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品種選擇:選擇又扁又大又肥,背部褐色或深綠色,腹部乳白色或淡紅色。2.養殖池:根據養殖池的大小控制養殖密度。3.水溫:溫度控制在20-30℃比較合適。4.水質:水質透明度應控制在30厘米左右。5.水深:水深應保持在0.3-0.4m,最高水位不超過1m。6.餵食:烏龜喜歡吃動物飼料,餵食量要在1以內吃完。7.疾病控制:龜在入池前和養殖池內需要定期消毒。
1.品種選擇:選擇又扁又大又肥,背部褐色或深綠色,腹部乳白色或淡紅色。2.養殖池:根據養殖池的大小控制養殖密度。3.水溫:溫度控制在20-30℃比較合適。4.水質:水質透明度應控制在30厘米左右。5.水深:水深應保持在0.3-0.4m,最高水位不超過1m。6.餵食:烏龜喜歡吃動物飼料,餵食量要在1以內吃完。7.疾病控制:龜在入池前和養殖池內需要定期消毒。
壹、甲魚養殖方法
1,品種選擇
選擇鯽魚的魚苗,扁圓大肥,背部褐色或深綠色,腹部乳白色或淡紅色。這種龜繁殖能力強,容易飼養。無論何種龜苗入池,都必須暫養15天左右,適應環境後再放入養殖池。
2.養殖池
大多數情況下,養殖池塘養殖大量甲魚,甲魚的密度要根據養殖池塘的大小來控制,不能太密集。如果是自繁、自養、自養的甲魚養殖場,需要考慮新龜塘、幼龜塘、3歲龜塘、成龜塘五種龜塘的配套建設。
3.水溫
甲魚對水溫很敏感。如果水溫太低,會大大影響它的食欲,活性也會降低。壹般來說,溫度控制在20-30℃比較合適。在烏龜冬眠的過程中,也要控制好溫度,不能太低。
4.水質
烏龜對水質的要求更高。他們喜歡幹凈,水質透明度要控制在30厘米左右。換水是直接改善水質的主要途徑,所以在養殖過程中要註意定期換水。同時註意檢查防護設施,防止烏龜逃跑和壹些天敵入侵。
5.水深
甲魚幼體水深以0.3-0.4m為宜。太少的話可以適當補充,最高水位不要超過1m。
第六步:餵食
適合甲魚的投餵方式壹般是水下投餵,餌料高出水面2-3厘米。投餵量要在1以內吃完,不要過量投餵,否則會對甲魚的消化系統造成很大負擔。海龜是雜食動物。它喜歡吃動物飼料,也可以吃壹些蔬菜和水果飼料。飼養時註意葷素搭配,合理搭配可以增加甲魚的生長速度。
7.疾病控制
甲魚入池前需要消毒,比如用鹽水浸泡。在養殖過程中,還要註意疾病的防治,如黴菌病、白斑病等。同時,養殖池塘也需要定期消毒。
二、甲魚養殖技術要點
1,調節養殖水體
養殖甲魚水體的指標為:溶解氧保持在5以上,pH值穩定在7.5-8之間,堿度和硬度穩定在3.0-3.2毫克/升之間,氨氮含量低於0.02毫克/升,亞硝酸鹽濃度低於0.1毫克/升,池水透明度在20-30厘米之間。
2、及時排汙,科學排水
根據水的顏色,定期排出底層有機物。堅持每天排汙2-3次。為了節省養殖池塘的溫水,每次只限於排出殘留的餌料和糞便,也就是沒有黑汙水流出的時候。
3、合理清池,及時清池
養殖甲魚時,同壹池塘投放的鯽魚魚苗應盡量規格壹致,避免大小咬和生長懸殊。既有利於管理,又便於把握投餵方案的實施和後續實現大小龜的合理分塘和分級投餵。此外,及時清理泳池也是必不可少的。
洗塘時,將甲魚轉移到備用塘,用原塘冷水充分沖洗砂層中的汙物,使砂層中基本無黑色汙水流出,砂層顏色由黑轉黃。
4、生產檔案的建立
在養殖過程中,記錄甲魚的飼養情況、發病情況、規格和數量,供技術人員參考,作為制定下壹階段生產計劃和采取技術措施的依據。
5.控制飼料質量。
選用的甲魚飼料應符合相應標準,並應妥善保存。飼料要現餵現用,每次餵食前要檢查有無黴變變質。除了堅持?四定(定時間、定數量、定點、定質量)?除了原則之外,還需要根據烏龜的餵食情況來調整餵食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