。現在他也練就了壹手識別螃蟹的好本領。
興:“首先看這個底板。底板有點紅,是紅糊。再看彩面,藍面就是綠背,然後這只蟹應該是活動的。”
目前,高淳縣有21萬畝養殖螃蟹的水面,1.2萬多養殖戶在養殖螃蟹。9月份上市的螃蟹能給縣裏帶來654.38+00萬的收入,這裏的螃蟹上市早,已經讓市場知道了。現在已經有熟客在10的旺季下單買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