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什麽是低血糖?醫生會解釋的!

什麽是低血糖?醫生會解釋的!

血糖調節機制

正常生理情況下,大腦以葡萄糖為能源,生理運行機制會盡量保持血糖穩定。空腹血糖會在70 mg/dl到100 mg/dl之間,飯後會上升到140 mg/dl左右。

胰島素可以降低血糖。當血糖降至正常值時,生理預防低血糖的第壹步是減少胰島素的分泌。如果血糖繼續下降到70 mg/dl以下,胰腺中的α細胞就會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肝糖原分解和葡萄糖再生。這是生理預防低血糖的第二步。

如果胰高血糖素分泌不足,就會分泌腎上腺素,這是生理預防低血糖的第三步。

當身體有足夠的胰高血糖素時,它不需要腎上腺素來糾正低血糖。所以並不是說血糖低就壹定會腎上腺素增加!

另外兩種激素,生長激素和皮質類固醇,是生理預防低血糖的第四步。這兩種糾正低血糖的藥物並不是最重要的激素,但生長激素或皮質類固醇的缺乏可能會使空腹血糖偏低。

如果在這五種激素的作用下,血糖持續低於55 mg/dl,交感神經就會出現低血糖癥狀,人就會不由自主地尋找食物來吃。這是生理預防低血糖的第五步。

低血糖癥狀

低血糖的癥狀沒有特異性,也就是說非低血糖原因也可以產生這些癥狀。

低血糖癥狀可分為兩類:神經性或自主性和神經性。

神經病或自主神經病變是低血糖引起的交感神經反應,其癥狀包括心悸、顫抖、焦慮、出汗、饑餓等。我對低血糖的主觀感覺通常是由這些神經癥狀引起的。

神經葡萄糖缺乏癥是由於大腦中葡萄糖缺乏引起的,癥狀包括:認知功能障礙、行為改變、心理運動異常(如靈巧性、穩定性、協調性等。).嚴重低血糖可能導致癲癇和昏迷。

低血糖的定義

低血糖以外的原因也會產生與低血糖相同的癥狀,所以必須嚴格定義低血糖,避免在不是低血糖的情況下被檢查或治療為低血糖。

這裏首先要把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分開來看。

糖尿病患者,血糖低於70 mg/dl被認為是低血糖。

如果糖尿病患者經常發生低血糖,就會出現“低血糖意識不清”,其自主神經不會表現出低血糖的癥狀。將低血糖設置在70 mg/dl以下,以警告患者應該補充糖分,醫生應該調整血糖藥物,以避免血糖降至真正危險的數字。

惠普爾三聯征

如果妳是非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必須符合惠普爾三聯征。這是美國外科醫生Allen Oldfather Whipple在1938中提出的胰島素分泌瘤的手術條件。目前,臨床上使用的三個條件包括:

患者的癥狀和表現符合低血糖癥。

● ?血檢值符合低血糖。

● ?血糖升高後,患者的癥狀和體征也隨之恢復。

健康人,尤其是婦女或兒童,從靜脈血中獲得的血糖可能低於70 mg/dl,但供應大腦的動脈血中的血糖其實是正常的;或者禁食時間延長後,大腦中的部分能量來自酮體。所以有沒有低血糖要看癥狀。

而且為了準確,不能用血糖儀看指尖血。妳必須抽血並把它送到實驗室。

壹般健康人的血糖應該在55 mg/dl以下,這樣他才會有明顯的癥狀。但是,美國內分泌學會和美國臨床內分泌學家學會的臨床指南並沒有將惠普爾三聯癥的低血糖值定為55 mg/dl,因為“無意識”的人可能會遇到低血糖。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患者出現癥狀時血糖大於70 mg/dl,說明患者的癥狀不是低血糖引起的。

人體對血糖的調節機制復雜精細,非糖尿病人出現低血糖的情況很少見。不符合惠普爾三聯癥進行後續檢查或治療,既不需要也無助於患者。

低血糖的原因

糖尿病和非糖尿病在這裏也必須分開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幾乎都是由降糖藥物引起的,尤其是胰島素和促進胰島素分泌的口服降糖藥物。

1型糖尿病,由於胰腺中的胰島細胞沒有分泌胰島素的能力,胰島素是外來的,發生低血糖時不會自行減少。而胰腺α細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通常不會增加分泌,因此更容易發生低血糖。

非糖尿病人被進壹步分類為患有疾病或健康狀態。鑒別診斷的過程比較復雜,這裏就不細說了。常見的疾病有心力衰竭、腎衰竭、肝衰竭和敗血癥引起的低血糖。這些情況在住院患者中經常遇到。血胰島素濃度通常較低,低血糖主要是葡萄糖新生減少和能量消耗增加的原因。

如果壹個看起來健康的成年人符合惠普爾三聯癥對低血糖的定義,就要看內源性胰島素分泌是否過量。判斷方法是當血糖小於55 mg/dl時,血胰島素大於3?U/ml,C肽> 0.6 ng/ml,胰島素原> 5 pmol/l

餐後綜合征

有些人會在進食後的幾個小時內感到饑餓、顫抖等低血糖癥狀,懷疑自己是否有低血糖。但如果做了血檢,不符合惠普爾三聯癥,血糖還在正常範圍。

以前的文獻會說這種情況是“反應性低血糖”,但這是用詞不當。有學者對有餐後低血糖癥狀的患者進行了混合餐後血糖試驗的研究。患者有低血糖癥狀,但根本沒有低血糖!

現在把飯後低血糖,但實際上沒有低血糖的情況,叫做“餐後綜合征”。造成這種現象的可能原因包括胰島素敏感性增加、腎上腺敏感性增加、腎上腺素濃度升高、胰高血糖素調節異常、心理壓力、焦慮、軀體化、抑郁、強迫癥等。

沒有低血糖的可能原因太多了。餐後綜合征不是低血糖癥。

口服葡萄糖測試?

然後說說口服葡萄糖測試。通常我們使用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來診斷糖尿病。如果OGTT後發現低血糖,能否證明沒有糖尿病的健康人也會發生低血糖?

不會吧。10%的健康人口服葡萄糖試驗後會出現低血糖,但沒有低血糖癥狀,正常進餐時不會出現低血糖。

當懷疑餐後低血糖時,不應使用口服葡萄糖試驗,該試驗用於診斷糖尿病。使用類似於正常食物比例的混合餐測試。

血糖波動和低血糖

最後說壹下血糖波動。

上圖是我去年戴的掃描模式連續血糖監測結果。在這兩個星期裏,無論我吃什麽,做什麽活動,我的血糖都在70到140 mg/dl之間。

此前,黃博士表示,“正常人的血糖不容易因飲食而出現低血糖。正常人在進食幾小時後會出現饑餓感、冷汗、不適等癥狀,但其實只是餓了而已。這不是壹個人從自己的血糖監測結果推斷出來的。這是我們學習和閱讀文獻後知道的,連續血糖監測也符合我們所學。

血糖下降的速度與低血糖癥狀無關。壹般人的血糖從高濃度迅速下降,只要還在70 mg/dl之前,就不會產生低血糖癥狀或啟動腎上腺素反應。

糖尿病患者會出現特殊的低血糖癥狀。如果糖尿病患者長期高血糖,開始治療糖尿病後,血糖在70 mg/dl以上時,可能出現低血糖癥狀。這種反應與“無意識低血糖”相反。因為身體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低血糖癥狀閾值升高。這時候就要減緩整體血糖的改善,讓身體慢慢適應正常的血糖範圍。

本文重點在於整理

●正常的生理運作會使血糖變化保持在70-140 mg/dl之間。癥狀出現之前激素就開始運作了,低血糖在普通人身上並不常見。

● ?糖尿病患者以血糖低於70 mg/dl為低血糖的標準。

● ?非糖尿病人要符合惠普爾三聯征(低血糖癥狀,血液中血糖水平低,血糖升高後癥狀緩解)。

● ?餐後綜合征:餐後數小時出現饑餓、顫抖等低血糖癥狀,因為實際血糖正常,不是低血糖癥。

● ?低血糖癥狀與血糖下降速度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