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刮肉:將魚切開洗凈,從尾部到頸部,去掉內臟,去掉脊骨,去掉背部的兩塊肉,然後刮魚。操作時需要順著纖維線刮,刀的傾斜角度為45度,這樣才能把魚刮成薄片。將刮下的魚浮在清水中去除血筋和渾濁雜質,使魚提早變白,再用幹凈的新紗布過濾水。
3.剁:把魚平放在案板上,用雙刀有節奏地按順序剁,直到魚微微變白,摸起來有粘性。註意要徹底剁碎,讓所有的魚都變成泥。這個過程也可以用絞肉機操作,但是加工出來的魚丸口感差。
4.攪拌:將魚醬放入容器中,先加入70%左右的清水,總水量為65438+魚的0.7倍,用竹筷將魚醬攤開,再加入輔料,用力攪拌後,魚糜蛋白呈透明狀。
5.擠丸:將鐵鍋口清洗幹凈,裝入清水,另備壹個邊緣光滑的勺子。左手捏住魚糜,從虎口中擠出成圓形顆粒。用右手的勺子接住,放入清水鍋中。動作要幹凈利落。魚丸的形狀要圓潤,光澤度要高。擠壓出來的魚丸在清水中浸泡半小時左右,防止烹飪時粘連。
6.煮(或煎):用猛火煮(或煎)負丸。如果火候不強,魚丸只會生,時間長了就不好吃了。做菜的時候,也要防止水開得太大,以免把魚丸撞碎。魚丸煮熟後出鍋,即為成品。
1.生產過程
生魚預處理(去鱗、去內臟、去頭、剔肉、漂洗、配料脫水、粉碎、蒸煮、冷卻、包裝)。
2.加工方法
2.1原材料的選擇
以草魚、青魚和鯉魚為原料加工魚丸。魚的大小要在1.5 kg以上,肉質厚實,新鮮度好。
2.2預處理
刮去魚鱗,切去魚身上的胸鰭、背鰭、腹鰭、尾鰭,沿胸鰭基部切去頭部,剖開腹部,取出內臟,洗去腹部血漬和黑膜。
2.3挑選肉類
用刀沿脊柱切斷左右背肌,無骨刺和黑膜,剝去魚皮。
2.4除臭
將魚片放入6%的鹽溶液中浸泡30分鐘,浸泡過程不斷翻動。
2.5沖洗
將脫腥後的魚肉放入5倍清水中,緩慢攪拌8-10分鐘,倒掉漂洗液,再用循環水反復漂洗,去除魚肉中所含的血水,以保持魚肉潔白有光澤,肉質良好。
2.6粉碎
魚肉用粉碎機粉碎,分為空粉碎、鹽粉碎、調料粉碎三個階段。氣流磨就是把魚放入攪拌機中,粗略地磨成糊狀。魚糜的厚度應該適中。然後將鹽磨碎,將3%的鹽溶於水中,加入到魚糜中,攪拌磨碎10分鐘,使魚變成高粘性的溶膠。最後調味粉碎:首先將0.2%味精、3%糖、0.2%五香粉、0.3%姜粉(以魚的重量計算)溶於水中,倒入魚糜中,勻速攪拌3分鐘。然後將4%澱粉溶於水中,加入魚糜攪拌3分鐘。
2.7擠壓準備
取壹口幹凈的鐵鍋,裝滿清水,再準備壹個邊緣光滑的勺子。左手拿著魚糜,從老虎嘴裏擠出魚丸,右手用勺子接住,放入清水鍋中。動作要快,魚丸要圓潤有光澤。擠出的魚丸用清水浸泡半個小時左右,防止粘連。
2.8
魚丸要用猛火,防止沸騰。不燙的魚丸不熟,會很難吃;水沸騰時,魚丸相互碰撞,容易破碎。魚丸煮好後,立即出鍋冷卻。
打包
將魚丸稱重後,用幹凈透明的食品級薄膜塑料袋進行真空包裝。將袋裝魚丸裝入紙箱,放平,用密封紙膠帶將紙箱粘牢。成品堆放整齊,低溫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