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玫瑰苗木的種植方法及養護

玫瑰苗木的種植方法及養護

首先,露天農業

要使玫瑰色彩鮮艷、枝葉繁茂,我們應該註意:

1,種植選址。應種植在排水良好、陽光充足的地方,不宜種植在低窪處,以免積水。土壤應該疏松肥沃。

2.施肥和澆水。種植前,應施用腐熟的有機肥作為基肥。萌芽前的植物。在生育期,需用以氮肥為主的有機液肥追施1~2次,開花前用以磷鉀肥為主的液肥追施1次。落葉後,在植株周圍開溝,施腐葉肥,灌溉,封土。在早春芽萌發期和旱季,夏季註意澆水,不要使土壤過於幹燥,平時根據土壤的幹濕情況澆水。

3.拉面。由於玫瑰的分枝能力很強,所以要註意分枝,壹般每兩年1次,每棵樹能保持5~6個分枝。

4.修剪。休眠期對植物進行修剪是必要的,可以促進植物的旺盛生長。

第二,盆栽

1,盆地時間。應在初冬落葉後或早春發芽前進行。

2.施肥和澆水。玫瑰喜歡肥料。盆栽上桌後,每隔10天施壹次1腐熟有機液肥,在芽形成期施壹些含磷、鉀的液肥。澆水要根據天氣情況進行,炎熱的夏天要每天澆水。通常盆內土壤幹燥時會澆水,開花後要及時清除殘花。

3.修剪。因為休眠期需要修剪,可以促進植株長勢旺盛,延長花期。

4.害蟲控制。見以上關於玫瑰常見病害的資料。

壹種玫瑰的栽培方法

最佳生長光照:玫瑰喜歡陽光,生長季如果日照少於8小時,就會白長,不會開花。

最適生長溫度:玫瑰的適宜溫度在20~30度左右,也能承受-25℃至-30℃的低溫

生長的濕度要求:玫瑰對空氣濕度要求並不嚴格,開花季節空氣必須有必要的濕度。

最佳生長土壤:羅斯喜歡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排水良好的輕壤土。

最佳繁殖時間:玫瑰壹年四季均可種植,最佳時間為春秋兩季。壹般在早春進行播種、扡插、嫁接。

玫瑰繁育註意事項:

施肥:出芽肥,主要施氮肥;開花後施肥,開花後以氮肥為主,配施磷鉀肥;秋季應在落葉後、土壤凍結前施基肥,宜早施,以有機肥為主。玫瑰像肥料,要求不嚴格。視苗木生長狀況,可在根下追肥,也可葉面噴施(尿素、磷酸二氫鉀、優質肥、硫酸亞鐵)。根據天氣溫度,少敷,勤敷;切忌過早猛施,造成肥害。

澆水要點:玫瑰澆水要幹澆濕排。大小苗要先生根,後栽植。生根的生理活動需要充足的氧氣和適宜的水分,而種植則需要充足的水分和適宜的氧氣。多雨多風,要給秧田澆水,澆水後松土,然後要掌握好土壤的幹濕,秧苗的大小,雨水的多少。夏季陽光暴曬,土壤溫度高,澆水要在下午5點以後(土壤突然降溫,影響幼苗生長)。雨下得很大,註意排水。抗旱積水,視具體情況,盡量減少澆水次數。露天栽培越冬,需要在越冬初期合理修剪後追肥壹次,澆足水即可。始終註意持續良好的排水、通風、水肥保持性能。

修剪要領: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剪去玫瑰的枯死老枝或病枝,清除出園。在距地面20-30厘米處剪下7-8年生枝條或挖出整個枝條,剪去老枝和病枝,分開種植,以免重復留茬。

春季育苗後,要把第壹、二階段的芽全部去掉(芽的下壹片葉要剪掉),以節省營養,促進枝條生長,大樹要剪去殘花,嫁接苗上的芽要及時去掉,夏秋開花後剪去殘花。剪掉長枝、交叉枝、重疊枝、長枝、壓條等。

病蟲害防治:玫瑰常見的病害有黑斑病和白粉病,壹般養花單位和個人都無法避免。所以要註意病蟲害的防治和管理,連續健壯的植物本身抵禦自然栽培技術和雜菌的入侵。種植大小苗前,要根據大棚和土壤的實際情況做好消毒工作。春季交替使用代森錳鋅、百菌清、多菌靈、硫菌靈各1次(波爾多液、硫磺混劑也可)。發現紅蜘蛛和蚜蟲可與克百威乳油、40%樂果乳劑混用或與殺菌劑混用。黃梅和秋雨是黑斑病的高峰期,夏季濕熱雨的發病也很強烈。在此期間,應用間隔應縮短。噴灑註意事項:壹般上午8:00-10,下午4:00-7:00。晴天無風最好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