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馬香豬肉不僅肉質細嫩,色澤鮮紅,而且香而不腥,符合現代人對美食的追求。巴馬臘肉色澤鮮艷,肉質細嫩,口感醇厚爽口,肉而不膩,腥而不膩,不滑不膩,鮮香四溢,深受美食家喜愛。
營養價值巴馬香豬與其他豬相比,具有蛋白質、氨基酸、鈣、磷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熱量低等諸多優良品質,其蛋白質、脂肪、熱量、谷氨酸、膽固醇等營養成分普遍優於普通家豬。
巴馬香豬肉蛋白質含量高達21.8%,高於普通豬(31.1%-70%)。脂肪低,僅占普通豬的18.86%-28.10%,熱量也低,占普通豬的60.85%-76.1%。鈣、磷的含量和比例與雞蛋幾乎相同;巴馬香豬肉營養豐富,富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含量普遍高於普通豬,其中谷氨酸的含量是普通豬的226%。更為獨特的是,巴馬香豬肉中含有壹種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特殊物質,具有多種藥理作用,能增加血管內皮細胞合成的抗炎物質,減少血小板形成的血栓素A2,起到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具有較強的擴張血管活性,對美容保健有特效,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獨特作用,滿足人體生理需求和健康需求。
產地環境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克孜泉水質清澈,巴馬白泥富含2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元素,巴馬又地處斷裂帶,導致地磁增強,所以生活在這裏的生物身體發育良好,血液循環順暢,非常健康。在以上三種外界因素的影響下,巴馬香豬營養含量高,口感好,味道佳,因此成為知名品種,被百姓稱為“七裏香”、“十裏香”。
歷史淵源巴馬香豬來源於本地豬,據說是野豬馴化而來。
過去由於交通信息閉塞和“不借種”的封建思想,人們壹直采用保幼配母的封閉育種方式進行高近親繁殖。經過數百年的時間,終於創造出了基因純合、外貌獨特的優良品種——巴馬香豬。同時,由於長期的自然選擇,大量有害基因逐漸被淘汰,實現了其穩定的遺傳性能,杜絕了死胎和畸形現象。由於巴馬香豬仍然是野生的,是早熟品種,所以在今天的生產實踐中,人們仍然采用地方雜交和壹定程度的近親繁殖,以保持其獨特的形狀、外觀、產量和肉質。
歷史上,巴馬香豬的中心產地是百色市恩隆縣七裏區,人們稱之為“冬瓜豬”、“香蕉豬”、“雙頭黑豬”。因其肉味香甜,不油膩,易消化,被熟識其味的外地學者冠之以“香豬”的稱號,在烹肉坊和七裏之外。
1956年,成立巴馬瑤族自治縣,原“七裏區”大部分隸屬巴馬縣。
1981年,國家對中南五省地方品種資源進行了全面普查,正式將該品種命名為“巴馬香豬”。
1982,《廣西畜禽品種誌》記載了“巴馬香豬”。
2006年6月5438+10月,巴馬香豬證明商標註冊成功。
2011年8月,巴馬縣出臺了《巴馬香豬產業保護條例》,將香豬產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生產情況自2006年以來,巴馬縣每年養殖香豬50多萬頭。
2065 438+01 7月27日,全國首個年產20萬頭以上生豬的巴馬鄉生豬生產基地在巴馬瑤族自治縣開工建設,總投資654.38+0.8億元。建設規模為年產20萬頭巴馬香豬,加工肉制品7000噸,將帶動巴馬至少350個種養大戶和654.38+0.000個散養殖戶開展香火。
2014年,巴馬香豬養豬52萬頭,出欄39萬頭,產值195萬元。巴馬縣有65,438+0個種子場,6個農場,7個養殖基地,65,438+0個養殖協會,4個臘豬和香腸加工廠。
產品榮譽1985,巴馬香豬被列入廣西畜禽品種誌。
1995年3月,巴馬縣被全國特產經濟委員會命名為“中國香豬之鄉”。
2000年,巴馬香豬被列入國家畜禽品種資源保護名錄。
2001,巴馬香豬被列入國家種質資源保護計劃。
2005年8月25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準巴馬香豬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地理標誌區域保護範圍巴馬香豬地理標誌產品的保護範圍以廣西壯族自治區巴馬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關於劃定巴馬香豬地理標誌保護範圍的函》(巴包拯[2004]64號)提出的範圍為準,為巴馬瑤族自治縣所轄行政區域。
質量和技術要求(1)保護對象
辣豬。
(二)原材料來源
1.在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按照生產技術規程飼養的香豬。
2.餵食:
(1)場地:以圈養為主,每頭母豬必須有5平方米以上的飼養場地和足夠的運動場地。
(2)飼料:母豬以當地野菜、青飼料、稻糠等綠色粗飼料為主,適當補充玉米、大豆、石粉等精料和礦物質;商品仔豬除飼餵當地新鮮野菜和青飼料外,還按以下配方補充壓縮顆粒料。飼餵配方為:玉米50%,麩皮18%,大豆或竹豆15%,花生麩10%,石粉1.7%,鹽0.3%,奶粉5%。
(3)飼養方法:壹日三餐生飼料。先給青料後給幹料,免費飲用產地幹凈的井水、河水。
(4)飼養安全:禁止使用汙染的水和飼料,禁止使用國家規定的禁用獸藥,禁止使用生長激素,禁止使用預混料、添加劑、骨粉、魚粉。
3.生肉要求:
取體重6公斤至10公斤的50日齡至70日齡香豬,經檢驗檢疫合格並符合G B2707要求。去除了骨頭和血漬,肉質新鮮,無汙染,不摻雜其他雜質。
(3)加工
工藝流程:
屠宰、去骨、腌制、風幹、定型、上色、炭火烘幹、冷卻、定型、包裝。
(4)產品的質量特性
1.感官特征:
(1)顏色:脂肪皮為黃亮,肉面光滑油亮,肌肉切面淡紅或暗紅,脂肪切面白色或淡黃有光澤。
(2)外觀:外形保持完整,切面光滑有光澤,無烤焦、黴斑。
(3)組織狀態:果肉幹燥緊實,肉質細嫩,手壓無滲血,皮與肉不分離。
(4)聞味:具有傳統的臘肉風味,鹹味適中,味道鮮美,無乳臭味、酸敗或其他異味。
2.物理和化學指標:
水分≤21%、瘦肉率≥42%、谷氨酸≥2100 mg /100 g、食鹽≤10%、酸價≤4%、亞硝酸鹽≤10 mg/kg、三甲胺氮≤
生產者在保護範圍內使用巴馬香豬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可以向巴馬瑤族自治縣質量技術監督局申請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由國家質檢總局批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