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致我們最好的時光——美好的八零年代

致我們最好的時光——美好的八零年代

? 題記:我不是在我最好的時光遇見的妳,而是遇見了妳,我才有了這段最好的時光。

刷微博時,看到我欣賞的壹個博主力薦,又加上劇情片壹直是我喜歡的影片類型,所以這個周末和先生去影院看了《老師·好》。

影片講述了八零年代末期的高中生活,滿滿的回憶殺。

雖然那時候我還未讀高中,但熟悉的旋律、熟悉的人和事,各種懷舊老物,令塵封已久的記憶撲面而來,讓我瞬間重回——美好的八零年代。

八零年代物資匱乏,小時候能吃到的零食屈指可數:麻花、爆米花、江米條,還有影片裏學生們常吃的零食——果丹皮。

記得小時候我家隔壁有個男孩,姓郭,瘦小文弱,胡同裏的孩子們都喊他“果丹皮”。

我壹向不喜歡吃零食,但壹直對山楂類的零食——山楂片兒、果丹皮和糖葫蘆,情有獨鐘。

人的胃是有記憶的,也是最懷舊的。

小時候喜歡吃的東西,能愛壹輩子。

那時候,書包用的是綠色的軍挎包,夏天再背上壹個軍用水壺。打開瓶蓋,裏面的水綠汪汪的,咕咚咕咚喝幾口,暑氣消散。大人們則喜歡用白色的搪瓷缸喝水沏茶。

那時候的夏天真熱啊,樹上的知了在老柳樹上聲聲叫著夏天,柏油馬路都要曬化了,軟軟的,走壹步沾壹路。

那時候我們的的校服,和影片裏壹樣:男生是白襯衣、藍褲子;女生則是白襯衣,藍裙子;壹樣的白球鞋。

白球鞋在水裏刷幹凈了,再用白粉筆塗壹遍,蒙上白紙曬幹,白得耀眼,白得掉渣。

那時候,天藍雲白。

那時候,是壹個白衣飄飄的年代。

金庸,是壹代人的青春記憶。

女生心裏都住著個靖哥哥,男生則喜歡古靈精怪的黃蓉。而我心裏卻壹直暗暗為不被愛的華箏鳴不平。

在情感故事裏,我總是心軟地同情得不到的那壹方。

木訥的靖哥哥甚至無形中影響了我對另壹半的選擇。

我自作主張地認為,和巧言令色的人相比,木訥的人,往往是深情的。

有時候,壹首歌,突然就能勾起壹段回憶。

讓世界充滿愛。

這是壹首百名歌星站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的公益歌曲。當影片裏響起熟悉的旋律,我忍不住跟著壹起輕輕地哼唱。

記得那個年代,班裏的女生都有壹個歌詞本,本皮上貼著港臺明星的彩色貼紙,裏面抄寫著我們喜歡的歌詞。

愛妳在心口難開,那些歌詞裏隱藏著我們朦朧的、說不清道不明的少女情懷。

有壹次,有個女生上自習課抄歌詞,不幸被班主任當場抓獲。

他恰好翻到《讓世界充滿愛》這首歌:

輕輕地捧起妳的臉

為妳把眼淚擦幹

這顆心永遠屬於妳

告訴我不再孤單

深深地凝望妳的眼

不需要更多的語言

緊緊地握住妳的手

這溫暖依舊未改變

。。。。。。

老師誤以為那是同學的日記,壹邊咬牙切齒地念著,壹邊暴跳如雷:又是捧臉,又是握手,又是擦淚的,還要不要臉?!

他把這些歌詞解讀成男女之間的情話,女生趴在桌子上擡不起頭來,羞憤難當。

班主任竟然閉塞到不知道那是壹首歌,令人啼笑皆非。

冬天裏的壹把火。

我曾經壹筆壹劃地把這首歌寫在我的歌詞本上。

那時候,覺得費翔又高又帥。長大了才發現他當時明明就是壹身男waiter的裝扮,那幾個舞蹈動作也有些楞頭巴腦。而且,這明明是首熱情似火的愛情歌曲,他居然好意思說要送給自己九十歲的太姥姥。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那年春節過後,東北的大興安嶺真的著了壹把火,熊熊火焰,壹連燒了好幾個月。

霹靂舞,迪斯科,卡帶和錄音機。

陪伴我長大的二哥就是那個會跳霹靂舞,走太空步的男生。

“吉米,來吧!吉米,來吧!

讓我們手牽手,來跳跳迪斯科,

愛妳在心裏頭,忘掉那憂和愁。”

夏日的夜晚,我家的小院裏,二哥和他的兄弟們穿著牛仔喇叭褲,伴著錄音機裏歡快的節奏,群魔亂舞。

那時候我們常聽的卡帶是張薔,趙傳、譚詠麟和姜育恒。

趙傳的《我是壹只小小鳥》,在苦悶孤獨的高中生活中,曾以手動單曲循環的形式,給多愁善感的我帶來無限安慰。

鳥兒雖小,也壹樣有自由翺翔於藍天、飛上枝頭做鳳凰的夢想。

寂寞的野百合,也壹定會等來屬於她的春天。

苗老師是世間難得壹見的良師,他眼裏不僅僅只有學生的成績,他還有壹顆寬厚仁愛的心;他不僅傳授學生知識,還身體力行教會了他們什麽是愛,什麽是知識分子應該秉持的清介孤傲。

只是我經歷的中學老師們,大多唯分數論,總是涇渭分明地把差生和好生區別對待。

班主任的壹張臉,往往決定了青春的天空是陽光燦爛,還是烏雲滿天。

班主任對妳的態度,甚至會隨著妳試卷分數的高低,或明或暗,陰晴不定。

升入中學後,雖然我壹直穩居好學生序列,卻從內心鄙夷老師被分數所左右的“勢利”。

上初中時,我曾深受其苦。

偶爾考壞了,就被當眾罵是紙老虎;考好了,試卷上赫然寫著三個大字:有能力!!!後面跟著三個碩大的紅色感嘆號,明明是贊賞,卻看得我心驚肉跳。

青春期的我,被班主任的態度所牽引,忽喜忽憂。

十四歲,我在日記本上壹遍壹遍地鼓勵自己,給自己做心理建設:

“妳是來上學的,不是來看老師臉色的。

老師只是妳生命裏的過客,過眼雲煙。

任何人都不能打敗妳,除了妳自己。”

七零後的壹代,是自我教育、自我成長的壹代。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家長們只關心我們的溫飽問題,老師只關心我們的學習成績,我們的精神世界只有依靠我們自己去壯大和維護。

北大,在那個時代,是所有文科生***同的終極夢想。

工作後,我的在職研究生是在北大讀的。

雖然當年我以總分第壹名的成績,通過了在職法碩全國聯考,並有幸在北大脫產學習壹年,但因為“在職”這兩個字,我心裏壹直羞於向別人承認自己是北大的壹份子。

苗老師因為成分問題,縱然當年是全省高考狀元,但最終還是未能如願進入北大就讀,這應該是他壹生中最大的遺憾吧,所以他才會壹直珍藏著當年的北大錄取通知書。

他多麽希望班長安靜能夠彌補他的遺憾,實現他年少時未能完成的理想。

但是造化弄人,高考前安靜不幸發生車禍,不要說北大,最終連普通大學都沒有讀成。

如果苗老師的自行車丟失了,學生不去千方百計找回來,苗老師就沒有機會把自行車借給安靜,也許安靜就不會出車禍;

如果苗老師不是那麽古道熱腸,幫人補習,就不會被人舉報停職,安靜就不會騎著自行車去縣裏為老師鳴冤,那樣也不會出車禍吧。

有時候,也許只要壹個小小的細節發生改變,故事的走向,人生的脈絡就會大相徑庭。

所以,才會有人說,細節決定成敗。

壹口唾沫壹個釘。

妳在這邊呼扇壹下眼睫毛,他的心裏可能就刮起了颶風。

所以,不要口出惡言;所以,不要妄下論斷;所以,不要任意妄為。

凡事皆有因果,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這麽多年,隔壹段時間,我就會夢到壹次高考:馬上要考試了,不是有的科目還沒有復習,就是誤了考試時間,再不就是試卷上忘記寫名字。

夢境如此真實,醒來後,我常常在惴惴不安中暗自慶幸,還好只是虛驚壹場。

高考,是很多人壹生的夢魘。

總會夢到高考,也許是因為對自己的高考,內心深處還是有或多或少的遺憾,而這些遺憾已註定無法彌補。

高考,冷血而殘酷。

高考,是人生的岔路口和分水嶺,往往決定了壹個人的人生方向。

但,高考卻是為數不多的,妳無需借助背景、人脈等外力,無需拼爹拼媽,僅僅依靠自己的寒窗苦讀、咬牙死磕,就能夠得到回報的事情。

靜心想想:這樣的事情,妳的壹生中能有幾件?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公平。

能銜著通靈寶玉出生的人,古往今來也只有寶二爺壹人。

對於如我壹般,來自平民家庭的人來說,幸好因為還有高考,我們才有了赤手空拳、改變命運、從底層逆襲的機會。

所以,對於高考,沒有抱怨,唯有感恩。

影片裏有好多熟悉的面孔,有些名演員只有壹句臺詞,有些,連臺詞都沒有。

看完電影之後,不由感嘆:這樣的好電影,不枉這麽多好演員放下身段去背書。

這是是我今年以來看到的最心愛的影片,沒有之壹。

誠摯推薦。

g?|^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