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家庭貧困,陶華碧壹天也沒有學習過。
20歲時,她嫁給了206地質隊的壹名隊員;但沒過幾年,丈夫就因病去世了,留下了她和兩個孩子。
為了生存,她不得不打工擺攤。
1989年,陶華碧在貴陽市南明區龍洞堡的壹條街上,用從四個地方撿來的磚頭,用省吃儉用攢下的壹點錢,建了壹個簡陋的“實惠飯店”,專營涼粉和涼面。
為了贏得顧客,她苦思冥想,想出了壹個別人沒有的獨特“點子”:別人只要加壹些辣椒、味精、醬油、小蔥等材料,她就專門用涼粉做辣醬。
這個想法壹付諸實踐,生意就真的紅火起來了。
偶爾,有壹天,陶華碧沒有準備辣醬。顧客壹聽沒有辣醬,都扭頭走了。
她不禁感到很疑惑:來我這裏的顧客不是喜歡涼粉,而是喜歡我的辣醬嗎?!
聰明的她壹下子就看出了辣醬的潛力,從此刻苦鉆研...經過幾年的試制,她做出的辣醬風味更加獨特。
吃完涼粉,很多客人還要掏錢買些辣醬帶回家。有些人甚至來給她買辣醬而不是涼粉。
她不禁喜上眉梢:愛吃我家辣醬的人真多。我能賣什麽果凍?還不如專做辣醬!
1996年7月,陶華碧從南明區雲觀村委會借了兩間房子,招了40個工人,成立了壹個食品加工廠,專門生產辣醬,取名“老幹媽辣醬”。
當了老板,她知道管好工廠要靠管理層,但她壹個字都看不懂。她怎麽能做到呢?經過壹番苦思,她確定了壹個“管理訣竅”,那就是:所有的苦活都是我自己幹,所以工人們可以效仿,但我怕可能行不通。
權力陶華碧是這麽說的,說做就做,什麽事都自己做。
當時的生產都是手工操作,搗辣椒切辣椒時濺出的水滴燙得人眼睛直哭,工人們都不願意幹這個活。
陶華碧自己做的。她壹手揮舞著菜刀,不停地說:“我把辣椒當蘋果切,壹點都不辣。”員工們壹聽,都笑了起來,紛紛拿起菜刀...在那段時間裏,陶華碧率先患上了肩周炎。10個手指的指甲都被拌辣醬鈣化了。
她所有的老板都這麽努力,工人們還會不遺余力嗎?
但是大量生產辣醬後,當地的涼粉店根本消化不了。
陶華碧親自攜帶辣醬,送到食品店和食堂試銷。
沒想到,這個笨辦法真的很管用。
然而,壹周之內,那些試銷者紛紛打來電話,要求她加倍發貨...於是,她的“老幹媽辣醬”很快在貴陽站穩了腳跟。
這時,精明的陶華碧擴大了規模,把工廠變成了公司!
8月,1997,“貴陽南明老幹媽風味食品有限公司”正式掛牌,工人擴大到200多人。
小廠擴大成公司後,壹切都要正規,產供銷等“內臟”都準備好了。各種財務、人事報表都要她親自審核,工商、稅務、城管等很多外事都要招待。相關部門經常下發文件給她執行...這些都讓不識字的陶華碧壹開始覺得真的很難!?
但是,她的性格就是不怕困難。
財務報表之類的東西完全看不懂,她就苦練記憶力和心算能力,然後讓財務人員念給她聽;當她打瞌睡時,她泡了壹杯濃茶,讓她的舌頭麻木了...最後,她努力發展自己超出壹般人的記憶力和心算能力。
每次統計出來,財務人員念給她聽,她都能記住壹兩遍,明辨是非。
最讓她頭疼的是經常參加* * *主管部門召開的各種會議,還要上臺發言...對於沒有文化的她來說,簡直就是趕鴨子上架!無奈,她只好想著請有才能的人來幫自己。
沒想到,從部隊轉業到206地質隊汽車隊工作的大兒子李桂山得知她的難處,辭職來到她的公司。
高中文化的李桂山,幫她做的第壹件事就是處理文件。
他讀,她聽。
當她聽到重要的觀點時,她會突然站起來,指著文件說:“這壹條很重要。大筆壹揮寫下來,馬上去做。”然後,她在李桂山指出需要她簽名的文件的右上角畫了壹個圈。
李桂山看著這個圈子,哭笑不得。他在紙上寫了“陶華碧”三個字,讓母親有空時練習。
誰知,陶華碧把這三個字看了壹遍又壹遍,尷尬地搖頭嘆氣:“這三個字很復雜,很復雜!”盡管如此,她還是拿出了和工作時壹樣的“力氣”,努力練習。
她沒上過學,但她真的練字了,發現比切辣椒還難。
但是為了寫好自己的名字,她拿出了苦功,練字三天!最後寫到自己名字的時候,她高興的邀請公司所有員工加壹頓飯!
“拼了!拼了!”這是陶華碧的第壹個“詭計”。
正是靠著這份辛苦,她完成了自己的“原始積累”。
老幹媽(陶華碧)牌炒辣椒是貴州傳統風味食品之壹。
幾十年來,以傳統工藝精心釀造,具有高雅、精致、麻辣突出、回味悠長的特點。
是居家必備,饋贈親友的佳品。
1984中,陶華碧女士以其獨特的油炸技術推出了壹種獨特的調味料,讓顧客大飽眼福。
1996量產後,迅速成為國內銷售熱點。
老幹媽是中國最大的辣椒制品生產企業,主要生產風味豆豉、風味雞油椒、麻辣蔬菜、風味腐乳等20多個系列產品。
老幹媽在國外大部分購物網站上直接翻譯成“老幹媽”,有的翻譯成“女神”。
2012年7月,美國奢侈品電商Gilt?把老幹媽當做高貴的調味品,限時搶購兩瓶,價格11.95美元(約合7.74英鎊,折合79.1人民幣)。
美國“老幹媽”絕對可以算是“中國進口奢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