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紫薯什麽時候可以種?哪些地方適合種植紫薯?如何高產地培養人才

紫薯什麽時候可以種?哪些地方適合種植紫薯?如何高產地培養人才

1,紫薯壹般在10到12種植。2,地勢平坦,幹燥,便於灌溉,土質疏松深厚,沙土肥沃的地方適合種植紫薯。3.選地:選擇地勢平坦、排水方便、土質疏松、深厚肥沃的沙質土壤。4.選種:帶病種薯,無傷口,表皮光滑,色澤鮮亮,芽眼多,大小均勻,符合品種特性。5.適時播種:不同地區播種時間不同。

1.紫薯什麽時候可以種?

紫薯的種植時間壹般和普通土豆壹樣。我國馬鈴薯壹般在10 ~ 12種植,10 ~次年3月可以收獲。但如果氣候條件允許的話,理論上壹年四季都可以種植土豆,具體的種植時間必須根據當地的氣候來決定。

2.哪裏有適合種植紫薯的地方?

選擇平坦、幹燥、灌溉方便、土質疏松、沙質深厚肥沃的地方。山東、河北、河南、山西、江蘇、湖南、河北等等。山東、河北、中原都可以種植紫薯。紫薯喜熱喜冷,播種後土壤溫度應控制在10-20℃。

三、如何高產種植紫薯

1,犁耕準備

(1)選址:紫薯是須根作物。塊莖膨大需要深厚、疏松、透水性好的土層,所以選擇地勢高燥、地勢平坦、排水方便、土質疏松、深厚肥沃的沙土是保證高產的土壤基礎。

(2)留茬安排:紫薯不宜與煙草、茄子、辣椒、紅薯等茄科作物輪作,最好以小麥、玉米、大白菜、蘿蔔、洋蔥為前茬作物。

(3)整地:紫薯種植區冬季前深耕,壹般25-30cm。早春細整地,土壤細,無大土塊,提高土壤保水能力。

(4)施用基肥:紫薯高產,喜肥。每100公斤鮮馬鈴薯需要氮0.50公斤、磷0.20公斤、鉀0.95公斤,氮、磷、鉀的吸收比例壹般為2:1:4。以牛、羊、豬、雞糞、綠肥、堆肥為主,輔以適當的化肥。結合整體,每667m2施腐熟有機肥,磷酸鈣80-100kg,硫酸鉀15-20kg,尿素15kg。

2.馬鈴薯種薯處理

(1)選種:大田種植前20-30天,選擇無病無傷、表皮光滑、色澤鮮亮、芽眼多、大小均勻、符合品種特性的種薯,剔除畸形、開裂、壞死的芽眼和病薯塊,每667m2種植種薯約120kg。

(2)種薯切塊:播前催芽,促進早出苗,增加田間生長期,提高產量。向陽的苗床、地窖、溫室都可以作為加速發芽的地方。將篩選過的種薯置於20℃的黑暗環境中,以溫暖種子並加速發芽。花蕾露出約0.5em時切成片,按芽眼順序排列。從薯塊末端開始,按照芽眼順序進行螺旋切割。最後,把頂部分成兩部分。保證每片頂部有1-2個壯芽,切片均勻。壹般每個土豆的重量在25g左右,切片用的刀具用75%的酒精嚴格消毒。

(3)化學處理:將切好的馬鈴薯片用0.01%硼酸或500倍的50%多菌靈溶液浸泡5-10分鐘,然後取出瀝幹水分。將幹燥的馬鈴薯塊放在陰涼處,在溫暖的陽光下曬3-5天。保持15℃左右的溫度,使芽變綠,變結實。

3、適時播種

播種時間因地區而異。此外,要註意合理密植和稀植,采用雙行栽培,行距40cm,株距33cm,每667 m2 4000株左右。種植時,根據植株行距大小,用開孔器鉆8-10深度的種植孔,將薯苗放在上面,用細土封嚴膜孔。

4.田疃管理

(1)檢查補苗:翻耕播種後,保持土壤水分,穩定地溫。秧苗出土後及時查苗補種,從播種到封壟進行3-4次膜間淺中耕,疏松土壤,提高地溫。同時消除壟間雜草,在田間培育壯苗。

(2)追肥:在施足底肥的前提下,幼苗在田間充分生長後,為促進幼苗早期發生,可在葉面噴施0.3%磷酸二氫鉀溶液2-3次,根據幼苗生長情況,澆水後每667m2可加尿素15-20kg。

(3)去芽:薯塊在蕾期開始膨大,花期進入快速膨大期。此時應立即摘除花芽,減少營養消耗,促進薯塊發育。

(4)防倒伏:30kg水噴5%多效唑15g,效果良好。

(5)水分管理:出芽前,主要利用土壤水分為植物提供水分,掌握出芽階段,無需澆水。紫薯進入塊莖膨大期,應立即澆水,保持土壤濕潤。壹般每15d澆壹次。澆水時註意不要讓水漫過壟背,使土壤板結,提高產量和質量。

(6)病蟲害防治:紫薯生長期易發生晚疫病和病毒病。為防治後期流行性病害,可在葉面噴施杜邦克露、農用鏈黴素或代森錳鋅3-4次:花期後,用50%多菌靈或40%磷酸乙酯500倍液噴施,每隔7-10d噴施2-3次。預防病毒性疾病,可以用20%的液體加500倍病毒或1.5%的液體加800倍植物檢疫。主要害蟲為害蟲、害蟲、地老虎、蚜蟲、葫蘆,實行無公害防治技術。用頻振誘殺成蟲,用1000倍50%辛硫磷乳油或500倍25%敵百蟲乳油噴霧或澆灌,用1000倍50%辛硫磷乳油或2500倍10%噠蟎靈噴霧防治蚜蟲和二十八星瓢蟲。

5、適時收獲

(1)紫薯植株大部分莖葉由綠變黃枯萎,匍匐莖收縮易與塊莖分離,是成熟的標誌。此時應及時采收,避免地下害蟲的危害。

(2)采收時應盡量避開陰雨天氣,在晴天、土壤濕度低時進行,盡量避免機械損傷,提高商品性,采用田間分級包裝,有效提高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