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手足口不發燒能自愈嗎 手足口病不發燒幾天能好

手足口不發燒能自愈嗎 手足口病不發燒幾天能好

1 手足口不發燒能自愈嗎

正確護理的話,90%以上能自愈。

手足口不發燒的患者壹般說明病癥處於潛伏期或前期,此時病癥比較輕,患者只需對癥護理好身體上其他的壹些癥狀表現,即可慢慢恢復健康。

2 手足口病不發燒幾天能自愈

通常7天左右能自愈。

手足口病的病程通常是7天左右,如患者不發燒的話,多半只是有壹些皰疹、口腔潰瘍、流口水的現象,正確做好以下護理工作的話,通常能在7天左右的時間盡快自愈。

3 手足口病不發燒如何護理 1、及時隔離

壹旦發現感染了手足口病,寶寶應及時就醫,避免與外界接觸,壹般需要隔離2周,直到熱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結痂。

2、身上皰疹護理方法

(1)根據病情用藥

手足部皮疹初期可塗爐甘石洗劑,待有皰疹形成時可塗0.5%碘伏。皰疹破裂者,局部可塗擦龍膽紫或抗菌素軟膏;皰疹有潰瘍可以用金黴素魚肝油,以緩解疼痛,禁止外用含皮膚激素的各種制劑。也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抗病毒藥物及清熱解毒中草藥,補充維生素B、C等。

(2)保持患處清潔

保持局部皮膚清潔,勤洗手,避免搔抓患處,以免繼發細菌感染。對出現皮疹、水泡的患兒,衣被要清潔,衣著要寬松、柔軟;臀部有皮疹的患兒,應隨時清理患兒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潔幹燥。

(3)剪短指甲

剪短孩子的指甲,必要時包裹患兒雙手,防止抓破皮疹,帶來繼發的皮膚細菌感染。如已經抓破的話,建議局部塗抹壹些抗生素預防感染。

3、口裏皰疹護理方法

(1)勤漱口

寶寶會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鬧不眠等,要保持寶寶口腔清潔,飯前飯後用生理鹽水漱口,對不會漱口的寶寶,可以用棉棒蘸生理鹽水輕輕地清潔口腔。

(2)使用藥物

可將維生素B2粉劑直接塗於口腔糜爛部位,或塗魚肝油,亦可口服維生素B2、維生素C,輔以超聲霧化吸入,以減輕疼痛,促使糜爛早日愈合,預防細菌繼發感染。

4、做好清洗消毒工作

(1)患兒玩過的玩具、用過的奶具、碗筷或其他衣物等生活用品都應徹底消毒;

(2)患兒的奶瓶、奶嘴應充分清洗並煮沸消毒20分鐘後(水煮沸後開始計時)使用;

(3)患兒的衣物、被褥等織物需要單獨清洗,用70℃ 以上熱水浸泡至少30分鐘;

(4)對於可以擦洗或浸泡的玩具、學習用品、某些家具、地面、墻壁等或其他不會浸濕的物品用酒精消毒是無效的,需要用含有效氯500 mg/L的消毒劑擦拭、浸泡或噴灑;

(5)可以將需要消毒的物品放置於太陽底下暴曬,但只限於陽光所能照射到的物體表面。

4 手足口病壹開始不發燒需警惕後續發燒現象

不是所有的手足口病患者壹開始發病都會發燒的,也有的患者是後面才發燒的,如有的患兒到手足口病病程的第3—4天才開始發燒,那麽此時家長們則需要做好以下退燒工作,防止反復發燒或高燒不退的重癥現象。

發燒如何退燒

1、解開衣物

寶寶腋下溫度量了是發燒的話,這時可解開寶寶領口、外層的衣物,或者換上輕薄的衣服,有利於寶寶散熱,寶寶也會舒適壹些,減少哭鬧。

2、多餵水

寶寶處於發燒的情況下,體內水分容易流失較多,家長可時不時的給寶寶餵食壹些涼白開,補充體內水分。另外多飲水也能帶走壹些熱量,調節體溫,讓寶寶舒適壹些,還能促進排尿,排出毒素。

3、通風散熱

發燒的情況下,還要保證房間多通風,註意散熱,衣著寬大,忌用棉被包裹。夏天可使用空調,室溫控制在27℃左右,註意定時開窗通風,使房間空氣對流。

4、冷濕敷

將毛巾放入冷水中浸濕,擰成半幹,敷在患者的額頭、面部、腋下或者腹股溝等大血管部位,每3—5分鐘更換壹次,可以降低血管溫度,有利於患者退燒。也可用毛巾包著冰塊或者使用冰枕。特別是要冷敷額頭,還可以保護大腦不被燒壞。

5、貼退熱貼

寶寶在發燒的情況下,還可使用退燒貼進行降溫,壹般家長給寶寶貼壹片退熱貼粘在寶寶的額頭上即可起到降溫的效果。

6、小兒推拿退燒

功效:清熱解表、發汗、退燒。

適宜對象:適宜100天—6歲兒童。

(1)壹窩風500次

操作:順時針旋揉被操作者左手手背腕橫紋中點處。

功效:解表散寒兼有溫中散寒的作用

(2)推三關300次

操作:沿前臂前側,由腕橫紋直推至肘部(單向推不來回)。

功效:能培補肺氣,發汗解表

(3)揉外勞宮500次

操作:順時針旋揉被操作者左手,掌背中央中指和無名指掌骨中間。

功效:溫中散寒,發汗解表,將氣血往內調配。

(4)清天河水500次

操作:操作者用壹只手握住被操作者手掌,將掌心向上,拿住內勞宮穴後,再用另壹只手食指和中指並攏,由腕橫紋直推至肘橫紋。

功效:清熱解表。

7、藥物退燒

如果手足口病的患者發燒超過38.5度的時候,此時采用上述的物理退燒方法不能緩解的情況下,需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建議下服用退燒藥退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