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向愛吃甜食的魏女士買了5斤荔枝。回到家,她壹邊看電視,壹邊把所有的荔枝都吃光了。“我想把荔枝當飯吃,順便減肥。”魏女士說,沒想到吃完飯正在打掃“戰場”,突然感到壹陣惡心,緊接著頭暈、心慌、出冷汗。就在她想給家人打電話的時候,她暈倒在眼前,醒來時躺在病床上。
鄭州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說,魏女士是典型的“荔枝病”。這種病人多發生在6、7月份荔枝上市的季節。主要原因是吃太多荔枝導致低血糖。荔枝吃起來很甜,說明糖分很多。吃多了怎麽會引起低血糖?
對此,王玉潔介紹,荔枝含有大量糖分,其中果糖含量超過80%。如此高濃度的果糖會刺激胰腺分泌大量胰島素,分解轉化體內原有的葡萄糖;同時,需要經肝臟轉化為葡萄糖才能被機體利用的果糖,因攝入過多而在體內蓄積,使葡萄糖消耗過多而得不到補充,從而出現頭暈、心悸、臉色蒼白、頭暈、昏厥等低血糖癥狀。
“空腹吃大量荔枝更容易引起低血糖。”王玉潔說,因為吃大量荔枝會影響正常進食,體內葡萄糖含量得不到補充,會加重“荔枝病”的反應。“如果搶救不及時,甚至有可能喪命。”
“在羅浮山下的四季之春,魯橙和楊梅都是新的。壹天300個荔枝,我不想長大成為嶺南人。”文學巨匠蘇軾無疑為荔枝的甘甜和美味做了廣告,使荔枝成為夏天的必備水果。
但是,荔枝好吃又精致。如果壹次吃太多,尤其是空腹時,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時,很容易不自覺地陷入危險。專家提醒,飯後半小時是吃荔枝的好時機,壹定要控制量。
壹天吃荔枝不超過1斤。
王玉潔建議說,荔枝雖然好吃,但不要貪吃。大人壹天吃荔枝不要超過壹斤,小孩壹次吃荔枝不要超過五個。“尤其不要空腹多吃。飯後半小時是吃荔枝的好時機。”王玉潔說。
說到吃荔枝,很多人還是覺得郁悶,因為吃了荔枝容易上火。對此,王玉潔表示,消除荔枝之怒的方法其實已經存在於民間。南方的荔枝節壹般是早上采摘荔枝,品嘗荔枝。中午吃的菜裏壹定要有鹹魚,因為鹽可以緩解荔枝的火氣。
因此,他建議可以將荔枝去皮,在淡鹽水中浸泡壹會再吃,或者吃完荔枝後喝壹點淡鹽水和綠豆水。而且有研究表明,荔枝皮有去火的功效。荔枝皮炒好後,泡水喝,也可以去火。
“特別是盡量不要空腹吃荔枝。如果有,最好喝點糖水補充糖分,以免引起低血糖。”王玉潔提醒道。
紅薯、柿子、牛奶不宜空腹吃。
空腹吃荔枝惹了這麽大的“麻煩”。那麽,還有哪些食物不適合空腹吃呢?根據臨床經驗,王玉潔列舉如下:
紅薯。因為紅薯含有單寧和膠質,空腹吃會刺激胃壁分泌更多的胃酸,引起“燒心”。
柿子,山楂。柿子富含鞣酸,在胃酸的作用下會產生不溶於水的沈澱,與果膠、食物殘渣等結合形成結塊;山楂含有豐富的果膠,遇到胃酸會凝膠,在胃裏凝結成塊,產生結石。“在我們胃鏡室,經常會取這種胃柿石之類的結石,最大的有蘋果大小。”王玉潔說。
大蒜,冷飲。大蒜中含有豐富的辛辣蒜素,會強烈刺激胃腸壁,引起胃腸痙攣和腹痛。這時候可以吃面食中和壹下;冷飲,由於溫度低,還會刺激胃腸壁引起急性腹痛,還會影響心臟功能。
酸奶,牛奶。酸奶富含對人體有益的乳酸菌。當胃腸道的Ph值在5.4以上時,乳酸菌可以很好的繁殖。而空腹時,胃腸道Ph值下降到2左右,乳酸桿菌活性下降嚴重。所以酸奶要在飯後兩小時內喝。此時的胃部環境適合乳酸菌的生存,有利於酸奶獨特的保健功能。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只有在澱粉的作用下才能與胃液充分水解並被吸收。如果空腹喝牛奶,蛋白質會作為熱量消耗掉,營養成分會被“浪費”。因此,王玉潔建議,喝牛奶時最好吃壹些餅幹、蛋糕等澱粉類食物。
香蕉。香蕉含有更多的鎂。空腹吃太多香蕉,會導致人體血液中鎂含量突然升高,導致血液中鈣鎂比例失衡,抑制心血管生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