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請問各位最拿手的菜是什麽,具體怎麽做的。

請問各位最拿手的菜是什麽,具體怎麽做的。

壹:清湯全家福:

傳統魯菜。

此菜品種繁多,其中孔府宴的壹品鍋最為名貴.又是歡慶宴上的壓桌菜.

主料:水發海參,魚翅,蹄筋,蝦片,雞脯肉,魚片料酒各50克,菜心,熟火腿各15克,雞蛋清,冬筍各25克,味精2克,精鹽4克,水發魚肚100克,清湯150克,水發冬菇,濕澱粉各10克

做法:

雞脯肉切成薄片放入碗中,用雞蛋清,精鹽,濕澱粉漿好,海參切片,蹄筋切兩半,魚肚切大片。海參,魚肚,蹄筋,魚翅用清湯氽壹下,雞片,魚片,蝦片用沸水氽熟,把各種主料放在壹個大湯碗內,將火腿,冬筍,冬菇,菜心相間擺在上面,湯鍋內放入清湯,精鹽,料酒旺火燒開,加味精後將清湯倒在湯碗中即可。

二: 辣豉香兔:

特色: 微辣鮮香,汁濃味醇。

主料:兔肉

輔料:豆豉、香菇、土豆、五花肉、青紅椒

調料:鹽、白糖、醬油、醋、泡椒醬、料酒、蔥、姜、蒜、澱粉、香油

做法:

1、將兔肉洗凈切塊,香菇、青紅椒切片,土豆、五花肉切塊,將兔肉和五花肉壹同放入盆中,加料酒、醬油、鹽、蔥、姜、蒜拌勻備用;

2、坐鍋點火放入油,油熱放入腌制好的五花肉和兔肉煸炒,炒至變色表面成熟時取出;

3、鍋中加少許油,放入泡椒醬、豆豉炒香後再放入陳皮、香菇、青紅椒片,翻炒片刻後倒入兔肉和五花肉,加適量開水,放醬油、白糖、醋、調味,倒入高壓鍋中壓8分鐘,壓好後倒入炒鍋中加土豆大火將土豆燉熟收汁,水澱粉勾芡,淋香油出鍋即可。

三:香酥蘿蔔丸子:

特色: 外觀潔白,大小均勻,賣像可愛,口感外酥內嫩,物美價廉。

主料:白蘿蔔、草魚(做成魚茸)、白面饅頭切粒

調料:鹽、味精、雞粉、白胡椒粉、料酒

做法:

將白蘿蔔去皮切粒備用。草魚宰殺後去皮去骨取凈肉加姜蔥水泡後用攪拌器打成魚茸備用。將白蘿蔔粒用少許鹽抓勻後用紗布包住擠幹水分後加入魚茸、味精、雞粉、白胡椒粉、料酒、蛋白、少許生粉,充分攪拌起勁,然後擠成大小均勻的蘿蔔園子,外面均勻的沾上白面饅頭粒,依次做好後備用。鍋內燒幹凈的色拉油至三成油溫,放入備用的蘿蔔園子,慢火炸至全部浮起後撈出裝盤。

提示:

白面饅頭壹定要用放幹後切小粒備用。另外炸蘿蔔園子的時候油溫不能夠太高,應該是慢火浸炸至熟,否則饅頭粒會炸成黃色,從而影響出品色澤。

四:砸魚湯:

獨特的魯菜!

特色:酸辣。極具提神醒酒之功效。

砸魚湯這種吃法好像有些地方是沒有的,據說源頭是在博山。我們這兒應酬大宴也不砸魚湯,不過壹般家宴朋友聚會什麽的都會砸魚湯。

通常最後壹個菜都是魚,比較普遍的做法是清蒸、蔥油或者紅燒,這樣出來的魚壹般寡然無味,而大家也都酒足飯飽了,魚吃幾口就讓端下去“砸魚湯”。

砸魚湯其實很簡單,燒壹鍋清湯,把原來魚上的輔料蔥姜蒜啊什麽的都去掉,魚頭魚骨連同盤子裏剩下的魚肉下鍋,稍放點兒糖,多灑胡椒,多放醋,講究點兒的打上個雞蛋,燒開即可。

魚湯的最大特點是酸辣,在口幹舌燥之即喝上幾口魚湯,極具提神醒酒之功效。我們這的飯店砸魚湯是服務範圍之內的事,通常不再另收費,喝完以後剩下的魚骨還可再砸。

關於砸魚湯有不少笑話。據說有次兩個博山人到北京出差,中午在餐館吃飯,要了條魚。吃完以後,壹招手叫來服務員,“麻煩給砸個魚湯。”好像北京沒這種吃法,服務員懵了,去和大師傅說。大師傅壹聽,噢山東老鄉來了,告訴夥計砸魚湯就是如何如何。魚湯端上,不壹會兒湯喝完了,倆人又壹招手,“夥計,再砸壹碗。”夥計到廚房就說了,外面客人還要砸壹遍,大師傅壹聽,喔是淄博老鄉來了,多放胡椒多放醋。話說這兩位客人把湯喝完,又壹招手,“夥計,再來壹碗。”大師傅壹聽,喲是博山老鄉來了,能在這麽遠的北京城遇上博山老鄉不容易啊,我得提上兩瓶酒親自會會博山老鄉。

這個笑話流傳極廣,後來又傳出個說法,在飯店砸魚湯不可超過三遍,否則廚師會往湯裏吐口水的。

主料:鯉魚,醬油5克,鹽1.5克,醋50克,白糖2.5克,香菜末5克,胡椒面2.5克,

做法:

將魚盤內的余汁和魚的頭、尾放入湯勺內,用手勺把魚頭砸碎,再放清湯500克,醬油5克,鹽1.5克,醋50克,白糖2.5克,燒沸後撇凈浮沫,撒上香菜末5克,胡椒面2.5克,盛入湯盤內即成。此湯香氣撲鼻,有酸、甜、香、辣、鹹五味調和之美。

五:壇子肉:

魯菜名品!

特色:

色澤深紅,肉爛湯濃,肥而不膩,鮮美可口。

“壇子肉”是濟南名菜,始於清代。據傳首先創制該菜的是濟南鳳集樓飯店,大約在壹百多年前,該店廚師用豬肋條肉加調味和香料,放人磁壇中慢火煨煮而成,色澤紅潤,湯濃肉爛,肥而不膩,口味清香,人們食後,感到非常適口,該菜由此著名。因肉用磁壇燉成,故名“壇子肉”,山東地區使用磁壇制肉在清代就很盛行。清代袁枚所著《隨園食單》中就有“磁壇裝肉,放礱糠中慢煨,方法與前同(指幹鍋蒸肉),總須封口”的記載。30年代時濟南鳳集樓飯店關閉後,該店廚師轉到文升園飯店繼續制售此菜並流傳開來,是濟南著名的壹款傳統名菜。

主料:豬硬肋肉500克,冰糖15克,肉桂5克,蔥、姜各10克,醬油100克。

做法:

1、將豬肋肉洗凈,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入開水鍋焯5分鐘撈出,清水洗凈。蔥切成3.5厘米長的段。姜切成片。

2、把肉塊放入磁壇內,加醬油、冰糖、肉桂、蔥、姜、水(以浸沒肉塊為度),用盤子將壇口蓋好,在中火上燒開後移至微火上煨約3小時,至湯濃肉爛即成。

六: 魚腹藏羊肉:

魯菜名品。

特色:

相傳有春秋時代齊國人易牙所創。在北方水產以鯉魚為最鮮,肉以羊肉為最鮮,此菜兩鮮並用,互相搭配,烤制而成。成菜色澤光潤,外酥裏嫩,鮮美異常。

主料:鮮鯉魚700克,凈羊肉200克 香菇50克,冬筍30克,黃瓜20克 紅辣椒15克,精鹽、醬油各10克,料酒25克,醋、糖各20克

做法:

將洗凈鯉魚整魚剔骨後加調料稍微腌制;將羊肉、冬筍、香菇等切成米粒狀,加調料放入鍋中煸炒後填入魚腹中;將魚用豬網油裹好後放置於烤爐內烤熟;將紅辣椒、黃瓜切成細絲,擺放在烤好的魚腹上即可。

七:番茄松鼠魚:

特色: 形象逼真,色澤鮮艷,鮮嫩酥香,酸甜適口。

主料:黃魚750克。 蔥頭20克、水發冬菇20克、水發玉蘭片20克、胡蘿蔔15克、熟青豆15克。番茄醬100克、紹酒15克、精湯150克、清鹽5克、白糖20克、醋20克、芝麻油2克、澱粉50克、雞蛋黃15克、精面粉15克。

做法:

將黃魚去鱗、鰓、內臟,用清水洗凈。以胸腹鰭處下刀,將魚頭切下,然後再從下頜處下刀,將魚頭劈半刀,用刀略拍,剔下兩面魚肉,除凈胸部細刺,魚尾相連,在魚肉面劑上寬麥穗花刀,連同魚頭用紹酒。精鹽腌漬入味。蔥頭、冬菇、玉蘭片、胡蘿蔔均切成丁,放入沸水中氽過。炒鍋內放入花生油,用中火燒至七八成熱(約175~200℃℃)時,分別將魚頭、魚肉沾勻精面粉,在雞蛋黃液中拖過。做成松鼠形炸至金黃色;撈出裝入魚盤中。炒鍋內留少量油,番茄醬下鍋略炒,加蔥頭丁、冬菇丁、玉蘭片丁、胡蘿蔔丁、青豆略炒,加紹酒、清湯、精鹽、白糖、醋燒開,用濕澱粉勾成流芡,加入芝麻油,澆在魚上即成。

八: 栗子燒雙冬:

特色: 色澤醬紅,山東名菜燒二冬演化而來。

主料:板栗(去皮) 、香菇 、冬筍 調料:蠔油、老抽、蔥、姜、料酒、雞精、鹽、白糖、食用油

做法:

1、將香菇、冬筍切片,蔥、姜切末;

2、坐鍋點火倒入油,油熱放入蔥、姜末、香菇、冬筍煸至微幹,加入料酒、蠔油、老抽、雞精、胡椒粉、清湯、鹽、糖、板栗燒兩分鐘,勾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