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來源:冬瓜幹燥成熟的種子。洗凈晾幹(有的人在明礬水中浸泡1天才洗凈晾幹)。
性狀鑒別:種子卵圓形或卵圓形,扁平,長1-1.5cm,寬0.5-1cm,厚約0.2cm,表面黃白色,略粗糙,邊緣光滑(單面冬瓜子)或兩面有1環紋(雙面冬瓜子)。壹端略尖,有兩個小突起,較大的突起有珠孔,較小的為種臍,另壹端鈍。種皮稍硬且易碎。剝去種皮,可以看到兩片子葉,白色,豐滿,短小。重量輕,富含油脂。無氣,味微甜。顆粒飽滿,顏色白的更好。
理化鑒別:取本品粗粉65438±0g,加水20ml,煮沸65438±00分鐘,冷卻,過濾。取濾液,置於帶塞試管中,劇烈搖動,產生持續泡沫(止皂角苷)。
加工方法:將冬瓜子炒至幹凈,用文火炒至微黃,取出晾涼。
加工品規格:油炸後表面微黃,部分膨脹或爆裂,有香氣。
加工功效:炒後甘甜不寒,適用於水脹體虛。
性味:甘,寒。
化學成分:冬瓜籽含油14%,其中酰基甘油含量在72%-96%之間,主要脂肪酸為亞油酸、油酸、硬脂酸、棕櫚酸、十八碳二烯酸、十八碳三烯酸。它還含有脂類,包括磷脂酰膽堿、磷脂酰乙醇胺、磷脂酰絲氨酸、磷脂酰肌醇、鞘磷脂和腦苷脂。還含有甾醇類化合物:β谷甾醇、菜油甾醇、豆甾醇、24-己基膽固醇-7,25-二烯醇、24-己基膽固醇-7,22,25-三烯醇、24-己基膽固醇-7-烯醇、24-己基膽固醇-7,22-二烯醇。還含有三萜類化合物;粘花粉,西米杜鵑5,24-葫蘆脲。去除脂肪後的種子含有蛋白質冷卻成分和無機元素,如硒和鉻。
藥理作用:
1,免疫促進作用冬瓜子熱水提取後,透析得到透析液,對小鼠淋巴細胞促有絲分裂活性呈濃度依賴性影響。透析液為B細胞分裂原,具有PBA(克隆性B細胞激活劑)活性和佐劑活性,顯著增加PFC(噬斑形成細胞)數量,表現出免疫促進作用。
2.抑制胰蛋白酶。從冬瓜籽中分離純化胰蛋白酶抑制劑,得到4個具有胰蛋白酶抑制活性的組分,其中2個為小分子胰蛋白酶抑制劑。
主治:清熱、清肺、化痰、排膿、利濕。適用於肺熱咳嗽、肺膿腫、腸癰、肺膿腫、闌尾炎、白帶。
用法用量:口服:煎服,10-15g;或者磨成粉。外用:適量,塗上膏體。
儲存:置於通風幹燥處,防止蟲蛀。
註意事項:在寒冷的地方長期服用。
編輯此段落
黃瓜種子簡介
別名:河莉秀
漢語拼音:黃瓜子
拉丁植物和動物礦物名稱:cucumissati uus L。
中藥化學成分:黃瓜籽含脂肪油,其中油酸58.49%,亞油酸22.29%,棕櫚酸6.79%,硬脂酸3.72% [1]。
功效:黃瓜籽主要用於治療風濕性腰腿痛和跌打損傷。將黃瓜籽30克焙幹研成細末,加入蛇蛻粉3克,混合後服用。
科和屬的分類:葫蘆科
適應癥:骨折、肌腱損傷;風濕痛;老年痰與哮喘
采收與貯藏:夏秋季節采收成熟果實,剖開,取出種子,洗凈曬幹。
功效分類:筋骨類藥物;祛風藥;化痰的
基礎來源:葫蘆科植物黃瓜的種子。
用法用量:口服:研磨,3-10g;還是進了藥丸,散了。外用:取適量,研末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