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每天使用大約25克油。中餐和晚餐基本都會用到食用油,每人每餐大概是12克。壹勺油約10克,3分,每餐12克,4分。使用限油鍋可以更好的控制用量。
2選擇合理的烹飪方法
不同的烹飪方法
用多少油不壹樣。盡量選擇蒸、煮、燉、漂、拌等少油或無油的烹飪方式,少選擇煎、炸等烹飪方式。比如蒸壹條1000克的鱸魚只得了2分,炸鱸魚得了57分。不同的烹飪方法對肥胖很重要。
3選擇合理的炊具
不粘鍋是減少油耗的重要炊具。有些不粘鍋連壹滴油都不放就能煎雞蛋和肉。空氣油炸鍋也滿足了不用油制作炸雞和薯條的需求。
4上菜前瀝幹油
有時候炒過之後,菜下面有壹層厚厚的油,每壹口都是高油量。上菜前最好把油瀝幹,避免菜上油多,細節控制油量。
5.少喝湯
老湯,魚湯
裏面的白色物質不是營養,而是煮肉時的脂肪經過長時間的燉煮,更多的沈澱在湯裏。妳喝的每壹碗湯都是高脂彈。如果妳喝湯,記得撇去上面壹層浮油。
6不吃蔬菜湯泡飯。
食用油
油壹部分在蔬菜裏,大部分在蔬菜湯裏。與其吃,不如瀝幹。
7不要選擇高脂肪的調料。
芝麻醬、沙拉醬、千島醬都是大高脂調料。雖然用量少,但能量高,甚至高於食物本身。減肥期間盡量不要用。
在外面點菜是有技巧的。
年底聚餐多嗎?教妳這樣點菜。好吃又健康!
在外面吃飯,除了炸(炸雞翅,炸番茄盒)和炸(炸鍋貼,炸魚),還要註意很多菜都是先上油的。比如所有的幹菜(豆幹、菜花幹)都是先上油的,盡量不要選。
幹鍋(幹薯片)也屬於這壹類。紅燒肉和紅燒魚需要先炸,再用油煮熟。像地三鮮、烤茄子之類的菜都是先炒,再炒。少吃這些菜是控制油脂攝入的關鍵。
9吃正確的肉
嗜“油”者慎入,以下內容可能引起不適。
肉類食物富含蛋白質,很多也是脂肪。我們選擇肉類,盡量選擇瘦肉,比如五花肉、排骨,這些都是豬肉脂肪含量高的部分,盡量少吃。
羊肉要選擇脂肪少的部分。牛肉需要避免肥牛飯和雪花牛排。禽肉中的大部分脂肪集中在皮中。雞鴨吃的時候可以直接去皮,減少脂肪攝入。
與動物肉類相比,海鮮的脂肪含量較低。減肥期間,可以用魚、蝦、貝類等代替動物肉。
10零食看配料表。
我們在超市買的每壹種預包裝食品都有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所以要優先選擇脂肪含量低或無脂肪的零食。像很多餅幹蛋糕,脂肪含量已經達到50%甚至更高,盡量不要選擇這類零食。想到壹塊100g的布朗尼就要25分,興奮的小手很快就安撫了隆起的肚子。
堅果類(瓜子、花生、開心果、杏仁等。)都是純能量食品,每天食用量不要超過25克。25克雖然只是5分,但是堅果很好吃,不要超過這個分數,否則每分鐘增重兩斤不是問題。
這十個不吃肥肉的小技巧可以長期堅持,如果妳很懶,可以通過控制飲食分數慢慢做出“小蠻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