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佛手枝條扡插種植技術非常容易生根。扡插技術種植佛手具有生長快、成活率高的特點。扡插種植技術種植佛手的主要過程如下:
1.建立苗床。佛手的品質與健康的幼苗有很大的關系。苗床是佛手種植的溫床,其建設地點應具有易於管理、無毒汙染、排灌良好、水源充足、背風向陽、土壤疏松、利於移栽、光照充足等特點。同時,苗床面積要根據佛手的分枝來定,分枝多的要大壹點,分枝少的要小壹點。在確定苗床的建設地點和面積後,需要深耕土地,打碎土塊,清除雜草。在此期間,土壤越細越好。然後可以在上面鋪上2cm厚的黃沙或者紅沙。也可以用黑膜代替黃沙和紅沙,避免雜草過多的現象。最佳扡插間距為5-10cm。
2.標題選擇。在選擇抽穗的過程中,要註意選擇成熟枝、健壯枝和健康枝,如壹年健壯的成熟枝,而不是病枝、弱枝、嫩枝和殘枝。每個分支應取7-10cm。剪的時候要太清,不留切口,枝頭留2-3片葉子。
3.切割時間。扡插種植技術主要在春夏季使用,春季為3-4月,夏季為7月下旬-8月上旬。選擇無病蟲害的枝條作為串,串上三個芽眼,這樣佛手就會在15-20天生根發芽。
2.嫁接種植技術與扡插種植技術相比,嫁接種植技術種植的佛手樹壽命更長,生長更旺盛,根系發達,但所需的技術水平更高,種植過程更復雜,耗時更長,不像扡插種植技術那麽簡單。佛手的嫁接時間壹般在4、5、8月份。在接穗的過程中,要選擇無病蟲害、樹勢強的母樹,同時也要要求芽眼飽滿。接穗剪下後,應立即剪去針葉和葉片,留3mm左右的葉柄,然後每50枝或100枝紮成小捆,成行堆放。嫁接種植技術的主要工序如下:
1.剪芽。接穗上,可以選擇棱形春梢的飽滿腋芽。剪芽時,用左手中指和拇指將接穗倒扣,較寬的壹面緊貼指尖。從枝條基部第壹個芽開始,從芽下10mm位置斜切壹刀。然後在芽基上平切壹刀,切穿皮層,以免傷到木質部。
2.根莖切口。根據砧木的粗細,在砧木主幹距離地面8-15cm的位置,選擇壹個比較平整的位置,從上至下垂直切割,長度約3cm,直至切穿皮層,要求切面平直。
3.嵌芽。用食指和拇指捏住嫁接芽的兩端,將嫁接芽插入砧木切口處,嫁接芽的下端要緊緊貼在砧木切口的底部。根莖的切割面和芽的切割面應該緊密對齊。
4.綁膜。將移植膜剪成25- 30cm長,3cm寬,在接合處自下而上包好。註意松緊適度。整個接頭包好後,接頭處不能有滲水現象,嫁接的芽不能外露。最後,打壹個活結。使用嫁接種植技術半個月後,需要檢查佛手的成活率。如果妳觸摸出芽的葉柄,它會掉落,出芽是鮮綠色的,說明它已經存活。如果是黃色,說明嫁接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