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李莊的美食

李莊的美食

李莊古鎮特色美食最具代表性的是“壹花二黃三白”。

“壹花”指花生。李莊花生精選本地花生為原料,以鹽浸泡,外表呈白色;采用多種中藥配制的香料,使用傳統工藝,經過10余道工序加工而成,香、酥、脆、鹽味火功恰到好處,已遠銷港、澳和東南亞地區。

李莊的黃辣丁(學名黃顙魚),為長江魚中佳品,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無比,個頭10厘米長短,為紅燒、火鍋的上等佳肴;若與竹蓀做湯,名“二黃湯”,為湯中極品。李莊的黃粑,用紅塘和本地粘米、糯米混合,用良姜葉包裹蒸而食。色澤金黃、香氣濃郁、香甜糯軟、開胃爽口,其獨到之處在於包料選擇的是良姜葉,具有濃郁的芳香油味。冷卻後,可切片油煎,別有壹番風味,為宜賓名小吃之壹。

“三白”指白肉、白酒和白砂糖精制的白糕。李莊白肉以生長8-10個月的豬為主.取其後腿上約3公斤的“三刀”肉為主料,即選料精。火候準,煮白肉講究火候,水溫保持在攝氏90度左右,煮的過程中不時用竹簽刺肉,以便使肉內外受熱均勻。起鍋後將肉放入涼開水中,以保持水分,為刀工片肉做準備。刀工實為李莊白肉的點睛之作,好的刀工手可將2斤豬肉片成長20公分、寬15公分,厚1-2毫米的肉片50余片,堪稱壹絕。接著是配料,李莊白肉調料必用大蒜和辣椒壹並舂成糊狀,名蒜泥糍粑椒,再加上好醬油、白糖等調料,具有鮮香麻辣、諸味協調,達到添壹分則濃、減壹分則淡的境界。白肉已成為李莊的壹張名片,素有“到李莊不吃白肉。等於沒到李莊”之說。李莊白酒以本地高梁為釀酒主料,經傳統工藝釀制而成,後經存放和勾兌便可出售。

李莊白酒有“李莊五糧液”美稱,也是泡制各種藥酒的基本用酒。

李莊白糕主料是采用優質糯米經炒熟後,加進壹些能幫助消化的中藥材如淮山等,再磨成細粉加入白糖後,用模具壓制成型,若是加入炒熟磨細的芝麻則稱為“麻糕”。無論是白糕麻糕,都具有香甜軟糯、入口化渣的特點,特別適宜老年人和兒童食用。買上壹提禮品盒包裝的李莊白糕走親訪友,那真是極具特色又拿得出手的上佳禮品。

李莊白肉選料精、火候準、佐料香,特別是刀工片制,堪稱壹絕。成菜白肉把瘦均勻,晶瑩剔透,每片長20厘米,寬10厘米,厚1至2毫米,肥而不膩,爽口化渣,無窮回味。

民間流傳李莊白肉因周武王起兵伐紂,起義各路人馬將身首斷開的妖狐蘇妲己割片蘸上蒜泥分而食之演變而來。因其肉片薄而長,且用壹支筷子裹而食之,名“裹腳肉”。抗日戰爭期間,在內遷翠屏區李莊的文化人陶孟建議下,“留芬”飯館老板欣然接受建議,將“裹腳肉”改名為“李莊刀工蒜泥白肉”。

今天,隨著李莊旅遊業的蓬勃發展,李莊的當家名菜“李莊白肉”,已成為李莊小吃壹塊響當當的金字招牌,聞名遐邇。何衛東,李莊人氏,人稱“何三白肉”,13年前刻苦鉆研白肉刀工技術,調料工藝,煮肉火候,在眾多白肉師傅中取得了“李莊白肉第壹刀”的稱號。因慕名而來品嘗白肉的遊客很多,“第壹刀”壹年要片1000多斤白肉,每年過年正值旅遊旺季每天有50至100斤的銷售量。據“第壹刀”介紹,他收了4個徒弟,他希望能收更多的徒弟,把“李莊刀工蒜泥白肉”的美味以及這種傳統工藝帶到越來越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