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吃飯要排隊、生意越做越大的火鍋店,因為暗地裏撈地溝油被人當場舉報。去年9月,溫州“大龍燚”火鍋店地溝油案曾鬧得沸沸揚揚。此後,溫州、臺州、紹興、湖州等地大批火鍋店被查處,這些店無壹例外使用了地溝油。
地溝油是怎麽壹步步被端上餐桌的?他們為什麽鋌而走險?
昨天上午,因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溫州“大龍燚”火鍋店的老板、洗碗工等4人在鹿城法院受審,有關地溝油的內幕被壹壹揭開。
生意火爆的火鍋店竟然使用地溝油
上海人余某是溫州“大龍燚”火鍋店的法人,占70%的股份。2015年5月,他和妻子來到溫州市區開火鍋店,找了當過廚師長的老鄉淩某入夥,給了10%的幹股。
2015年9月,“大龍燚”火鍋店大南門店開業,生意火爆,食客們經常要排隊幾個小時才能吃上。去年4月,他們又開了溫州新城店。
去年9月27日晚,負責廢油回收處理的溫州中科公司員工石某到大龍燚收油時,看到有人私自撈地溝油,對方說是火鍋店老板指使的。石某當即報警。
案發後,余某、淩某,以及員工唐某、毛某被抓。
四川人唐某在“大龍燚”火鍋店承包洗碗工作;毛某是唐某的老鄉,來溫州投奔唐某,原本應聘洗碗工,每月工資4500元,結果被安排去撈地溝油。
新油和地溝油混在壹起給顧客吃
昨天的庭審詳細還原了地溝油的提煉過程。
毛某說,每次他拿個塑料桶,從倒掉的火鍋底料裏撈上面的油,辣椒等鍋底配料都不要。壹桶能裝100斤左右。撈好後,他就給唐某打電話,唐某叫人騎電瓶車運走。
地溝油被拉到唐某的出租房裏,提煉的工具包括不銹鋼桶、濾網、鹽水、燃氣爐、包裝袋等。
唐某說,他在出租房裏先燒開水,開水和地溝油的比例為1∶1混合,然後放鹽,加熱,通過這種方法清洗、過濾雜質。
經過3次清洗—過濾之後,晾幹混合液中的水,煉成“老油”,裝進塑料袋。算上燃氣費、包裝費等,每包(2.5斤)“老油”的成本大約6.5元,他給老板余某的價格是8元。
“老油”裝進紙板箱,拉到新城店,放在冰櫃裏待用。根據余某的吩咐,員工按照壹包新油(2斤)配壹包地溝油(2.5斤)的比例混合,做成鍋底供顧客食用。
根據唐某交代,去年8月25日至9月27日,他總***加工了239包“老油”給火鍋店,總計不到600斤。
使用地溝油到底有多暴利?
在法庭上,余某說,火鍋業使用地溝油是“潛規則”,唐某曾多次向他提議,說自己會提煉老油,讓他把用過的油提煉再低價買回,但他都拒絕了。後來新城店開業,生意不是很好,他覺得是不是口味原因,就答應了唐某。他稱這樣做只是為了提升火鍋的口味。
事實真是這樣嗎?
據調查,“大龍燚”火鍋大南門店每個月的營業額在150萬元左右,新城店也有將近100萬元。
而僅鍋底壹項,大南門店每個月的收入就有60多萬元,新城店為20多萬元。
淩某當過廚師長,據他交代,四川火鍋分鴛鴦鍋和辣鍋,鴛鴦鍋用2斤油,辣鍋用2.5斤油。
以辣鍋為例,“大龍燚”總部提供的新油每斤20元,壹鍋需要50元。如果全用地溝油,壹鍋的成本只要8元,能省42元。即使只用壹半地溝油,壹鍋也能省26元左右。
他向消費者連說三聲“對不起”
昨天的庭審,控辯雙方就火鍋店使用“老油”的社會危害性等展開辯論。有辯護人提出,溫州大龍燚火鍋店至今沒有發生壹起消費者投訴,也沒有人因此生病。
公訴人表示,所謂的“老油”屬於地溝油。經其調查,四川火鍋中添加“老油”能夠增加口感的認識屬於誤區,而且早在2011年,四川相關行業協會已經通過自律規定,不得使用“老油”。廣大消費者必須樹立“健康大於口味”的觀念。
在最後陳述階段,余某連說了3聲“對不起”,向消費者致歉。
鹿城法院將擇期宣判。
省內多家火鍋店因使用地溝油被查處
大龍燚火鍋店案發後,溫州警方、市場監管局等部門對火鍋行業展開了專項整治。其間,渝味曉宇火鍋瑞安店也被查處,該火鍋品牌曾在《舌尖上的中國2》中亮相。
到今年3月15日,溫州檢察機關對至少10起“地溝油”案件提起公訴,涉案的30名犯罪嫌疑人被指控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今年2月,臺州也開展了打擊“地溝油”專項行動,16家火鍋店因涉嫌非法使用地溝油被查處,警方依法對55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今年3月,湖州通報了8家使用地溝油的火鍋等餐飲店,而諸暨也有3家網紅火鍋店老板因為同樣的原因被批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