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彤位於深圳經濟特區東部,橫跨羅湖和鹽田,包括東湖公園、胡仙植物園和沙頭角林場的部分遺址。吳彤山從西南向東北逐漸升高。吳彤是蓮花山的殘脈,風景是以山地和自然植被為主要景觀的城市鄉村型自然風景區。在它的主山脊線上,有三個主峰(海拔分別為692米、706米和944米)。最高峰海拔944米,是深圳第壹高峰。山內植被良好,屬於典型的南亞熱帶常綠闊葉混交林。
2.七娘山
七娘山位於龍崗區南澳鎮新大村。它是大鵬半島南島的主峰,也是僅次於吳彤山的深圳第二高峰。它有七座山峰,主峰海拔867米。傳說七仙女下山遊玩而得名。抗日戰爭時期,東江縱隊曾在山北的雞公圖村建立兵工廠,在山腳下種糧食。
3.邁沙堅
梅沙尖矗立在鹽田區三洲田群山之中,海拔753米,是深圳第三高峰。因其南臨大梅沙海邊,遠遠望去像壹個從山上拔起的巨大尖錐,故名梅沙尖,也有人稱之為梅花尖。它的山是海拔665,438+09米的鵝公基,海拔599米的元山和海拔553米的大王頂。
4.筆架山
筆架山位於葵湧鎮八光村,海拔717米。它所屬的山頭海拔665米,十二棟578米,石頭崗540米。整座山像屏風壹樣東西向,是深圳和惠州的界山,山的北面屬於惠州。其西為北緯15度,直線距離約6公裏,為689米天心山。
5.排牙山
排牙山位於深圳市龍崗區大鵬鎮。它是大鵬半島北部島嶼的主要山脈,海拔707米。其頂部有547米的和睦嶺和478米的吊神山。險峻的排崖山在深圳首屈壹指,俗稱深圳小華山,三面環海,風景秀麗,也是深圳最美的山。深圳第二高峰七娘山(869米)和第四高峰大別山相距甚遠。中國第壹座核電站大亞灣核電站就在山腳下。從遠處或者從空中看,派雅山大大小小的山丘排列成馬蹄形,像壹排排牙齒。是這個名字嗎?因此,派雅山得名。
深圳,簡稱“深圳”或“鵬城”,是中國四大壹線城市之壹,廣東省轄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特大城市,國家經濟中心和國際城市,國家創新型城市,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國際綜合交通樞紐,中國三大國家金融中心之壹。
深圳位於廣東南部,珠江口東岸,與香港壹水之隔,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接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與香港相連,北接東莞和惠州。全市9個行政區,1個新區,總面積1997.47平方公裏。截至2017年末,深圳常住人口12528300人,其中戶籍人口434.72萬人,實際管理人口超過2000萬人,城鎮化率100%。?
深圳是中國建立的第壹個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也是壹座新移民城市。發展成為具有壹定影響力的現代化國際化大都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享有“設計之城”、“時尚之城”、“創客之城”、“誌願者之城”的美譽。
深圳位於珠江三角洲的前沿,是連接香港和中國內地的紐帶和橋梁。在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金融服務、外貿出口、海洋運輸、創意文化等方面占據重要地位,在我國制度創新和對外開放中肩負著試驗示範的重要使命。深圳是中國口岸數量最多、出入境人員最多、交通流量最大的港口城市。
2018年4月,深圳在“全國地級市總體小康指數100強”中排名第壹。
“深圳”這個地名最早出現在史籍中是在1410年(明朝永樂八年),建於清朝初年。當地客家話壹般稱田埂溝為“鎮”或“湧”。深圳因其密集的水澤和村莊旁邊的深溝而得名。
深圳經濟特區的發展歷史雖然只有30多年,但卻有著6700多年的人類活動史(新石器時代中期就有土著居住在深圳)、1700多年的郡縣史、600多年的南投市史、大鵬市史、300多年的客家移民史。
先秦時期,廣東屬於南越。深圳是南越部落探索海洋的落腳點。生活在深圳沿海沙丘谷地區的南越部落以捕魚和航海為生,很少耕種。
自秦以來,為廣東之地。秦始皇統壹中國後,公元前214年,嶺南設南海、桂林、項峻三郡,秦50萬人遷居發展。當時屬於南海郡的深圳,融入了秦朝的中原文化,後來成為南越之地。達汗帝國和東漢時期隸屬於膠州南海郡(管轄兩廣越大部分地區)。西漢建縣前,屬越地、南越(南越)。
深圳最早的前身是寶安縣,寶安設縣始於公元331年(東晉鹹和六年)。東莞縣,位於朝廷管轄的六個縣,大概涵蓋了現在的深圳、東莞、香港。郡在寶安縣(南投)。
深圳是宋代南方海上貿易的重要樞紐,隸屬於廣州象山縣。富含鹽和香料。到了元朝,這裏還以出產珍珠而聞名。
深圳的前身曾叫新安縣。公元1573年,中國明政府擴大東莞千戶守備基地,設立新安郡,建郡治南投,範圍包括現在的深圳和香港地區。經濟以鹽、茶、香料和大米為主。
公元1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東莞守備千宅、大鵬守備千宅在今天的深圳成立。有著600多年歷史的南投古城,清末以前曾是深圳、香港、澳門的政治中心。
清代屬廣州府,廣照羅道。1842年7月至1898年4月期間,中英清政府先後簽訂《南京條約》、《北京條約》和《擴大香港疆域特別條款》,香港島、九龍和新界割讓租借給英國。至此,原本屬於新安縣的3076平方公裏土地中,有1055 438+0平方公裏不在其管轄範圍內,深港兩地從此分而治之。
抗日戰爭時期,南投淪陷,寶安縣政府臨時遷至東關縣。
參考資料:
深圳-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