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馬鈴薯種植方法,種植時間

1.選地整地: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質地疏松、保肥性能好、排水性好、深松基礎好的酸性小丘作為馬鈴薯種植地塊,在前茬作物收獲後及時整地,結合整地施底肥。2.選種處理:選擇產量高、抗病、品質優、口感好、適合當地種植的優良馬鈴薯品種,進行種子烘幹和切芽處理。3.種植:當土壤溫度10cm連續三天穩定通過10℃時,即可播種,並用塑料薄膜覆蓋。4.田間管理:做好苗木檢查、追肥、

馬鈴薯種植方法,種植時間

1.選地整地: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質地疏松、保肥性能好、排水性好、深松基礎好的酸性小丘作為馬鈴薯種植地塊,在前茬作物收獲後及時整地,結合整地施底肥。2.選種處理:選擇產量高、抗病、品質優、口感好、適合當地種植的優良馬鈴薯品種,進行種子烘幹和切芽處理。3.種植:當土壤溫度10cm連續三天穩定通過10℃時,即可播種,並用塑料薄膜覆蓋。4.田間管理:做好苗木檢查、追肥、

馬鈴薯種植方法,種植時間

1.選地整地: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質地疏松、保肥性能好、排水性好、深松基礎好的酸性小丘作為馬鈴薯種植地塊,在前茬作物收獲後及時整地,結合整地施底肥。2.選種處理:選擇產量高、抗病、品質優、口感好、適合當地種植的優良馬鈴薯品種,進行種子烘幹和切芽處理。3.種植:當土壤溫度10cm連續三天穩定通過10℃時,即可播種,並用塑料薄膜覆蓋。4.田間管理:做好苗木檢查、追肥、澆水、中耕除草、病蟲害防治。

壹、馬鈴薯的種植方法

1,土地選擇和整地

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質地疏松、保肥性能好、排水灌溉條件好、深松基礎好的酸性崗地作為種植地塊。前茬作物收獲後,應及時做好整地,對土地進行深耕細耙,實行耙壟連續作業。深松後應將壟整平,壟底寬80-90cm,壟高25cm,結合整地施基肥。基肥用量壹般為:每畝農家肥1500-3000kg,碳酸氫銨50kg,草木灰200kg。

2、選種處理

選擇產量高、抗病、品質優、口感好、適合當地種植的優良馬鈴薯品種,去除芽眼壞死、臍腐、膚色暗沈等薯塊。播種前,將種子曬幹並切芽。剪芽時,可用多菌靈消毒。壹般可選用多菌靈、苯醚甲環唑等藥劑浸種,晾幹後進行播種。

3.種植

當土壤溫度10cm連續三天穩定通過10℃時,即可播種,播種後用塑料薄膜覆蓋。每畝用種量約為120-150kg。根據品種和土壤肥力,合理密植,早熟品種宜密植,晚熟品種宜稀植。在施底肥的基礎上,以15-15-15硫酸鉀復合肥50公斤作種肥,或以磷酸二銨20公斤、碳酸氫銨20-30公斤、硫酸鉀20-25公斤作種肥,施於播種穴或溝中。註意選擇晴天播種,陰雨天氣不利於播種後的生長。

4.田疃管理

(1)查苗補苗:馬鈴薯苗全部出齊後,及時查苗補苗,壹旦發現缺苗,及時補苗,保證苗整。

(2)追肥:出苗後,盡快用清糞水和少量氮肥追施苗肥,促進幼苗快速生長;蕾期結合土壤栽培和追肥,馬鈴薯肥料以鉀肥為主,氮肥為輔,施肥量視植株生長情況而定;開花後壹般不施肥。如果後期出現施肥和早衰,可以使用磷鉀或配合微量元素進行葉面噴施。施肥時註意不要讓莖直接接觸化肥,以免灼傷莖。

(3)澆水:播種後如遇天氣幹燥,應及時澆水;生長期和花期要有充足的水分;馬鈴薯生產前期,應適當控制水分,少澆水或不澆水;結薯期,當塊莖長到2-3cm時,應根據天氣和土壤墑情及時灌水;在馬鈴薯生產後期和收獲前,應控制水分,避免澆水。

(4)中耕除草:幼苗培育充分後進行第壹次中耕,深度為8-10cm,結合除草;第二次中耕應在第壹次中耕後10-15天進行,宜略淺;花蕾出芽時,進行第三次中耕。對於田間雜草,如有可能可選擇人工除草。如果使用除草劑,常用的除草劑有磺隆、滅草松、高效氟吡唑、噻嗪酮、二甲戊靈等。

(5)病蟲害防治:馬鈴薯常見的病害有早晚疫病、幹腐病,常見的害蟲有美洲斑潛蠅、蚜蟲、地老虎等。應及時使用專業化學藥品進行防治。常用的化學品有甲霜靈錳鋅、毒黴靈、代森錳鋅、百菌清、硫酸銅等。選壹種藥防治,二次防治需要的話再噴壹種藥。

二、馬鈴薯的種植時間

1.馬鈴薯的品種很多,國內不同地區的溫差很大,所以它在不同地區的種植時間也不完全壹樣。馬鈴薯喜歡寒冷的環境,所以我國大部分地區馬鈴薯的種植時間集中在10-12。當然,如果氣候條件允許,理論上壹年四季都可以種植土豆,具體種植時間視當地氣候而定。

2.在甘肅、內蒙古、青海等東北、西北地區,通常壹年只能種壹季馬鈴薯,壹般在春季(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秋季收獲。在溫度適宜的地區,如湖南、湖北、江蘇,馬鈴薯壹年可種兩季,冬播夏收,夏播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