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小時候的美食是妳最懷念的?
生長在農村的80後的我們,至今仍有幾種小時候的 美食 是我常常懷念的。
1 辣椒粉腌刺籠籠 我們小時候家裏窮,那時候也沒有什麽零食,經常到山間田地去搞我們小孩子的 美食 ,而這道腌刺籠籠在春夏季節是必不可少的。在那些柑橘園菜園都是種了這種刺來圍園子的,我們就去采長出十來公分長的嫩刺籠籠回來,把刺籠籠皮剝掉後折成幾段用紙裝起來,再放些辣椒粉撒些鹽包好腌壹段時間,那時我們也不要腌多久,就隔壹會打開紙包拿幾根出來吃看腌熟沒有,就這樣邊腌壹邊嘗,妳壹根我壹根的,結果還沒等腌熟就被我們嘗著嘗著吃完了,吃到後的連包刺籠籠裏面有鹽味水的紙都舔完。
2 油炒飯配剁椒拌姜絲 。油炒飯放豬油炒,炒得差不多了就放多些醬油,要讓每壹粒飯都裹著醬油,黑黑的壹粒壹粒的。用紅辣椒和嫩姜切好放鹽拌勻放到壇子裏腌。油炒飯炒好後打壇子裏腌好的剁椒拌姜絲拿些出來吃,這道菜真的是絕配油炒飯。
這兩道小時侯經常吃的菜是我們80後最懷念的 美食 。
特別想吃家鄉的豆腐腦賠上油饃,香的很!!!
小時候缺吃少穿,對於好吃的東西總是能記憶深刻。 我壹直記得媽媽經常在冬天做的壹種 美食 ——花生糖 ,其實就是糖裏裹著花生豆,那個時候覺得這個東西真是好吃,甜甜的再搭配花生的香脆,口感豐富,媽媽壹次會做好多,切成小塊兒,全部放在立櫃頂上,怕我們自己拿著吃,每天只給我們姐弟三個壹人壹塊。那個時候我總是以為,媽媽怕我們太快吃完再想吃就沒了,後來自己做了媽媽後才知道是怕孩子吃甜食太多壞牙。
以前沒有冰箱,所以只能在冬天做,我們姐弟三個躺在暖和的被窩裏看著媽媽炒花生、熬糖,滿心期待著花生糖能快快到嘴裏來,媽媽做花生糖時也是滿臉的幸福。如今自己做了媽媽,也經常想著給孩子做點兒好吃的, 大概天下的父母都是這樣的,願意把最好的給孩子 ,看著孩子吃的香,我心裏也開心。今天就把這份小時候記憶中的 美食 分享給大家,做法真的很簡單。
花生糖
主料:花生豆、白糖(是的,就這兩樣食材)
做法:
1、用炒鍋將 花生豆幹炒壹下,小火慢慢炒 ,邊炒邊攪拌,防止花生豆炒焦,待鍋中有花生皮掉落就可以,將 花生晾涼去皮 。幹炒壹是為了去除花生豆中的水份,口感更脆更香,二是更方便去花生皮。有條件的也可以用烤箱。晾涼後的花生豆外皮很容易搓掉,將花生皮吹幹凈,或者也可以直接去超市買現成的。
2、 炒鍋中加油和白糖,小火慢慢加熱,直至變成焦糖色 ,將花生豆放裏面翻炒均勻, 讓花生均勻的裹上糖漿 ,趁熱迅速的倒在案板上整理形狀,然後切成自己喜歡的大小,晾涼後就可以吃了。
媽媽做的 美食 還有好多,但這個記憶猶新,如果妳喜歡也可以試著做壹下,真的是簡單又好吃。
李姐有話說:
1、高糖高熱量,小孩子不要多吃,糖尿病患者不能吃
2、整理形狀和切塊壹定要趁熱,涼了就硬了沒法整
3、過程很簡單,關鍵在火候,全程小火
現在最懷念的小時候的 美食 ,是媽媽包的茴香包子和餃子還有餡餅,尤其是餡餅,茴香餡兒裏,打壹個雞蛋,烙出來的餡餅,外面金黃,裏面鮮嫩,吃起來,真是鮮香啊,人間美味,別無他求,包子肉塊稍微大點,餃子可以包茴香雞蛋的,也可以包茴香豬肉的,特別喜歡茴香的那種清香味兒,怎麽也吃也吃不夠。長大後,不經常和媽媽在壹起吃飯,但凡在壹起吃飯,媽媽最知道我想吃什麽,天天給我烙茴香餡餅,茴香包子,茴香餃子,這種食物的味道,對我來說,不僅是小時候的味道,更像母愛的味道,被無私的愛著照顧著的味道。
本人91年,小時候每次過生日的時候才能吃些 美食 小時候的蛋糕,5毛錢壹個的,圓圓的盒子,打開壹股香味,當時不知道那是不是奶油 很好吃啊!還有橙子味的車輪餅,現在想起來真是流口水!記憶中第壹次吃火腿腸是雙匯牌的,人家送的,那時候都10來歲了,好可憐 跟弟弟兩個人平分,壹次咬壹點點,回味再回味!
[胡瓜]說起糯米飯,也許有些人覺得我對 美食 是井底之蛙,現在有吃糯米飯找不到小時候那壹頓糯米飯的味道,這壹頓飯藏著壹個故事。
[胡瓜]我是70後的人,在七十年代出生的人應該都體會到饑餓,每天都喝粥,是可以照出影子的稀粥,並且壹定要有番薯,因為當時米很少,加上番薯壹起煮才夠全家人吃。兄弟姐妹們七個,加上父母,壹***9上人吃飯,如果不放番薯煮,大家都吃不飽,小時候吃番薯太多,心裏有陰影,現在說吃番薯 養生 ,我不想 養生 ,只想吃白米飯,即使餓癟肚子,我堅決不吃番薯,因為小時候吃得太多。
[胡瓜]想吃白米飯要等過新年和家裏來親戚才能吃得上。那時候餓呀連作夢都是香噴噴的白米飯。有壹次,我找村裏的壹位小夥伴玩,這小夥伴家裏經濟很富裕,她爸爸是賣魚的,我爸是漁民,我家窮得揭不開鍋,人家已經買上壹輛拖拉機,看來還是作生意賺錢。當時,我去她家時,她正在和她媽媽吃飯,這米飯看起來很柔軟,加上花生油的味道,我肚子本來就餓,聞到香噴噴的米飯,我傻傻的站在人家廚房門口,眼睛直勾勾的盯著米飯,不停的咽口水,小夥伴大概擔心吃她的米飯,不停地讓我回家等她,她吃飯後來找我,但是,香噴噴的米飯已經吸引了我,雙腳已經挪不開,幹脆蹲下來說,就在這等她。可能我可憐的樣子讓嬸嬸心軟,她拿來壹只碗裝了小半碗飯給我,說給我試試這米飯,
如果好食回家就叫媽媽煮,我激動地接過米飯,趕緊吃壹大口,米飯軟糯又香,鹹味帶著香油味道,我醉了,小半碗飯幾口就吃完,吃完不舍得放下碗,用舌頭添幹凈碗,依依不舍地放下碗,然後問問嬸嬸這是什麽米飯,嬸嬸說是香油糯米飯。後來,回到家要媽媽煮糯米飯,家裏沒錢,壹個星期後才吃到糯米飯,家裏沒多少油,媽媽不舍得放多壹點油,雖然香油糯米飯,但是,沒有嬸嬸的香油糯米飯好吃。覺得家裏沒錢,後來不再要求媽媽再煮香油糯米飯。但是,嬸嬸家的香油糯米飯是我小時候最懷念的味道!
懷念必然就是消失了的,還在的不談懷念。消失了的有冰袋,壹毛錢包,老式冰棍,發糕,大大泡泡糖,糖畫圖。
我最懷念小時候(70年代)各種的油炸食品,用茶油炸的。我們那個時候生活在農村,是丘陵地區,山不高,壹座連壹座。種的都是山茶樹,過了寒露就開始摘山茶果了,最後榨出茶油。那個年代茶油是不值錢的,豬油才值錢。要吃油炸 美食 就要等到過年的時候。各家各戶要準備年夜飯和春節期間拜年招待客人的食品。第壹是油泡豆腐,做豆腐的時候壓幹壹點點,切成長條的和正方行,放到油鍋裏面炸,皮硬了就出鍋。豆腐中間空心的,皮薄薄的,鼓鼓的,壹口咬下去又脆又香,家裏兄弟姊妹圍在鍋邊,第壹鍋就當做零食吃完了。剩下的油豆腐要做成各種菜式:蒸豆腐、釀豆腐、煮豆腐、湯豆腐等。為了保存時間長吃又方便,用壇子腌制,放適量鹽和拌上辣椒粉,放在壇子裏壓實,壹周後可以吃了,不用煮,好吃又方便。現在市場雖然有各種豆腐賣,但是完全不是那種噴香的茶油炸的味道了。現在沒有什麽人做腌制油豆腐。除了油豆腐,還炸花生餅、黃豆餅、糯米丸、紅薯片等,滿滿的回憶,小時候的味道。
2毛錢壹袋的汽水還有小時候的李子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