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覽:
網傳圖片拍攝於上海陸家嘴金融中心區域,該區域在工作日中存在人流量並不均衡的潮汐時間段。單壹時間點所拍攝下的空曠的城市街景,完全不具有代表性,“鬼城”壹說則是別有用心的誤導。上海交通指揮中心8月發布的季報顯示:2023年二季度,工作日軌道交通日均客流為1162萬人次。8點到10點早高峰出站客流排行中,陸家嘴站位居第壹。
澎湃明查”實地走訪發現:
網傳第壹張圖片中的星巴克門店在工作日午間時段會出現幾乎滿座的情況,其所在的商場餐飲門店也頗具人氣;第二張圖拍攝自陸家嘴環路的連廊天橋上,傍晚時分人流量明顯多於白天;第三張圖拍攝的是浦東延安東路隧道銀城中路匝道,該匝道入口處於常態關閉狀態,壹定程度上影響了同向的單向車道車流量,但該車道在不同時段都有車輛正常通過。
事件背景
9月5日,美國《新聞周刊》發布了壹篇題為“中國上海成為‘鬼城’?照片顯示了什麽”的文章,引用了社交平臺X(前身為推特)用戶4日發布的三張在上海陸家嘴拍攝的靜態照片,原推文稱,“上海現在成了壹座鬼城”,“今天是星期壹,正常工作日,感覺就像德國的周日早晨,很安靜,道路交通車流量很少”。該說法被許多網友轉發,瀏覽量超過了150萬。
而在這壹推文下,有網友評論稱,(圖片中的星巴克)咖啡店裏沒有咖啡師,所以這是店還沒開門的時候拍的。也有網友曬出在上海的外灘、淮海中路等鬧市區拍攝的行人如織的視頻或照片進行反駁。
更有網友打趣道:“這有沒有可能是淩晨四點(拍攝的)?”“多希望(人少些)這是真的!”對此,《新聞周刊》文章看似平衡地羅列了數條網友對上海“鬼城”壹說的質疑,卻依然在文末筆鋒壹轉,老生常談地拋出了對中國經濟的負面質疑。
由於網傳照片並未註明其拍攝的具體時間段,圖片參數也被抹去無法查看,“澎湃明查”無法確切查得這三張照片的拍攝時間,為了查明實情,9月8日,壹個同樣普通的工作日,“澎湃明查”核查員來到這三張照片的拍攝地點,進行了實地的探訪,看看擁有近2500萬人口的上海竟成“鬼城”這壹不合常理的說法,究竟是如何產生的。
明查
網傳圖中星巴克門店位於何處?
首先,“澎湃明查”嘗試尋找圖片中的“星巴克”。
通過三張圖片中的標誌性建築東方明珠等初步推測,這家門口有幾格小臺階的星巴克店,應位於上海浦東新區陸家嘴附近。“澎湃明查”隨後逐壹搜索該區域內星巴克門店的環境照片,發現其與星巴克(覽海國際廣場店)的底樓門面相壹致。
上:網傳圖片。下:9月8日上午覽海國際廣場的星巴克分店實況圖。
網傳圖片中比較具有辨識度的店面設計、門口臺階、地磚、窗口反射的電梯畫面等,都能與星巴克(覽海國際廣場店)的環境圖壹壹對應。
這家緊鄰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的星巴克店,***有上下兩層。“澎湃明查”8日中午時分看到,店內幾乎滿座。與此同時,從星巴克出門右拐便可進入的覽海國際商場內,中午時間段不少餐飲門店也客流密集。
8日中午12點至下午1點,“澎湃明查”核查員於星巴克(覽海國際廣場店)店內拍攝的視頻截圖,店內已幾乎滿座。同壹時段,覽海國際商場內壹家餐飲店門口的客流情況。星巴克(覽海國際廣場店)店員告訴“澎湃明查”,這家店在工作日的壹早確實會出現客流量較低的情況,不過,中午12點左右以及下午茶時段的客流量往往會增加。
而即便是在客流量較低的時段,也還是能陸續看到有顧客前來該店消費。左:8日上午9點-10點,星巴克店內已陸續有顧客,窗外也能看到不少行人。右:8日上午10點-11點,星巴克壹樓,已有不少顧客落座消費。
網傳第二張圖拍攝點位於陸家嘴環路的連廊天橋上。網傳第二張圖片的拍攝點位距離上述星巴克店並不遠,從星巴克門口的扶梯上樓,沿著陸家嘴環路的連廊天橋向西直走約100米就可到達。
連廊附近的國金中心門口保安人員告訴“澎湃明查”,該連廊天橋在工作日上午的人流量要少於傍晚時分,連廊附近有陸家嘴地鐵站出口,部分附近單位工作人員可能選擇直接從地鐵站進入商務樓的辦公室,天橋並非必經之地。
“澎湃明查”核查員於9月8日中午12點在網傳圖片拍攝點位附近拍攝的天橋及橋下斑馬線人流量照片(紅色箭頭指示為網傳圖片拍攝點位)。
8日早上8點-9點左右,“澎湃明查”核查員乘坐地鐵14號線抵達陸家嘴地鐵站時,車廂內已座無虛席。
根據“上海交通指揮中心”官方微信公眾號今年8月2日發布的《季報2023年上海交通運行二季度報告(軌道交通篇)》壹文顯示:2023年二季度,工作日軌道交通日均客流為1162萬人次。其中,“早高峰出站(8:00-10:00)客流排行較高的站點,以傳統CBD區域站點及產業園區站點為主”,“陸家嘴站仍維持第壹”。
當然,“澎湃明查”實地走訪發現,網傳圖片拍攝地離最近的地鐵站出口8號口也有大約800米的距離,地鐵口並不是直通天橋,因此地鐵乘客在踏足天橋前已經有過分流。也有在附近工作的人員選擇從天橋中段下樓並走橋下斑馬線,其中壹位男子告訴“澎湃明查”,上班時間(上午9點-10點)橋下更為涼快。
此外,該連廊天橋連接包括國金中心、覽海國際廣場在內多家大型商場,午休和晚高峰時段,天橋都出現了明顯的人流量增加現象。
左:網傳圖片。右:“澎湃明查”核查員於9月8日下午5點在網傳圖片同樣的拍攝點位所拍人流量照片。
網傳第三張圖片拍攝對象為浦東延安東路隧道銀城中路匝道口。
而網傳的第三張圖片拍攝地也位於陸家嘴環路的這座連廊天橋上,所拍的畫面中,右側是東西向的延安東路隧道銀城中路匝道。
上海市政府在去年12月19日發布的通知中表明,浦東大道地道工程於2022年12月23日通車後,浦東延安東路隧道銀城中路匝道入口將常態關閉。
9月8日浦東延安東路隧道銀城中路匝道入口關閉的實況圖
另壹方面,第三張網傳圖匝道左側的單向車道正常開放,在不同時段,都能看到該車道有車輛正常通行。
9月8日,網傳圖片拍攝地的車流量實況圖,左圖為上午10點-11點,右圖為下午5點-6點。
綜上所述,對於社交平臺X上網友發布的照片,雖然難以通過技術手段查實其具體的拍攝時間,但通過對拍攝地點的走訪發現,上述拍攝地點在普通工作日內,存在人流量並不均衡的潮汐現象。在常規的午休及下班時段,無論是星巴克咖啡店,還是連廊天橋、道路,都可見正常的人流往來。
我們無從得知,拍攝者如何在壹座擁有近2500萬人口城市中早高峰出站客流量第壹的CBD區域,拍出了空無壹人的街景,但美國老牌新聞雜誌《新聞周刊》不加甄別地選用三張完全不合常理的“空鏡”來看圖說話,借機拋出對中國經濟的負面評價,不僅不專業,其動機更要打個大問號。事實上,“中國經濟崩潰論”並不新鮮,最早可追溯至近半個世紀前。
數十年來,中國以切切實實的經濟發展,壹次又壹次地“打臉”這些空洞論調,或許正如壹位網友回復原帖所說的那樣,“Don’t worry about Shanghai”,美媒也無需為中國經濟多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