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的品種選擇
品種要選擇瓜多、瓜大、籽多、粒重的優良掛瓜品種;應選擇無病害、健壯的西葫蘆塊根作為幼苗。
2幼苗移植
2.1播期
應該盡早播出,2月中旬到3月中旬。
2.2種子準備
南瓜的種皮堅硬,所以發芽早。播種前,將種子在清水中浸泡2天或在45-50℃的溫水中浸泡65438±00分鐘。
2.3苗床準備
掛瓜苗床應在溫暖、陽光充足的地方。播種前要深翻土壤,使畦面平整,土質細,澆足水,細土或草土灰覆蓋3cm。
2.4播種
種子播入苗床後,覆蓋3cm細土,澆水濕潤,覆蓋塑料薄膜,出苗前搭起膜棚,出苗後揭膜,降溫煉苗,待苗長到8-10 cm時移栽。
3直播方式
3月底到4月中旬,播種前做好整地,施基肥。第壹年每畝種植600株,開花後行距6m×0.2m,去除雄株,第二年每畝保留70株,第三年每畝保留35株,以後每畝保留25株,壹般每畝保留5株。
4.整地和挖坑
根據吊瓜園面積和吊瓜苗大小,確定吊瓜數量挖坑。挖穴移栽塊根,按5.5m×5.5m挖穴,壹般每畝挖25穴左右(新品種園可適當增加密度),穴徑0.8-1.2m,深度0.6m;在洞周圍撒100g生石灰進行土壤消毒,施足基肥,然後用地平覆蓋土壤,使其充分發酵。施用後,用土壤覆蓋肥料約10cm,用於種植。
5.合理殖民
每穴種植2-3株植物進行育苗移栽,移栽深度為3-5厘米;3月下旬至4月上旬,選取直徑3cm以上的莖段,切成5-7 cm的段,切口處蘸草木灰(混有50%鈣鎂磷肥),消毒防根腐。按照15: 1的雌雄塊根比例,每空栽2株。如果塊根直徑大於3cm,每穴種植1株,3-5 cm細土,水潤,壹般每畝種植5株雄株。
6現場管理
6.1腳手架的搭設
腳手架材料要用堅固的水泥制品做立柱(右邊也用竹木),上面拉鐵絲供藤蔓攀爬。腳手架立柱間距壹般在3m左右,棚高在2m左右。對於當年種下的吊瓜苗,可以先搭個簡易棚架進行攀爬。
6.2修剪
吊葫蘆出芽後藤長20-25 cm時,要插上小竹竿,及時將藤引至棚內,留下1-2主枝,去掉多余的藤枝。對於已經搭上棚架的瓜藤,要將主藤打頂,棚架上的瓜藤要均勻分布,並及時處理掛枝。瓜蔓生長過程中,要把棚架上過於密集的細弱側枝和受病蟲害危害的畸形蔓枝剪掉。
6.3施肥管理
掛瓜需肥量大,要重施基肥,施好瓜肥,巧施抗老化肥,註意氮磷鉀肥的配合使用。
6.3.1基肥:有機肥50kg,每穴1kg菜餅,還可加1kg復合肥。栽培2年以上的黃瓜應在冬季或第二年塊莖萌發前施入,冬季前每穴施有機肥15kg,過磷酸鈣或復合肥0.5kg,菜餅。
6.3.2結瓜肥應在藤蔓發芽時施入,每穴施復合肥1kg。
6.3.3抗衰老肥料應在酷暑前後施用。施肥的頻率和數量要根據藤蔓和瓜類的情況靈活控制。
6.4水管理古阿古阿喜歡潮濕。如遇幹旱,要註意澆水抗旱。
6.5中耕除草視雜草情況,適時中耕除草,增加土壤通氣性,減少病蟲害的發生。7.提高坐瓜率。
古阿古阿為雌雄異株植物,可采用雌雄混栽的方法提高座果率,雄株宜種植在園邊,壹般每畝種植5株,以控制雄株的藤蔓生長。也可采取人工授粉或在園邊放置蜜蜂等措施提高座果率。
8蟲害控制
掛瓜主要病蟲害有莖枯病、炭疽病、保瓜病、瓜絹螟、蚜蟲。根據病蟲害發生規律和預測,采取以農業防治為主的綜合防治技術,首選生物農藥,做到科學用藥。枯萎病可用40%杜邦福星EC 800倍液噴灑;癰可在發病初期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和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守護瓜可在發生期的淩晨進行人工捕捉,或在露水尚濕時噴灑敵百蟲等農藥。守護瓜可以噴“刁四龍寶”、安泰寶、三唑磷、三唑磷等農藥。3000倍液噴灑10%或3000倍液噴灑20%可防治蚜蟲,冬季好。
9收割
早熟品種8月下旬至9月上旬開始成熟。當瓜皮表面開始有白色粉末,變成淡黃色時,就可以采收了,堆在屋裏2-3天,然後切瓜,洗完籽後晾幹。
10收獲後管理
掛瓜收獲後,要以保護藤蔓為主,促進塊根生長。入冬前,南瓜的藤蔓完全幹枯後,應清除田間雜草,淺翻土壤,最好不傷根。應施用適量腐熟有機肥,加強產後管理。
11更新管理
種植後第三年,西葫蘆進入盛果期,藤蔓大,果實大,產量高。如果肥水管理得當,可以維持多年高產,否則就會衰弱,果實變小,產量低。應該及時更新。可以在根部重新施有機肥,恢復生長勢,也可以在冬春季節將根部全部挖走,將根部拔除,異地種植復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