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家裏釀造米酒需要註意什麽?發酵需要酵母嗎?

家裏釀造米酒需要註意什麽?發酵需要酵母嗎?

寒露過後,壹天比壹天冷,樹葉開始變黃,慢慢枯萎,大雁成群結隊飛往南方。在這個萬物蕭瑟的涼爽秋天,最溫暖的味道莫過於壹碗醇香的米酒。

黃酒又稱醅、甜酒、酒醅,秋冬熱喝,夏天冰鎮。無論是早上、下午還是深夜,壹碗甜甜的米酒都是極其鐵的束縛。

每個人都有米酒的記憶,那是家的味道。記得小時候物質沒有現在這麽豐富。我家說到補充營養,無非就是壹碗紅糖米酒加荷包蛋。雖然簡單,卻壹直留在記憶深處。

現在,喝米酒很容易。超市賣的品種很多。直接買回來煮就好了。但總覺得缺少親手做出來的那種香甜,於是開始壹次又壹次的嘗試,終於慢慢找回了記憶中的味道。

米酒,壹種歷史悠久的民間飲品,說到米酒,很多人的第壹印象可能是糯米酒。有壹次和朋友聊天,聊到米酒。他們都非常驚訝。很明顯,這是發酵米酒。江南叫九娘,四川叫老竈,湖北叫米酒。不管是哪個名字,發酵工藝和原理都是壹樣的。

米酒,原名“伊”,全國各地都有不同的叫法。其主要工藝是將蒸好的糯米與酒曲混合發酵。釀造工藝簡單,口感香甜醇厚。幾千年前,中華民族發明了黃酒的釀造技術,並代代相傳。

在江南壹帶,九娘是壹道甜品,壹般用湯圓煮,叫九娘丸子。西北還有牛奶雞蛋煮米酒,吃過壹次,風味十足。在湖北,米酒可以根據喜好濃淡,壹碗蛋花米酒熱幹面是武漢人“早熟”的標準。

沒有人會拒絕壹碗米酒的甘甜。米酒之所以廣受歡迎,是因為它是壹種流傳下來的健康飲品。

小時候經常聽說喝米酒最滋補,老少皆宜,尤其適合產婦,可以活血化瘀,補益氣血。從現代營養學的角度來看,這種發酵飲料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氨基酸,具有助消化、溫涼補虛、活血潤膚、美容養顏的功效。

傳統手工米酒有標準嗎?湖北家釀米酒歷史悠久。湖北省著名的孝感米酒釀造於宋代,已有上千年的歷史。現在超市裏賣的瓶裝米酒大多來自孝感。孝感米酒代表了湖北人自制米酒的風格,應該是甜、柔、醇。

小時候家家戶戶都會做米酒,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出壹碗好酒。附近幾條街的奶奶都是做米酒的好手。她總是把洗好的糯米鋪在竹匾裏,放在陽光下暴曬。晚上,她把糯米倒進壇子裏,泡了壹夜。第二天,她把它放在鍋裏蒸,和酒曲混合發酵。酒壇子壹打開,淡淡的酒香撲鼻而來,清澈的汁液溢出了產酒的洞口。這個時候她壹般會先拿壹個小勺子,抿壹口,看看發酵是否成功。我迫不及待地吃壹勺,感受其中的甜蜜和喜悅。

甜而不老,汁清微香,這是壹碗自制米酒的成功標準。

現在超市能買到的米酒大多酒香不足,糖水太多,可能是流水線生產或者添加了防腐劑,質量參差不齊。買了很多品牌之後,終於開始了自己的研究。經過四五次實驗,我獲得了壹些經驗,做出了壹碗口感均衡的米酒。婆婆和媽媽都誇好吃,又甜又脆,是傳統口味。

對比兩種發酵方式,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米酒的嘗試源於對釀造的研究。今年夏天回湖北,有幸結識了古代釀酒的朋友。酒香醇厚,花香果香,是自然與時間的完美結合。酒樓的老師朋友們都說,自釀果(花)酒最初級的階段是掌握糯米的糖化過程,也就是酒的制作。

朋友酒坊裏的糯米酒壇子

學會了釀酒的原理和技術之後,再回來做米酒就相對簡單了。很多人在做米酒的時候,會出現米酒味老、酒味重或者表面有毛的現象。普遍的問題是發酵沒有控制好。總結了三個關鍵點:壹是曲的選擇,二是曲的時間和溫度,三是發酵的溫度。只要我們在工具的幫助下做好這三件事,在家裏就能輕松做出壹碗甜甜的米酒。我先跟大家分享壹下我的步驟,再來說明壹下註意點。喜歡的朋友可以先收藏壹下。

自制米酒的詳細版本-初步準備

材料準備:糯米3斤,1包酒曲8 g。

具體做法:

第壹步:將圓糯米洗凈,浸泡約12小時。時間稍微長壹點也沒關系,直到用壹點力就能把米粒碾碎(註意:浸泡時間可以適當延長,但不能太短)。

第二步:將泡好的糯米瀝幹,放入蒸籠中,攤勻,大火蒸熟。

第三步:先嘗壹下蒸好的糯米,避免餡料或煮不透。如果煮好了,自然會涼下來,妳可以換壹個大壹點的容器,讓熱量均勻擴散。

第四步:等糯米涼了,可以借助體溫計測量實際溫度,比較科學。糯米放入酒曲的溫度是30度。很多人發酵失敗,就是糯米太熱或者太冷摻了酒曲,酒曲被燒死或者發酵不了。這壹步非常重要。

第五步:用礦泉水或冷開水將酵母融化備用。甜酒曲的選擇比較多,安琪的質量比較穩定。我選了甜的。

第六步:將融化的酒曲水慢慢倒入糯米中,邊倒邊攪拌,加入壹些涼開水或礦泉水,將糯米稀釋均勻。水量要根據糯米的量和吸水量來控制,不能太幹也不能太稀,中間切壹個小洞留作酒用。

自制米酒的詳細版本-發酵比較

第七步:這次我把準備好的糯米材料分成兩部分,壹部分用電飯煲的酸奶功能發酵,壹部分用傳統的被子包裹發酵。糯米酒的最佳發酵溫度是30度。目前北京天氣有點冷,還是用薄被子裹著比較好。

第八步:放壹個在電飯煲裏,選擇酸奶功能。我家的這個最多只能持續6個小時,所以6個小時後我會選擇另壹個繼續發酵。

第九步:另壹個用保鮮膜包好,裹上薄棉被,白天溫度也是30度,等待發酵。

第十步:對比最終發酵結果,電飯煲的酸奶發酵功能大約12小時有淡淡的酒味,但還沒有酒味。24小時後,酒成功,口感醇厚。裹著被子發酵36小時,出了酒,但口感還是差。連續發酵5小時後,口感略澀,於是停止發酵。總體來說,被子發酵的可操作性和穩定性不如酸奶功能性發酵。原因是什麽?其實很簡單。電飯煲是恒溫發酵的,被子的溫度會有變化,很難控制。

自制米酒的詳細版本-關鍵摘要

不知道大家看完步驟後是否了解整個流程和要點。其實中心原則就是抓住上面說的三點。第壹,酒曲決定了黃酒的口感;二是酵母的投放時間;第三,恒溫發酵更好控制。此外,還有壹些基本常識需要提醒:

①發酵其實是壹個很神奇的過程。首先要保證無菌環境,即選用的器皿無油無水無汙漬,避免發酵過程中產生黴菌。

②發酵過程中,能不能打開蓋子檢查壹下?其實是有可能的。沒有必要完全密封發酵。定期查看酒況或溫度,更有利於掌握發酵過程。

③用現代工具掌握恒溫發酵原理。很多大型酒廠都有恒溫發酵車間,從中可以看出溫度對發酵的影響,這也是酸奶機發酵比被子好的原因。沒有酸奶機怎麽辦?然後要勤快,多測試溫度環境,保證溫度相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