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導學生欣賞不同人在不同心情下觀察日出的不同感受。
2.學習如何運用對比和反差來表現壯觀壯麗的日出。
3.引導學生用心感受自然之美。
二,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要點:作者是如何借助對比和反差來表現壯觀壯麗的日出的。
難點:文章詳細敘述了兩次看不見的日出,並引用了海涅和屠格涅夫對日出的描述,為下文對日出的描述起到了作用。
三。教學時間
3課時。
四、教學步驟
第壹類
(1)帶學生觀察天空,完成壹篇200字左右的描述性短文。
觀察前的指導:
用心親近自然。不同的人觀察同壹個場景會有不同的體驗,受性格、心情、角度等影響。寫自己獨特經歷的作品才是好作品。
②仔細觀察。可以從很多角度和方面進行觀察,比如天空的顏色,天空中各種景物的特點和變化等。並用心體驗:這些場景讓妳產生了怎樣的感受、聯想和想象?
(3)描述也要詳細。可以用各種修辭來幫助表達。
糾正時註意:①真實的、個性化的感受。②生動細致的觀察和描寫。
(2)安排這篇文章的預習。
第二節課
(1)進口
通過點評上節課的小作文來介紹壹下。評價的重點是:能觀察並寫出景物的基本特征;孩子個性化體驗形成的不同口味;描述場景的語言的生動性。
現在讓我們來閱讀和欣賞《日出》,看看作者是如何觀察和描述日出的。
(2)解決問題
見8年級教材《教師教學用書》。註意對寫作時間和背景的介紹。
學習新的課程
讓孩子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大聲朗讀(分組、分組或輪流),並談談為什麽喜歡這壹段。
1.閱讀指導:註意重音和節奏。比如:
不如爬上/奇峰陡壁,或者站在/海巖的頂端,面對/漫/天,觀察那/偉大在壹瞬間誕生的場景,看看火、熱、生命、光是如何匯聚/來到人間的。
這條線/是鮮紅的,閃著金光,像沸騰的溶液/濺起,然後/像火箭/壹直往上沖。這時,我突然意識到,這是/這是明亮的壹天/從夜空中迸發出來的壹刻。
它/水晶燈耀眼,火壹般鮮紅,火性壹般強。在妳知道之前,所有的陰影都被它照亮了。壹眨眼的功夫,我看到了/飛機的機翼/紅色,窗戶/紅色,機艙裏每個臥鋪的臉/紅色。
(強調:“”;暫停:“/”
2.討論:作者的描述和妳剛才的描述完全壹樣嗎?有哪些關於日出,尤其是色彩的新詞語和表達讓妳印象深刻?
引導學生註意對這篇文章的仔細觀察和描述,以及修辭的效果。
(1)記下日出時天空隨時間推移的顏色變化。比如:
冷光藍,暗紅帶,紅海的暗紅光,黑無邊的磁藍,深藍,搭起壹條細細的拋物線,又亮又紅,閃著金光,更紅更亮,炫目了整個世界。
(2)隱喻產生的表達效果。比如:
我們壹言不發地看著,絳紅色的球在天邊升起,壹片朦朧的冬光鋪展開來。群山仿佛躺在壹片白浪的海洋中,只有山頂清晰地突出來,讓人以為站在壹座小山上。在被洪水淹沒的平原中間,只有壹塊塊幹燥的土壤裸露在這裏或那裏。
問:海涅到底寫了什麽《白浪之海》和《洪水》?
——講的是雲海和它的樣子。作者其實是站在斷峰上的。他說:“群山如白浪之海,只有山峰清晰突出,使人以為站在壹座小山上。”“像”和“使人思考”的意思是不真實的,“躺在壹片白浪的海洋裏”,大部分山峰都被雲朵遮住,給人壹種錯覺。這裏用了壹個比喻,寫出了暮色中從山頂望去,雲海無邊的印象。
提示:如果直接寫《雲海》,因為普通,所以很難給讀者新鮮的沖擊,而作者寫這個的時候,是把自己獨特的感受細膩生動地推給讀者。
眨眼間,我看到飛機的機翼是紅色的,窗戶是紅色的,機艙裏每個臥鋪的臉都是紅色的。這個時候,壹切都很安靜,整個宇宙就像壹個剛生完寶寶的媽媽壹樣溫柔安靜,充滿了新鮮感和幸福感。
問:想壹想。為什麽作者用“生下嬰兒的母親”來比喻整個宇宙?這個比喻和下面的討論有什麽關系?
——與文章所表達的謳歌祖國的主題有關,從而為後來用抒情的方式謳歌新中國做鋪墊。寫作年份是1958,新中國剛剛成立9年。整個國家都在政治理想的激情中,作者也是。
提示:比喻是散文中常見的修辭手法,旨在使所表達的事物生動形象。但是,用什麽比喻是有講究的。使用隱喻時,要註意情感和語言風格的壹致性。
(3)轉讓:
1.本文重點是單詞練習:解釋單詞的意思,完成添加單詞的拼音書寫。
蕭瑟,緋紅,無憂無慮,被瑰麗的色彩包圍。
背誦最後壹段。
第三類
(1)大聲朗讀最後壹段。
(2)問:上節課,我們好像在討論“如何寫好風景”。誰能告訴我怎麽寫好風景?(板書)
-仔細觀察;詳細、準確、生動的描述;采用恰當的修辭;前後描述的壹致性和完整性。(板書)
(3)問:但是還有壹些不明白的地方,想讓大家幫我解決。妳看:
再往下看,雲就像灰色的急流,滾滾而去,讓光投在大地上,讓整個世界都明亮起來。
作者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把雲形容為主動讓開的“急流”。這是雲的實際狀態還是作者的主觀感受?
還有:看!跳躍的光束又向前移動,帶著莊嚴的喜悅,向上飛去抱壹輪朝日。
《莊嚴的歡樂》是太陽本身的狀態還是作者的主觀感受?
其實這篇文章很多句子都是這樣的。要寫好風景,除了準確細致的觀察和描寫,還要有我自己的頭腦加入。這樣才能寫出獨特的感覺,才能讓文字活起來。(板書)
古人雲:“以情望山,則情滿。”不管怎麽看,都應該是這樣。我們今天所講的,可以說是“見天有情,則天有情”。
(4) Q 1:老師還有疑問。這篇文章不是講日出的嗎?但妳翻壹翻,全文作者有多少篇幅直接寫日出的感覺?
-只有五分之二!還有五分之壹的篇幅是引用別人的文章,五分之二左右是寫在印度和黃山看不到日出。(板書)
Q 2:在這些方面花這麽多文字是不是跑題了?
-不跑題。這種寫法豐富了文章的表達方式。用別人經歷的日出來對比自己經歷的日出,用自己兩次等待日出卻失望,以此來獲得動力來對比在這個平面上看到的日出,可見這種觀賞的珍貴。
這種寫法也是散文常見的寫法,我們常說“形散神散”。
(5)同時也要註意,寫文章的時候,不要沒有主題地東拉西扯,或者雖然有主題,但是根據主題來選擇和組織材料,這樣會使文章雜亂無章,不知所雲。
(6)總結:如果說上節課我們討論的是“如何寫好風景”,那麽這節課我們討論的就是——“如何寫好壹篇關於風景的文章”。(板書)
1.記住,無論描寫什麽,都要用心,用心了,文章才能活。
2.為了更好地表達中心,增加文章內容的情感豐富度,文章的版面可以用對比的方式來寫。
(7)現在讓我們試壹試。
當班級完成小作文的修改:把小作文發給大家,對於壹些需要修改的句子,已經有老師畫的修改線了。要求妳按照學過的方法再修改壹遍作文,然後抄在作文本上作為正式作業。
(8)作業:
1.課後完成《詞語的品味與積累》。
2.默寫最後壹段。
板書設計
日出
如何寫風景:如何寫風景文章;
仔細觀察
詳細、準確、生動的描述+精神上的參與(主觀感受)
恰當的修辭文章所表達的豐富性
前後描述的壹致性和完整性-+對比和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