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現在幾點了?

現在幾點了?

現在是上午9-11。

上午9-11,脾經當令。中醫認為,脾主運化,是後天之本,對維持消化功能、化食物為氣血有重要作用。

如果脾經出了問題,就會出現腹脹、便溏、腹瀉、胃脘痛、噯氣、嘔吐、腹瀉、便秘等。此外,舌根的強烈疼痛和下肢內側的腫脹都表明脾經失調。

此時,這些不適癥狀可以通過刺激上渡、太白等穴位來改善。多數穴位位於足內側緣,節前足大拇趾下方的紅白肌間隙凹陷處;太白穴位於足內側緣,在足大拇趾下方的紅白肌間隙凹陷處。

擴展數據:

什麽時候做什麽?

壹天中從晚上11點到淩晨1點的時間段

半夜11——早上1,膽經當季。這段時間就是中醫養生中特別強調的“自覺性”時間。《黃帝內經》中“十壹臟皆靠膽”說的是人體內有11個器官是靠膽經的功能支持,所以需要有足夠的優質睡眠來保證膽經獲得足夠的能量。

壹天中從淩晨1點到3點的壹段時間

65438+淩晨0-3點,肝經當季。靜心養氣是最好的護肝方法。特別是壹些年輕人如果在這個時候喝酒看電視,會對肝臟造成很大的傷害。

壹天中從淩晨3點到5點的壹段時間

淩晨3點至5點,肺經當季。人的氣血在夜裏3 ~ 5點鐘開始通過肺經(印石)。如有胸悶、咳嗽、氣喘、鎖骨上窩痛、胸悶、尿頻、肩前外側及上肢發冷、麻木疼痛等癥狀。也許我們的肺有問題。

壹天中從早上5點到7點的壹段時間

早上5-7點,大腸經當季。這個時候要養成排便的習慣。起床後要先喝壹杯溫水,然後去衛生間排泄壹天積累的廢物。早上壹杯溫水可以稀釋血液,防止血栓形成。經常口腔潰爛的人,可以刺激大腸經上的穴位,如合谷穴,改善癥狀。

壹天中從早上7點到9點的壹段時間

早上7-9點,胃經當季。胃經是充滿氣血的經絡。此時人體陽氣充盈,此時進食最易消化,早餐也要吃。早餐應該以谷物為主食,而不是肉類。

壹般來說,起床30分鐘後吃早餐最合適。早餐應配以熱粥、熱燕麥片、熱豆腐、熱豆漿和芝麻醬,以及少量蔬菜、面包、水果等。,這對我們的營養來源、體力和能量供應都非常重要。讓我們有充足的精力來應付壹整天的工作。

壹天中從上午9點到11點的時間段

上午9-11,脾經當令。中醫認為,脾主運化,是後天之本,對維持消化功能、化食物為氣血有重要作用。如果脾經出了問題,就會出現腹脹、便溏、腹瀉、胃脘痛、噯氣、嘔吐、腹瀉、便秘等。

此外,舌根的強烈疼痛和下肢內側的腫脹都表明脾經失調。此時,這些不適癥狀可以通過刺激上渡、太白等穴位來改善。多數穴位位於足內側緣,節前足大拇趾下方的紅白肌間隙凹陷處;太白穴位於足內側緣,在足大拇趾下方的紅白肌間隙凹陷處。

(壹天中)上午11時至下午1時

早上11到下午1,心經當季。保持心經健康的方法是盡可能減輕心臟負擔,避免過度興奮。這時候可以吃午飯,睡午覺。壹般來說可以休息30分鐘,茶、咖啡、酒應該夠了。

壹天中從下午1點到3點的壹段時間(按舊的計時方法)

1-下午3點,小腸當季。所以要在中午1之前進食,這樣才能在小腸功能最旺盛的時候充分吸收和分配營養。心和小腸由表及裏,小腸經過肩頸,再從手臂到小指,所以肩頸有不適感,可以按壓小腸上的前谷、後溪穴。

壹天中從下午3點到5點的壹段時間

下午3-5點,膀胱經當季。此時宜多喝水,不要憋尿。如果此時出現腰痛、頭後頭痛、足跟痛、尿急、尿頻或夜尿,可以按壓膀胱上部的穴位。委中穴位於腘橫紋中點,股二頭肌腱和半腱肌腱之間;承山穴位於小腿後側中部,小腿伸直或提腳跟時腓腸肌下有尖角凹陷。

壹天中從下午5點到7點的壹段時間

下午5-7點,腎經當季。此時是預防腎臟疾病的最佳時機,也是腎虛的最佳時機。再喝壹杯水,按湧泉穴、太溪穴、關元穴。

湧泉穴位於足底中線前三分之壹交點處,即當足屈趾時,位於足底前凹陷處,太溪穴位於足內側、內踝後部與足跟肌腱之間的凹陷處。長期按壓,人腎精充足,耳聰目明,精神飽滿,性功能旺盛,腰膝強健,行走有力。

壹天中從晚上7點到9點的時間段

晚上7-9點,心包經當季。這個時候,妳要做好睡覺的準備。睡前要打坐養氣。用冷水洗臉,用溫水刷牙,用熱水洗腳。妳應該以正確的睡姿睡覺。給自己創造壹個條件,做好安心睡覺的準備。這個時候最好的運動就是走路,也可以練習手指運動。

壹天中從晚上9點到11點的壹段時間

晚上9-11,三焦經當季。“海”字在古漢語中的意思是生命的重生,所以如果妳想讓自己的身體有壹個好的起點,那就從此刻開始好好睡壹覺吧。對於老年人來說,睡眠可能會有困難,但無論采取什麽方式,都盡量在晚上11: 30之前入睡。

人民網-當我該怎麽辦?這張十二點健康桌是給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