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我們都知道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龍舟賽和他有什麽關系?

我們都知道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龍舟賽和他有什麽關系?

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是我國法定節日,也被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隨著時間的推移,習俗和文化逐漸被人們遺忘,但很多人不會忘記這個節日,因為它可以給我們三天的假期。對於很多上班族來說,法定節假日的魅力遠遠大於吃粽子。

但我們在享受端午假期的時候,不能忘記那是屈原用生命換來的。

那麽端午節有哪些習俗呢?

當然,有些地方還有吃粽子、賽龍舟、放風箏等習俗。

至於端午節的由來,我們都知道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龍舟賽和他有什麽關系?

在回答這個之前,我們還是要了解壹下屈原。

屈原的才華。

屈原,戰國時期的楚國人,可以說是戰國時期楚國歷史上唯壹壹個看得清時局,很有才華的人。很多人的印象是屈原只寫楚辭,卻很少有人知道屈原還是壹位優秀的改革家和外交家。

公元前321年,秦國入侵楚國。這時年僅19歲的屈原組織當地青年揭竿而起,奮起反抗,給秦國以沈重打擊。屈原第壹次出現在楚國,後來逐漸登上楚國政壇的頂峰。

公元前320年到公元前315年,是屈原施展才華的時期。近年來,屈原在內政外交方面取得了壹些成就。外交上,屈原與韓、趙、魏、燕四國結成五國聯盟,共同攻打秦國。雖然沒有重創秦,但也讓秦看到了合縱的威脅。

在內政上,屈原主張變法維新,如秦,所以屈原為了家族屈的利益不惜血本,以達到強楚的目的。但改革遭到大貴族的壹致批判,楚政流言不斷,導致屈原改革中斷,逐漸被楚王疏遠。

屈原的政治遠見。

屈原的壹生幾乎不是在流放而是在流放的路上,除了從政的最初幾年。雖然斷斷續續被召回楚國,但並不是楚王真心想重用屈原,只是壹時的權宜之計。

楚懷王可以說是楚國由盛而衰的主謀。從張儀欺楚的事實可以看出,為了分解齊楚聯盟,張儀以秦國六百裏土地為誘餌,讓楚懷王放棄聯盟,不惜得罪自己的盟友齊國。這時,屈原看出了張儀的陰謀,但沒有被楚王采納。

公元前299年,秦楚關系緩和,但秦王以會見聯盟為借口,把楚懷王騙到秦國,軟禁在鹹陽。直到他死後,屍體才被送回楚國。屈原也看出了秦國的陰謀,但還是勸阻了他。

可以說,屈原從壹開始就看出秦國是楚國最大的威脅,所以屈原極力主張與東方交好。只有這樣才會讓秦國聞風喪膽,但是臣子有心,君王昏庸,所以楚國雖然有屈原這個大才,卻沒有重用,強大的楚國終究抵擋不住衰落的結局。

屈原的憤怒把他扔進了河裏。

屈原的壹生有起有落,只是上升的時間太短,下降的時間似乎太長。從青年時代起,屈原做了許多有益於人民的事情,所以在人民的心中,屈原是壹個不可多得的好官,人民非常愛戴他。

屈原在流放途中,通過詩歌表達了內心的不滿。屈原創作的詩歌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無價之寶。雖然壹直被流放,但他壹直關心楚國的時局。雖然沒有得到重用,但他依然憂國憂民。

公元前278年,強秦進壹步加大了對楚國的進攻力度,由秦軍率領不到10萬的軍隊,連攻楚國大片領土,直搗楚國重鎮、都城鹽城,並采取洪水灌溉,致使楚國軍民死傷數十萬。歷史說?戰鬥?。

楚王和楚國貴族在田雷的入侵下逃到了東方,而被流放到汨羅江流域的屈原卻非常沮喪。他聽說山河破碎,百姓疾苦,決定為國捐軀。這壹年,屈原62歲。他本該看淡人世滄桑,卻溺死在汨羅江裏。這壹天是農歷五月初五。

屈原與端午節習俗。

在汨羅江畔,總有壹些遠離首都杜英,以捕魚為生的漁民。雖然人們的生活很普通,也很安逸,但屈原投江,猶如地下壹雷。

汨羅江邊淳樸的人們看著屈原沈入河底。為了防止河底的魚咬屈原的屍體,他們用粽子葉把糯米包起來扔進河裏餵魚。於是,端午節包粽子、吃粽子的習俗慢慢形成。

那麽賽龍舟的習俗是怎麽來的呢?其實和屈原投河有關。當屈原縱身跳入河中時,附近的漁民看到這壹幕,紛紛劃船,試圖救屈原。於是,賽龍舟的習俗逐漸形成。

屈原沒有獲救。為了紀念屈原,當地人在每年的五月初五用同樣的方法紀念屈原,這就形成了我們現在的端午節。

飛魚說:

我們都知道端午節吃粽子是為了紀念屈原。龍舟賽和他有什麽關系?可以說,汨羅江邊淳樸的人們,為了救屈原,什麽也沒做。

我們在享受端午假期的時候,不能忘記那是屈原用生命換來的。當他淹死在汨羅江的時候,他已經對楚國失去了信心。在屈原看來,都城破了,楚國的滅亡也就不遠了。

屈原壹生的沈浮,伴隨著他或被楚王懷疑,或被小人中傷。從楚懷王開始,楚王就聽不到什麽是忠言,也看不清楚什麽是忠臣。這是無數朝代衰敗的最根本原因。

有的人活著死了,有的人死了還活著。屈原無疑是後者。他的事跡讓我們唏噓不已,他留給我們的文學作品依然經久不衰。我們是屈原永生的見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