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見面禮儀
1、握手禮儀:握手是最常見的見面禮儀。
如果是男士和女士見面,應該是女方主動伸手,否則男士不應主動伸手,更不能對女士有身體上的觸碰。
如果是上下級關系,那麽應該是上級先主動伸手;長幼關系時,應由長輩先伸手。
行握手禮時,視線應註視對方,面帶微笑,善意寒暄,註意要保持手掌的幹凈整潔。
2、問候禮儀:有直接式問候和間接式問候。
直接式問候就是直接以問好作為問候的主要內容,它適用於正式的交往場合,特別是在初次接觸的陌生商務及社交場合,如:“您好”、“大家好”、“早上好”等。
間接式問候就是以壹些問候語,或者在當時條件下可以引起的話題開場,主要適用於非正式、熟人之間的交往。如:“最近過得怎樣”、“忙什麽呢”、“您去哪裏”等,來代替直接問好。
3、致意禮儀:致意是壹種不出聲的問候禮節。
常用於相識的人在社交場合打招呼,在人群多的場合中往往會用招手致意、欠身致意、脫帽致意等形式來表達友善之意。
二、交談禮儀
1、交談的態度:在跟人交談的時候應當體現出以誠相待、以禮相待、主動熱情的基本態度,而不能是敷衍了事的態度交談。
2、禮貌用語:在交談時應使用禮貌用語。
常用的禮貌用語有:“您好、請、謝謝、對不起、沒關系、打擾了、再見”等。
3、禮讓對方:在與他人交談時,不要以自我為中心,而忽略了對方的感受。
三、宴會禮儀
1、出席宴會前要做簡單的梳洗打扮。
女士要淡淡地修飾下,顯出秀麗高雅的氣質,這可根據宴會的場合來選擇穿衣搭配。男士要整理幹凈頭發和刮洗胡須,穿上壹套整潔大方、適合自己的服裝。
2、參加宴會時切記不要遲到,要按規定的時間準時赴宴,到達的時間應提前10分鐘。有時請柬上會寫明客人到達和宴會的開始時間,壹定要按時出席。
3、進入宴會廳時,要先向主人問候致意,再向其他客人問好。當入席時,應在椅子左側用手把椅子拉開適合距離再入座,不要用腳將椅子推開,離座時也從椅子左側離開。
3、用餐前的正確身體姿勢應是身體坐直,手放膝蓋上,切記不要把手放在桌子上或者擺弄餐具。
4、進餐時,動作要文雅,應把食物送入嘴中,而不是把嘴湊近食物再吃;在咀嚼食物時不要發出聲音。
進餐過程中萬壹要打噴嚏或是咳嗽時應馬上掉頭向後,並且用手帕掩口,不要在對視人時在做這些事情,這是很不雅觀的行為。
禮儀的重要性
禮儀是在人際交往中,以壹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序方式來表現的律己敬人的過程,涉及穿著、交往、溝通、情商等內容。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壹個人內在修養和素質的外在表現。
從交際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人際交往中適用的壹種藝術、壹種交際方式或交際方法,是人際交往中約定俗成的示人以尊重、友好的習慣做法。
從傳播的角度來看,禮儀可以說是在人際交往中進行相互溝通的技巧。可以大致分為政務禮儀、商務禮儀、服務禮儀、社交禮儀、涉外禮儀等五大分支。
禮儀是人們生活和社會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人們可以根據各式各樣的禮儀規範,正確把握與外界的人際交往尺度,合理的處理好人與人的關系。如果沒有這些禮儀規範,往往會使人們在交往中感到手足無措,乃至失禮於人,鬧出笑話,所以熟悉和掌握禮儀,就可以做到觸類旁通,待人接物恰到好處。
禮儀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在社會活動中,交談講究禮儀,可以變得文明;舉止講究禮儀可以變得高雅;穿著講究禮儀,可以變得大方;行為講究禮儀,可以變得美好,只要講究禮儀,事情都會做的恰到好處。總之壹個人講究禮儀,就可以變得充滿魅力。
禮儀對規範人們的社會行為,協調人際關系,促進人類社會發展具有積極的作用。
所以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要以最恰當的方式去待人接物。這個時候“禮”就成了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壹部分。禮儀是人際關系中的壹種藝術,是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禮儀是人際關系中必須遵守的壹種慣例,是壹種習慣形式,即在在人與人的交往中約定俗成的壹種習慣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