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種給老年人養胃的補品
1,棗
大棗味甘性溫,有健脾養胃的功效。不僅能補胃氣、養血安神,更適合脾胃虛弱、腹瀉乏力的人食用。所以中醫常用大棗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失眠等。另外,每天吃棗的次數也不要太多。吃多了會傷氣,上火。
2.牛奶
牛奶是壹種完美的飲品,通過研究發現,牛奶也有很好的養胃作用。牛奶的主要作用是養肺養胃、生津潤大腸,對陰虛胃痛、津液不足便秘有很好的療效。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牛奶對消化性潰瘍和習慣性便秘有非常有效的治療作用。
3.蓮藕
蓮藕對胃不好,有滋陰養胃、養血止瀉的功效。將蓮藕加工成藕粉,是壹種不可多得的食補,營養豐富,易於消化,具有養血止血、調中開胃的功效。
4、豬皮
豬皮是壹種富含蛋白質的食物,其膠原蛋白也很豐富,對滋陰補虛、清熱利咽有特效。腸胃不好的人不妨試試吃豬皮,豬皮很好吃,有促進消化系統消化食物的作用,避免消化不良引起的腸胃不適。
5.蜂蜜
含有葡萄糖、果糖、有機酸、酵母、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對胃黏膜潰瘍面有保護作用。蜂蜜有補脾胃、潤腸、潤肺、解毒的功效。蜂蜜不僅可以治療胃炎,還可以在蜂蜜中加入壹些藥物治療潰瘍。
6.龍眼
桂圓味甘性溫,益心脾,有暖胃健脾、養心安神的功效。可用於中醫治療心脾兩虛、氣血不足引起的失眠、健忘、驚悸、頭暈等癥狀。但是桂圓容易上火,吃多了容易上火。
7.蛋
雞蛋中甲硫氨酸的含量特別豐富,但谷類和豆類缺乏這種必需氨基酸。蛋黃中含有大量的卵磷脂和腦磷脂,對胃黏膜有很強的保護作用。每個人每天吃3 ~ 5個雞蛋為宜,既有利於消化吸收,又能滿足身體的需要。
8.銀杏樹
銀杏的營養價值非常高,含有粗蛋白、粗脂肪、還原糖、白、礦物質、粗纖維和多種維生素。經常吃銀杏可以滋陰美容,有效抗衰老,促進血液循環,使皮膚容光煥發。另外,用銀杏煮糖水有健脾胃的作用。
9.山藥
山藥味甘、性平,健脾養胃效果尤為顯著。而且不冷不熱,作用溫和,非常適合脾胃功能較弱、脾虛食少、消化不良、腹瀉的老年人食用。此外,患有糖尿病和高血脂的老年人也適合多吃山藥。但大便幹燥、便秘的人最好少吃。
10,蓮子
蓮子有很高的食療和藥用價值。蓮子具有安神補中、養心腎、健脾胃、澀腸止瀉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大便溏泄、煩躁不安、失眠多夢、氣短乏力、食欲不振等癥狀。
11,小米
小米,又稱米、粟、黍。它富含蛋白質、脂肪、糖、維生素B2、煙酸、鈣、磷、鐵等營養物質。由於小米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被營養專家稱為“健康大米”。小米具有健脾和中、益腎氣、清虛熱、利尿、治煩渴的功效。是治療脾胃虛弱、身體虛弱、精血受損、產後虛弱、食欲不振的營養康復佳品。
12,芡實
芡實又名雞頭米,是補脾胃的佳品之壹,也有固津的功效。和蓮子差不多,但收斂比蓮子強。如果脾胃虛弱,有腹瀉,芡實也可以幫助止瀉。因為芡實比較硬,要煮很久,也可以磨成粉,放入粥中。
老年人冬季進補。
1.冬季應適當選擇高熱、高營養、味濃、滋補性強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牛肉、雞肉等動物補劑。
2.藥酒補品。老年人可用的藥酒有十全大補酒、枸杞酒、薏仁酒、山藥酒、人參藥酒、人參藥酒、蟲草補酒等。壹般每天1-2次,每次半秒左右。但老年人要註意藥酒的高度和長期飲用對肝臟的影響,所以藥酒喝的時間越長越好。
3、根據自身情況,診斷為虛證,在專業中醫醫生的指導下針對性進補,並堅持整個冬季。如果已經生病,要適當選擇補藥,最好遵醫囑,不能盲目補。
①糖尿病人可以用曬幹的人參作為滋補品,但要避免甘草和含糖量較高的藥物。
②凡患有高脂血癥、動脈硬化、冠心病、膽囊炎、痛風等疾病者,不宜使用甲魚、阿膠、桂圓、牛鞭、鹿筋等高蛋白、高脂肪、高糖的藥物和食物。因為吃這種食物和藥物會促進疾病的發展,增加血脂、血粘度、血液中的尿酸和血壓,結果會越來越差。
4、藥物進補,冬季常用的進補有紅參、鹿茸、鹿胎、杜仲、山藥、核桃仁、龍眼肉、銀耳、當歸、制首烏、枸杞、黃芪、黨參、白術、菟絲子、黑豆、黑芝麻等。其中,核桃仁、枸杞子、銀耳、黑芝麻不僅是滋補食品,也是很好的藥材,其性平和不熱。
5.千萬不要在沒有醫囑的情況下服用紅參、鹿茸、鹿胎、紫河車胎盤等溫熱的補品,以免口瘡、咽痛、口臭、口幹、流鼻血、便秘,或血壓突然升高,導致中風。
6、蜂蜜能增強老年人的抵抗力,對老年病有預防作用。老年人經常食用可預防和治療咳嗽、失眠、血管疾病、消化不良、胃腸潰瘍、便秘和痢疾。
老年人冬季滋補藥膳
1,人參雞肉卷
人參15g,雞腿100g,鹽。
雞腿去骨,雞腿鹽腌,腌制10分鐘。人參洗凈,切去末端須,切成雞腿骨,塞進雞腿肉裏,用紗布包好,放入蒸箱蒸20分鐘。出籠後晾涼,去掉紗布,切片放盤。
2.菊花魚湯
黑魚500克,菊花2朵,蔥姜15克,瘦火腿15克,鹽、味精、紹酒、生粉、胡椒粉、香油、白醋適量,香菜2根,色拉油100克。
烏鱧魚又叫嗤魚、丁魚,是淡水魚的壹種,將魚洗凈,放入大盤中,大火蒸約1小時,取出稍涼,再去魚刺、壹等刺。把菊花的花瓣摘下來,洗幹凈,壹個變兩個。將蔥和姜洗凈,切成蔥花和姜末。把火腿切成小塊。香菜清洗幹凈,切成半寸長的片,備用。
炒鍋大火時,先放80g色拉油至五成熱,放入蔥花和姜末炒香,再放入金線魚、雞湯、鹽、味精、紹酒、白醋等。煮沸時加入菊花,用生粉勾芡,加入火腿碎和香油,攪拌均勻,放入碗中,撒上胡椒粉和香菜,即可上桌。
3.枸杞燉鵪鶉
鵪鶉1,枸杞、黃精各30g,鹽、味精少許。
鵪鶉宰殺,去毛去內臟,洗凈,枸杞和黃色精裝鵪鶉的肚子裏加入適量的水,用文火燉,用鹽和味精調味。
4、沈淩龜
黨參、小麥15g、茯苓10g、靈芝、大棗6g、甲魚200g、火腿50g、蔥姜20g、雞湯、鹽、味精20g。
甲魚切塊,與上述藥材、調料壹起放入加大的碗中,加入適量的水,放入蒸鍋蒸至甲魚熟爛。
對胃有益的補品
1,牛奶
牛奶中的營養非常豐富,可以說牛奶是壹種完美的飲品,而且經過研究發現,牛奶也有很好的養胃作用。牛奶的主要作用是養肺養胃、生津潤大腸,對陰虛胃痛、津液不足便秘有很好的療效。現代醫學研究發現,牛奶對消化性潰瘍和習慣性便秘有非常有效的治療作用。
雖然牛奶有很好的養胃作用,但專家提醒,腹瀉、脾虛濕盛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不適合喝太多牛奶。
2.小米
小米粥壹直有“黃金粥”之稱。小米是老弱病殘孕產婦最理想的滋補品。小米不僅營養豐富,還有養胃的功效。中醫認為小米味甘、鹹、涼,入腎、脾、胃經。《本草綱目》中記載小米“治惡心熱痢,煮粥,益腹部,補虛損,開胃”。所以對體弱多病、氣血不足、脾胃虛弱的老人非常有益。
雖然煮小米粥是壹個非常好的做法,但是本著雜糧的原則,可以在小米粥中加入土豆、紅薯、大棗、蓮子、百合等來平衡其營養。另外,由於粥容易吸收,血糖上升很快,糖尿病人喝粥需要小心。
3、紅棗
根據中醫理論,大棗具有補虛益氣、養血安神、健脾和胃的作用,是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精神萎靡、失眠多夢患者的良好保健營養品。中國民間流傳的“天天吃三顆棗,永遠不老”“五谷紅棗勝靈芝”等諺語,充分說明了紅棗的營養價值。
中醫建議將大棗煮熟,放入粥、飯、湯、湯中,直至軟爛,對身體有益。用紅棗20克,桂圓幹20個,蜂蜜少許,鍋中加兩杯水,文火煮。喝茶的時候可以治療脾胃失調,濕冷腹脹。
4.猴頭菇
猴頭菇是秋冬季節最受歡迎的補品之壹。雖然同為菌類,但猴頭菇鮮嫩可口,與熊掌、海參、魚翅並列中國四大名菜,被譽為“猴頭菇、海鮮燕窩”、“素肉”。中醫認為,猴頭菇性平味甘,益五臟,助消化,滋補身體,特別適合腸胃不好、有哮喘的人食用。
猴頭菇烹飪時要煮透,這樣營養成分才能更好的被人體吸收。猴頭菇有些苦味,也影響口感。建議猴頭菇在烹飪前用淡鹽水浸泡約1小時,以減少這種苦味。
吃什麽補藥對胃好?
5.黃芪
黃芪味甘,性溫。治療癰腫、慢性潰瘍、排膿止痛、風痢、五痔、鼠漏、補虛及小兒諸癥。黃芪具有益氣升陽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中氣郁結等。壹般用於脾胃虛寒或面色蒼白、手腳冰涼的人。
黃芪可以泡酒,也可以入菜,如甲魚湯、烏雞湯等。黃芪是常客。但因為女性為陰,如果氣血陽盛,就容易長臉。
6、五花肉
豬肚就是豬的胃,性質溫和,味道甘甜。相對於牛肚、羊肚等各種動物的胃,它有更多的好土,它直接用形狀培育人體的好土,效果特別好。特別是對於脾胃虛弱的老人、婦女、兒童,喝豬肚燉湯可以起到急補脾胃的作用,對脾胃不適引起的其他疾病也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五花肉壹個,姜四兩,紅糖兩兩。五花肉洗凈,姜切絲,與紅糖壹起放入五花肉中,用棉線紮緊兩端,加水煮至肚爛,吃肚喝湯。能暖胃止痛,適用於脾胃虛寒、寒性加重、口幹水多的患者。不建議糖尿病患者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