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陜根據地的快速發展震驚了南京政府。6月1933至9月中旬1934,川軍集結,對根據地發起六路圍攻。面對敵人的瘋狂進攻,紅四方面軍提出要發揚“勇敢堅決、攻堅克難、開拓創新、團結奮鬥、永無止境”的精神。經過10多個月的艱苦戰鬥,死傷敵軍8萬余人,繳獲大量武器。但國民黨政府不甘心失敗,組織了“川陜會剿”。這時,中央與紅四方面軍取得聯系,通報了遵義會議的情況,要求派壹個師南下與中央紅軍北上會合。根據這壹情況,紅四方面軍決定集中主力西渡嘉陵江,實際上開始了長征。
紅四方面軍的長征是曲折的,分為幾個發展階段。離開川陜蘇區與中央紅軍小金會師,可視為第壹階段。這個階段對四方面軍長征影響很大,有幾個戰役:
——首先是嘉陵江戰役。嘉陵江是四川省的主要河流之壹。它發源於陜西省豐縣的嘉陵谷,由北向南流。白龍江匯入後,橫穿川北,這裏群山聳立,河水湍急。借助天然的自然災害,敵人在長江西岸600裏的廣大地區部署了53個團的兵力。在視察地形後,許等人發現敵人的防禦線路太長,而且有許多薄弱環節。在蒼溪縣城附近,河水流速較慢,有利於船渡。河東岸前山險峻,居高臨下,有利於紅軍發揮火力,掩護渡河部隊。後坡平緩,草深茂盛,便於大部隊隱蔽。據此,許提出以蒼溪城東南方約6裏的塔子山為主要渡江點,重點與多次突擊相結合渡江。這是紅四方面軍第壹次大規模渡江作戰。1935年3月28日夜,先鋒突擊隊三個營分乘70條船,直奔對岸。當船離對岸不遠,敵人發現狙擊手時,渡江部隊船頭的機槍和岸上的火炮壹起開火,突擊隊在敵人火力擴散前成功登陸。第二天早上,戰鬥結束了。紅四方面軍兵分三路,強渡嘉陵江成功。
——緊接著是劍門關之戰。劍門關矗立在劍門山上,與川陜大道接壤。劍門山整座山北高南低,72座山峰綿延如72頭雄獅朝北。高聳的懸崖猶如刀斧。其中大小劍山相向如門,翡翠峰如劍直刺蒼穹,故稱劍門。關隘掛在幾尺深的懸崖上,山中只有壹條小路,就是劍門蜀道,蜿蜒穿過大門。關隘處有壹座三層樓的門樓,樓上有壹個了望臺,底層有兩扇鐵門。爬進門樓遠眺,劍門關險象環生的景色讓人心曠神怡。坐落在“天下第壹險關”,巍峨的七十二峰猶如天然長城,成為古蜀王國的屏障。正因為它如此險要,戰略地位如此重要,也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川軍在此設防已久,碉堡成群,壕溝密集。敵人聲稱,如果紅軍能渡河,可能過不了關。敵人沒想到,渡河的紅四方面軍沿河橫掃敵人,從東、西、南包圍了劍門關。紅四方面軍副軍長王樹聲直接指揮戰鬥。從早晨激戰到黃昏,消滅守敵三個團,攻占劍門關這壹關鍵關口。紅四方面軍乘勝追擊,敵人的防禦基本被摧毀,廣元以南400裏的嘉陵江西岸完全被紅軍控制。
在紅四方面軍歷史上,上述嘉陵江戰役和劍門關戰役是嘉陵江戰役的第壹階段。這兩場戰役,前後壹周。第二階段,四方面軍乘敵恐慌,縱深進攻,橫掃涪江、嘉陵江流域之敵。這是川西北的富庶之地,土地肥沃,物產豐富,商業發達,是成都的北大門。四川地方軍閥派重兵保衛各縣。這壹階段,從4月9日至21日,紅四方面軍各部相繼取得戰鬥勝利,控制了300至400裏的廣大地區。強渡嘉陵江戰役歷時24天,紅四方面軍占領9縣,殲滅12團10余萬人。當時中央紅軍正在四渡赤水,向貴州、雲南轉移。被國民黨軍封鎖,追兵追殺,那是壹段非常艱難的日子。紅四方面軍的勝利,對敵人是壹個重要的制約,對中央紅軍北移起到了有力的配合作用。
-還有圖門戰役。嘉陵江戰役後,紅四方面軍主力集中在涪江地區休整。4月29日,中國中央軍委發出指示消息,中央紅軍迅速渡過金沙江,轉移到川西建立蘇區。紅四方面軍接到電報後,前往川西松潘地區,配合中央紅軍北上。5月初,四方面軍各部相繼西進。川西的松潘、理縣、茂縣、汶川地區屬於高寒地帶,荒山連綿,河谷縱橫。漢、藏、羌、回等民族在這裏雜居,物產並不豐富。川軍雖然認為紅軍可能不會向這種寒冷貧瘠的地區進軍,但仍以此為防禦重點,以防紅軍直下成都平原。紅四方面軍西進松裏峁地區,首先要過被視為天險的土門。這裏有80裏的山,很多地方都是懸崖。川軍部署8個團,約1.2萬人,以為這些部隊,加上易守難攻的自然地形,完全可以守住。但四方面軍在前往圖們途中,僅用10天就攻克了川軍防守的幾個關鍵關口,並於15日拂曉向圖們發起總攻。經過壹天激戰,殲滅守軍七個團,占領了領土大門和茂縣;隨即占領了澧縣、松潘等地。紅四方面軍總部設在茂縣。
此時,中央紅軍已過會理、冕寧,正在向北推進。紅軍的兩支主力在眼前相遇了。迎接中央紅軍成為紅四方面軍的首要任務。紅四方面軍領導對此事非常重視,決定從兩個方面做準備:壹是確定由30軍政委李先念等人率先出兵西進至毛公(今小金縣),清剿這壹帶的敵人,使中央紅軍在此有壹條安全通道。二是全軍迅速動員,為兩軍會師做好思想和物質準備;做好民族工作,在發動群眾的基礎上,積極向中央紅軍籌集慰問物資。
6月初,迎接中央紅軍的先頭部隊,由李先念率領,從汶川出發,向小金急行軍。壹路上,他與試圖攔截紅軍的敵人進行了20多次戰鬥。6月8日攻占小金縣,殲滅700余人。其中壹支先頭部隊到縣城東部的大圩鎮,在雪山下與中央紅軍會師。
參考資料:
長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