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原文節選自《紅樓夢》第3回,“第三回 托內兄如海薦西賓 接外孫賈母惜孤女”。原文相關片斷如下:
壹語未完,只聽後院中有笑語聲,說:“我來遲了,沒得迎接遠客!”黛玉思忖道:“這些人個個皆斂聲屏氣如此,這來者是誰,這樣放誕無禮?……”心下想時,只見壹群媳婦丫鬟擁著壹個麗人從後房門進來。這個人打扮與姑娘們不同:彩繡輝煌,恍若神妃仙子。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項上戴著赤金盤螭纓絡圈;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雲緞窄裉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壹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
黛玉連忙起身接見。賈母笑道:“妳不認得他。他是我們這裏有名的壹個‘潑辣貨’,南京所謂‘辣子’妳只叫他鳳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稱呼,眾姊妹都忙告訴黛玉道:“這是璉二嫂子。”黛玉雖不曾識面,聽見他母親說過:“大舅賈赦之子賈璉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的內侄女,自幼假充男兒教養,學名叫做王熙鳳。”黛玉忙陪笑見禮,以“嫂”呼之。
這熙鳳攜著黛玉的手,上下細細打量壹回,便仍送至賈母身邊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這樣標致人兒!我今日才算看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兒似的。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嘴裏心裏放不下。--只可憐我這妹妹這麽命苦:怎麽姑媽偏就去世了呢!”說著,便用手帕拭淚。賈母笑道:“我才好了,妳又來招我。妳妹妹遠路才來,身子又弱,也才勸住了。快別再提了。”
熙鳳聽了,忙轉悲為喜道:“正是呢。我壹見了妹妹,壹心都在他身上,又是歡喜,又是傷心,竟忘了老祖宗了。該打,該打。”又忙拉著黛玉的手問道:“妹妹幾歲了?可也上過學?現吃什麽藥?在這裏別想家。要什麽吃的,什麽玩的,只管告訴我。丫頭老婆們不好,也只管告訴我。”黛玉壹壹答應。壹面熙鳳又問人:“林姑娘的東西可搬進來了?帶了幾個人來?妳們趕早打掃兩間下房,讓她們去歇歇。”
說話時,已擺了茶果上來。熙鳳親自布讓。又見二舅母問他:“月錢放完了沒有?”熙鳳道:“放完了。剛才帶了人到後樓上找緞子,找了半日,也沒見昨兒太太說的那個,想必太太記錯了。”王夫人道:“有沒有,什麽要緊!”因又說道:“該隨手拿出兩個來給妳這妹妹裁衣裳啊。等晚上想著再叫人去拿罷。”熙鳳道:“我倒先料著了。知道妹妹這兩日必到,我已經預備下了,等太太回去過了目好送來。”王夫人壹笑,點頭不語。
當下茶果已撤,賈母命兩個老嬤嬤帶黛玉去見兩個舅舅去。
3、作者簡介:
清代小說家曹雪芹(約1715---1763),名沾(zhān),字夢阮,號雪芹,又號芹溪、芹圃。滿洲正白旗或內務府“包衣”。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璽任江寧織造;曾祖母孫氏做過康熙帝玄燁的保姆;祖父曹寅做過康熙皇帝的伴讀和禦前侍衛,後任江寧織造,兼任兩淮巡鹽監察禦使,極受康熙寵信。康熙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負責接駕,並住在曹家。1712年(康熙五十壹年)曹寅病故 ,其子曹顒、嗣子曹頫先後繼任江寧織造。他們祖孫三代四人擔任此職達60年之久。素性放達,曾身雜優伶而被鑰空房,常以阮籍自比。貢生。愛好研究廣泛:金石、詩書、繪畫、園林、中醫、織補、工藝、飲食等。他出身於壹個“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後因家庭的衰敗而飽嘗了人生的辛酸。在人生的最後階段,他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歷經十年創作了《紅樓夢》並專心致誌地做著修訂工作,死後遺留《紅樓夢》前八十回稿子,後世將《紅樓夢》稱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另有《廢藝齋集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