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中國最美梯田景點介紹

中國最美梯田景點介紹

湖南洞庭湖即將讓位於魚米之鄉。

八百裏洞庭,歷來為文人所津津樂道。湖邊有蘆葦和小船,湖邊有美麗的稻田。從科學的角度看,位於長江中遊的洞庭湖是長江的天然調蓄湖泊,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濕地之壹。千百年來,這裏被稱為魚米之鄉。但水田與濕地的分離從未在此止步,因為歷史上洞庭湖曾數次被大規模農田包圍,濕地生態系統遭到壹定程度的破壞。因此,接下來的事情就是還田還湖。如今,在水泊澤國,大部分稻田裏的棉田都變成了窪地,當地人還在那裏養魚、養鴨、養籠子。

新疆坎兒井被河流堵住建江南。

說起新疆的坎兒井,可能有人會問和稻田有什麽關系。坎兒井的代表地吐魯番盛產葡萄等經濟作物,基本沒有稻田的影子。然而,在新疆鄯善的沙漠邊緣,由於坎兒井的魔力,在沙山下創造了壹片肥沃的土地。同時可以看到塞北大漠中的蒼涼,江南稻田中的煙雨,這就是卡熱京農業工程遺產的魅力所在。

坎兒井早在《史記》年就有記載,當時稱之為井渠。新疆現存的坎兒井大多建於清朝以後。今天,它仍然灌溉著廣闊的綠洲和肥沃的田野。坎兒井、萬裏長城、京杭大運河並稱為中國三大古工程。

坎兒井的結構壹般由豎井、地下通道、地面通道和澇壩(小型水庫)四部分組成。春夏時節,大量雨雪順著山谷流下,潛入戈壁灘。人們巧妙地利用山體的坡度,用地下暗流灌溉農田,創造了坎兒井。大壩不會因為高溫大風蒸發大量水分,所以流量穩定,保證自流灌溉。

現在,雖然新疆很多地方都修建了大規模的水渠和水庫,但坎兒井在現代化建設中仍然發揮著特殊的作用。

中國稻作文化起源於江西萬年

與中科院地理所遺產研究中心研究員閔慶文交談後了解到,除了大家熟悉的梯田,中國還有很多活的農業遺產,比如江西的萬年貢米文化。提起萬年壹次的中國稻米節,他非常激動,說即使是經常研究稻米的人,也會忍不住贊嘆萬年壹次的貢米,潔白如玉,散發著稻花香。

萬年縣位於江西省東北部,樂安河下遊,鄱陽湖東南岸。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溪流分散,被譽為中國稻作文化的發源地。上世紀90年代,中外考古學家聯合發掘了萬年仙洞和青銅戒雕遺址。在遺址新石器時代早期(約12000年前)的E層,有栽培水稻種植矽石,壹下子把浙江河姆渡遺址發現的中國水稻種植歷史提前了5000年。

雲南元陽梯田是人類稻作史上的經典奇觀。

存在了幾萬年的稻田被賦予了壹個學名,農業景觀遺產。中國的農業文化遺產包羅萬象,包括新石器時代的農業遺產;都江堰、靈渠、卡熱井等農業工程遺產;《齊姚敏書》、《農桑瑤姬》、《農政全書》等農業文獻遺產;桑塘、精耕、生態紡織等農業科技遺產數不勝數。其中最具觀賞和旅遊價值的是農業景觀遺產,主要是指壹些小型農業設施或具有觀賞價值的農業元素。最具代表性的是梯田和有文化特色的村落。中國最經典的梯田奇觀是紅河哈尼族彜族自治州的元陽梯田。

雲南元陽梯田主要分布在哀牢山與雲南紅河、瀾滄江下遊之間的廣大山區。它們是哈尼族世代相傳的傑作。陽哈尼族耕種的梯田隨山地地形而變化,因地制宜。坡緩時犁,坡陡時犁,連溝下的縫隙都要犁。所以梯田是幾畝大小,簸箕只是大小,往往壹個坡上幾千畝。元陽梯田規模宏大,氣勢磅礴,覆蓋紅河南岸的紅河、元陽、綠春、金平四縣。僅元陽縣就有654.38+0.7萬畝梯田,是紅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區。元陽縣幾乎全是山,梯田依山而建,梯田坡度從15度到75度不等。就壹個山坡而言,最高的梯田達到3000,這在國內外的梯田景觀中是不多見的。元哈尼梯田有三個景區:八達景區包括青口、全福莊、麻栗村、竹路等14000多畝梯田;虎口景區包括孟平、東浦、阿蒙空、寶山村近6000畝梯田。多依樹景區包括多依樹、艾春和大瓦者的數萬畝梯田。如此多的梯田,被浩瀚的森林覆蓋,被浩瀚的雲朵覆蓋,形成了神奇而壯美的景觀。這些景點是目前要申報世界遺產的核心保護區。

《田山》像壹部巨型非文字史書,直觀地展現了哈尼族先民在自然和社會的雙重壓力下頑強拼搏、繁衍生息的悠久歷史。許多哈尼族的傳說表明,哈尼族人相信水稻從世界開始就存在了。這說明哈尼族是最早馴化野生稻的民族之壹。千百年來,哈尼族把哀牢山三江峽谷的野生稻馴化成旱稻,又把旱稻改良成水稻。在獨特的生態環境下,三江流域成為水稻早期馴化栽培的地區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