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中豬肉價格每公斤33.27元,下降了1.0%,30種蔬菜平均批發價格下降了2.2%,降至4.49元/公斤。
但牛羊肉和雞蛋的價格卻迎來了不同程度的上漲,牛肉價格上漲了0.1%,羊肉價格上漲了0.4%,白條雞價格上漲了0.4%。
那麽問題就來了,為什麽豬肉和蔬菜的價格都在降,而且全國食用農產品價格整體也在下降,牛羊肉和雞肉卻在漲價呢?
豬肉降價邏輯
最近壹個多月的時間,國內生豬和豬肉均價持續在走下坡路。
而豬肉價格的下降早在今年7、8月份就已經埋下了伏筆。
今年上半年豬價持續下滑,養殖戶虧損日益加劇,最嚴重時出欄壹頭豬要虧損500元左右,但是進入下半年隨著豬肉消費需求的回暖,豬價開始回升,由於養殖戶普遍看好後市,二次育肥豬場入局,收購160斤以上的豬進行二次育肥,這也是7月到10月我國持續上漲的壹個重要原因。
進入11月之後國內豬價“壹跌不起”,養殖端壓欄惜售,等待春節前行情的情緒開始松動,集團化豬場壹方面想盡早完成年度出欄任務,另壹方面響應國家號召,加速生豬出欄,使得市場生豬供應量持續增加,生豬出欄體重也因為大肥的集中出欄而上漲,疊加中央和地方儲備凍豬肉的持續投放,豬肉供應相比之前明顯提升。
而需求端,因為天氣原因臘肉、臘腸的制作壹直沒有開始,終端餐飲消費又因為受到疫情影響而低迷,加上豬肉價格處於25元左右的“高價”,豬肉整體消費低迷。
在“供增需減”雙重因素的影響下,國內生豬價格持續回落。
蔬菜降價邏輯
上周蔬菜均價下降了2.2%,其中降幅最大的生菜下降了7.6%,芹菜下降了6.4%,大白菜下降了6.3%。
數據來看降幅並不明顯,但是市場情況遠比這個要糟。
據媒體報道,去年同期批發價2元的香菜現在零售價僅需1元,上個月還賣到1元/斤的大白菜現在批發價僅0.3元,之前批發價6元左右的貝貝南瓜現在僅需3元左右。
致使蔬菜價格的下降,主要是這麽幾個原因:
1、受疫情影響,飯店、餐館等被要求停業,使得市場蔬菜需求量下降。
2、交通運輸受阻,各地蔬菜滯銷,只能低價甩賣。
3、部分菜販子強行壓價,促使蔬菜價格的進壹步下滑。
4、去年同期蔬菜行情偏高,種植端對今年預期樂觀,疊加晴好天氣增多,蔬菜產量增加明顯。
5、夏季高溫導致部分蔬菜種植延後,多種蔬菜集中上市,形成踩踏現象。
雖然同屬上漲,但牛羊肉和雞肉價格的漲價邏輯是不壹樣的。
牛羊肉的漲價邏輯
下半年生豬價格在養殖端挺價惜售,消費端回暖的幫助下持續上漲,但牛、羊價格持續低迷,壹方面是因為牛、羊養殖產能偏高,另壹方面是因為牛羊肉的價格偏高影響到了終端消費。
而牛、羊的養殖成本則因為飼料價格的上漲持續上漲,致使牛、羊養殖戶持續虧損,使得市場牛、羊的養殖產能持續下滑。
進入11月之後,隨著各地溫度的下降,牛羊肉的消費需求有所好轉,而且此前豬肉價格壹度高達25元左右壹斤,豬肉同牛羊肉的價格差收緊,進壹步刺激了市場牛羊肉的需求。
而之前產能的下降導致牛羊肉供應量減少,供減需增的背景下,牛羊肉的價格就迎來了小幅上漲。
白條雞的漲價邏輯
同牛羊價格先降後漲不同的是,下半年我國白條雞的價格壹直保持漲勢,受肉雞價格的持續上調,肉雞養殖利潤已經達到了2.15元/只,同比漲幅高達211.98%。
而促使肉雞價格上漲主要有這麽幾個原因:
1、肉雞養殖周期短,飼料價格上漲對肉雞價格的影響更大也更快,受近期玉米、豆粕價格波動的影響,近期肉雞養殖成本環比上漲1.23%,飼料成本的上漲為肉雞價格的上漲提供了高位支撐。
2、由於肉雞養殖利潤持續處於高位,雞苗價格上漲,成本增加帶動肉雞價格上行。
3、作為肉類(豬、雞、牛、羊)中價格最便宜的那壹類,其他肉類價格的上行會帶動雞肉消費需求向好,進而帶動價格。
4、受疫情影響,屠宰場開工和調運節奏被打亂。
5、近期居民囤貨意願增強,經銷商也有提前備貨的行為,進壹步推動了白條雞的價格。
接下來,蔬菜、肉類價格走勢如何?
蔬菜方面。
隨著時間的推移,露天蔬菜集中上市將會結束,而後續蔬菜供應將轉為大棚蔬菜為主,相比較而言,大棚蔬菜的產量沒有那麽高,成本也更高壹些,疊加可能好轉的疫情,以及春節等消費利好的到來,蔬菜價格有望回升。
肉類方面。
天氣轉冷後,將會進入肉類需求旺季,但供應端情況的不同,還是會導致各種肉類價格走勢的分化。
1、豬肉會因為大肥、標豬和小標豬的集中上市,供應量處於高位而持續回落。
2、雞肉會因為11月毛雞補欄量不多,出欄量低於歷史同期水平,加上消費需求的助推,價格將會持續維持高位,甚至有機構認為,2023年的雞肉價格依然會長時間處於高位。
3、牛羊肉方面,考慮到冬季是牛羊肉的需求旺季,以及牛羊產能在此前的下滑,雖然其價格會因為豬肉價格下降的帶動而下降,但降幅相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