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中醫護理專業畢業論文範文

中醫護理專業畢業論文範文

中醫護理是中醫藥學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中醫護理是中醫標準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下面是我的中醫護理畢業論文,供大家參考。

中醫護理畢業論文第壹部分:中醫熏蒸療法的護理體會。近年來,中藥熏蒸療法是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將中藥有效成分以藥物蒸氣離子的形式作用於局部或全身,從而達到舒經活血通絡止痛的作用,是中醫外治法的進壹步延伸和發展。臨床上廣泛用於風濕、腰椎間盤突出、骨關節炎、肩周炎、頸椎病、軟組織損傷、肌肉勞損、虛寒型胃腸疾病、中風後遺癥、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和周圍血管疾病、婦科慢性盆腔炎、痛經、慢性前列腺炎、毛細血管炎癥和雷諾氏病等結締組織疾病。我院自2005年實施該治療方法以來,護士運用護理程序實施個體化護理,取得了滿意的效果。2892例中藥熏蒸患者的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的臨床數據

2005年6月至2005年10月至2065年3月,438,2000年,我院中西醫結合科患者2892例,年齡最大78歲,最小12歲,其中腰椎間盤突出癥352例,類風濕性關節炎263例,骨關節炎487例,肩周炎275例,類風濕性關節炎65例。頸椎病125例,中風偏癱130例,軟組織損傷50例,虛寒性胃腸炎76例,慢性盆腔炎78例,慢性前列腺炎152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272例,糖尿病周圍血管病變232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及周圍血管病變195例,毛細血管。

2種方法

2.1中醫熏蒸治療前準備:①治療前訪視:熏蒸室護士接到病房通知後,於治療前1天到病房查看患者病情,與患者談心,預約熏蒸治療;(2)熏蒸室準備,常規消毒,根據醫生開出的約定處方,為不同患者準備不同的熏蒸藥液,準備血壓計、聽診器、溫水、生理鹽水、口服補液鹽。

2.2中藥熏蒸程序:預先將粉碎的中藥配方加水3000ml,放入熏蒸鍋內浸泡30分鐘,然後加熱煮沸,直至熏蒸室內溫度達到45℃。將患者的熏蒸部位放入熏蒸室,根據患者的耐受程度和病情,將溫度調節在45℃-52℃之間,放置30-45分鐘。熏蒸過程中,根據患者自我感覺測量血壓和心率1。

2.3中藥熏蒸後的護理中藥熏蒸時間達到設定時間後,當熏蒸艙溫度降至37℃時,打開艙,幫助患者出艙,用溫水沖洗藥液,用幹毛巾擦幹全身皮膚,穿好衣服,在熏蒸室休息10-20分鐘,待患者全身無出汗跡象後,將患者送回病房。

3中藥熏蒸的適應癥和禁忌癥

3.1適應癥中藥熏蒸適用於風濕性疾病、肌肉勞損、退行性關節疾病、腰椎間盤突出、虛寒性胃腸病、慢性盆腔炎、痛經、慢性前列腺炎、毛細血管炎癥、雷諾氏征等結締組織疾病、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周圍血管疾病。

3.2禁忌癥:①嚴重心肺功能障礙患者;②化膿性皮膚病或皮膚潰瘍患者③急性炎癥和感染性疾病患者。4中藥熏蒸護理註意事項

4.1熏蒸前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工作。中藥熏蒸是近年來興起的壹種傳統療法。許多病人對這種療法感到焦慮或恐懼。因此,在熏蒸治療前1天,根據患者的病情,需要向患者仔細說明熏蒸治療的作用和熏蒸過程的安全性,以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4.2熏蒸前應對熏蒸艙進行嚴格消毒,防止壹些未被發現的傳染病交叉感染。

4.3第1次熏蒸時,應由護士對患者進行陪伴和溝通,了解患者自身感受,防止皮膚灼傷。壹般熏蒸時溫度應控制在最低耐受點42℃,然後根據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漸升高,壹般不超過52℃。對於高血壓、心臟病、慢性肺病患者,原則是全身微汗,及時監測血壓和心率,防止血壓和心率突然升高。

4.4熏蒸時,可根據患者出汗量,經常口服250-500ml生理鹽水或溫開水,以防止出汗過多引起血容量驟減,誘發心腦供血不足甚至梗死。

4.5熏蒸後,不要讓病人匆忙出艙,以防氣溫驟降,引起全身不適甚至感冒。出艙後要了解病人的自我感覺,監測血壓和心率,並與進艙前進行對比,防止血壓和心率的忽高忽低對身體造成損害。

5討論

中藥熏蒸療法適用範圍廣,臨床療效好,安全舒適,是壹種無毒無害的綠色療法。近年來,此項業務在我院廣泛開展,對護理流程和質量的要求逐年提高。通過對2800多例患者的臨床護理觀察,從以上幾個方面進行了有針對性的護理。通過熏蒸治療前後的評估,針對不同疾病的患者和不同年齡的患者,護理方法得到了不斷的總結和改進。對不同文化層次、不同心理素質的患者給予了個性化的護理,取得了滿意的效果,使中藥熏蒸的治療有了很大的進步。

中醫護理畢業論文第二部分:中醫護理在分診中的應用。中醫護理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以護理程序為基礎,運用整體觀念,運用傳統護理技術和方法,對病人和人進行護理,保護人體健康的應用學科[1]。在日常生活、情感、飲食、保健、預防等方面有著豐富的內容和寶貴的經驗。中醫護理有以下優點。

1的優勢

1.1的理論優勢

中醫護理主張從人體、心理、精神、社會等方面調理病人。直到上世紀末,現代醫學才把生物醫學模式改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強調?整體護理?直到今天我才知道這個概念。人?居中。中醫護理滿足了預防、保健、治療和康復的需要,因此壹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在人類最渴望回歸自然,享受自然生活的今天,中醫護理必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2方法的優點

中醫治病有八種方法:發汗、嘔吐、瀉下、溫、清、消、補。這八法根據病因、癥狀和發病部位,指明了治療方向。在傳統醫學中,醫生和護士是不分開的,也就是?三分醫,七分護?相對於西醫護理,中醫更註重用藥時間和飲食的協調。在非藥物治療方法方面,針灸、艾灸、按摩、拔罐、熱敷、熏洗、挑切、藥枕、洗臉、足浴、日光浴、溫泉浴等都屬於中醫護理方法。這些技術具有儀器簡單、操作方便、適用範圍廣、見效快、成本低、無毒副作用等特點,深受群眾歡迎。

1.3的應用優勢

通俗易懂,簡單,參與性強,易於推廣。中醫護理的方便性和實用性是其他現代護理無法比擬的,因此具有更廣泛的用途。按摩、氣功、藥浴等方法容易掌握和使用;中醫?四味五味?易於理解並運用該理論對飲食進行分類,指導患者註意飲食。中醫有著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壹些西醫無法有效控制的疾病,運用中醫會有很好的療效。

2

2.1獨特的診療技術

望、聞、問、感是中醫收集病史、收集疾病資料、進行診斷、實施治療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我們全面了解患者病情、準確反映病情、正確預檢分診的最有效途徑。

2.1.1觀察病人的神、色、形、姿、頭、五官、皮膚。如果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的跡象,患者應轉診到內分泌科。

2.1.2我們可以根據患者聲音的高低、呼吸音的變化、咳嗽、嘔吐、呃逆等情況來判斷患處的深淺、虛實、寒熱,從而采取適當的護理方法,給予相應的用藥指導,減輕患者的痛苦。比如聲音嘶啞就轉診到耳鼻喉科。

2.1.3詢問患者及家屬,了解其壹般情況、生活、飲食習慣、家族史和既往史。根據這些數據進行及時準確的分診,不能主觀詢問或暗示患者,以免分診不準。比如頭痛只是壹種癥狀,很多原因都可能導致頭痛。所以在詢問病史時,要了解頭痛的原因、性質和規律。如果是進行性加重的持續性頭痛,應該考慮安排神經內科就醫。如果是外傷引起的頭痛,可能是腦損傷的後遺癥,是神經引起的。

考試比較合適。如果出現高燒、頭痛、耳內有膿性分泌物,應該是中耳炎引起的,應該轉診到耳鼻喉科就醫。

2.1.4門診患者反映心慌乏力時,要切脈,以確定是否為急癥。

3飲食保健?

中醫食療養生:指通過飲食對疾病進行治療、護理和預防,包括藥膳、藥酒、藥茶、藥粥、藥飲等。食療不僅有利於疾病的治療和護理,還有利於孩子的生長發育和女性的美麗。中老年人的長壽抗衰老[2]。如當歸羊肉姜湯中,羊肉得姜,起到了溫補的協同作用,可以治療虛寒腹痛。比如有的高血壓高血脂患者喜歡大魚大肉。這個時候,他們應該耐心地解釋危險,改變飲食習慣,應該進入清淡的飲食。肥胖患者宜吃清淡化痰的食物:瘦人宜多吃滋陰生津、補血的食物,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宜吃清淡、營養、易消化的食物,孕婦和哺乳期宜吃清淡、營養、易消化的食物;在兒童生長發育期間,宜食用谷類、水果、蔬菜等營養豐富的食物;哮喘患者和過敏體質的人不宜吃魚、蝦等海鮮,以及壹些甜味和幹性的產品。

4基礎護理操作應用?

如風濕性關節炎、消化不良、痛經患者,可遵醫囑進行溫灸治療,並可教體質較弱的患者經常按摩足三裏穴,起到保健作用。呃逆患者可以通過按壓合谷穴來停止呃逆。

5結論?

培養分診護士的中醫護理素質,要求處處關心病人,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精心對待分診工作,時刻關心病人病情,加強中醫理論學習,貫徹天人合壹的整體觀和辨證施護的中醫護理理念,使中西醫理論知識互補並運用於臨床,造福病人。?

參加考試,貢獻力量

李麗萍李玉俠。中醫護理課程教學現狀的分析與探討。齊魯護理雜誌,2009,17: 90-91。

[2]任娟,曾源。中醫護理在社區醫院的應用。新疆中醫藥,2009,5: 51-52。

& gt& gt& gt下壹頁更多精彩?關於中醫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