黴菌是絲狀真菌的俗稱,意為“發黴的真菌”。它們往往能形成繁茂的菌絲體,但不會像蘑菇那樣產生大的子實體。在潮濕溫暖的地方,很多物體會長出壹些肉眼可見的蓬松、絮狀或蛛網狀的菌落,也就是黴菌。
壹、模具的形態、尺寸和結構
黴菌菌絲是黴菌營養體的基本單位。
菌絲體是壹種管狀細絲,在顯微鏡下觀察,看起來像透明的軟管。其直徑壹般為3~10微米,比細菌和放線菌的細胞粗幾倍到幾十倍。菌絲體可以拉長分支,許多分支的菌絲交織在壹起,稱為菌絲體。
根據菌絲體中是否有隔膜,黴菌菌絲體可分為兩種類型:
無隔膜菌絲體:菌絲體內無隔膜,整個菌絲體為單細胞,內含多個細胞核。這是低等真菌的菌絲體類型(即鞭毛蟲和接合菌亞科中的黴菌)。
隔膜菌絲體:菌絲體中有隔膜,隔膜隔開的壹段菌絲體就是細胞。菌絲體由許多細胞組成,每個細胞有1個或更多的細胞核。橫膈膜上有1到許多小孔,使細胞間的細胞質和營養物質可以互相溝通。這是高等真菌的菌絲體類型(即子囊菌亞科和半真菌亞科中的黴菌)。真菌菌絲的變態為了適應不同的環境條件,更有效地吸收營養物質,以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許多真菌菌絲可以分化出壹些特殊的形狀和組織,這就是所謂的菌絲變態。
吸器:由銹菌、霜黴病菌、白粉病等專性寄生真菌引起的菌絲變態,是菌絲產生的側枝,侵入細胞,分化為根、指、球、佛手,吸收寄主細胞內的營養物質。
假根狀莖:根黴菌絲體與營養基質接觸形成假根狀結構,具有固定和吸收營養的功能。
細菌網和環:壹些捕食性黴菌的菌絲變形為環或網,用於捕捉其他小生物,如線蟲和草履蟲。
真菌環和黴菌網a .真菌環;b .簡易菌網;c .復雜的細菌網
菌核:由大量菌絲形成的致密組織,為休眠體,能抵抗不利的環境條件。它的外層堅硬,顏色較深;內層疏松,多為白色。比如藥用茯苓、麥角都是菌核。
麥角菌菌核病
子實體:由大量氣生菌絲特化而成。子實體是指任何具有壹定形狀,能在其中或其上產生孢子的結構。比如能產生有性孢子的復雜子實體有三種,分別稱為閉囊菌、子囊菌和子囊菌。
第二,黴菌的繁殖
黴菌的繁殖能力很強,繁殖方式多種多樣。雖然真菌菌絲體的任何壹段都可以在合適的條件下發育成壹個新的個體,但在自然界中,真菌主要是通過產生各種無性或有性孢子進行繁殖。孢子有點像植物的種子,但數量極多,體積極小。
黴菌的無性孢子是由生殖菌絲分化直接形成的,常見的有節孢子、厚垣孢子、孢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
節孢子:菌絲體生長到壹定階段,出現隔膜,然後從隔膜上斷裂而形成的細胞稱為節孢子。例如由白地黴產生的節孢子。
厚垣孢子:某些黴菌種在菌絲中部或頂部發生局部細胞質濃縮和細胞壁增厚,最後形成壹些厚壁的休眠孢子,稱為厚垣孢子。如毛黴屬中的總狀毛黴。
黴菌節孢子
孢子:在孢子囊中形成的孢子稱為孢子囊。孢子囊由菌絲頂端的細胞膨脹而成,膨脹部分下方形成隔膜,將菌絲隔開。膨脹細胞的原生質分化成許多小塊,每個小塊可以發育成壹個孢子。孢子囊孢子有兩種,壹種是鞭毛,遊動的孢子稱為遊動孢子,如鞭毛藻亞科的口蘑;另壹種叫靜止孢子,不產生鞭毛,不能遊動,如海龍亞科的根黴。
黴菌的遊動孢子黴菌的靜止孢子剩下:毛黴的孢子囊;中等:孢子囊壁破裂,露出靜止的孢子;右:膠囊軸
分生孢子:在生殖菌絲或分化的分生孢子梗頂部形成的孢子。分生孢子以單生、成鏈或成簇的方式排列,是由子囊菌和半真菌亞門的黴菌產生的壹種無性孢子。黴菌分生孢子(青黴屬、曲黴屬、鐮孢屬)的粘附和形態
頂囊上的曲黴屬分生孢子和鐮孢屬分生孢子;青黴的刷狀分生孢子梗和曲黴分生孢子的分生孢子頭彩色圖譜。
黴菌的有性生殖和孢子;
兩性細胞結合形成的孢子稱為有性孢子。黴菌有性繁殖的過程壹般分為三個階段,即團配、核配和減數分裂。
細胞質匹配是兩個夥伴細胞的原生質融合在同壹個細胞中,但兩個細胞核不結合,每個細胞核的染色體數目為單倍體。
成核是兩個核結合成壹個二倍體核。
減數分裂使細胞核中的染色體數目恢復到原來的單倍體。
有性孢子不像無性孢子那樣頻繁和豐富,往往只有在某些特殊條件下才會產生。常見的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擔子菌,分別由輪枝菌亞科、節桿菌亞科、子囊菌亞科和擔子菌亞科的黴菌產生。
卵孢子:菌絲體分化為不同形狀的雄器和貯卵器,雄器和貯卵器結合形成的有性孢子稱為卵孢子。
黴菌1的卵孢子。男性器官;2.雞蛋儲存裝置;3.卵孢子
聯會孢子:由分化成兩個形狀相同但性別不同的配子體的菌絲結合形成的有性孢子,稱為接合孢子。
子囊菌孢子:菌絲體分化為子囊菌和雄性器官,二者結合形成子囊菌,子囊菌中形成的有性孢子為子囊孢子。
擔孢子:菌絲體經過特殊的分化和有性結合形成擔孢子,在擔孢子上形成的有性孢子就是擔孢子。
黴菌的結合孢子
左圖:毛黴的(+)和(-)菌絲在連接處結合產生黑色條帶,肉眼可見;
右圖:取壹個小黑點,用顯微鏡觀察接合孢子。
黴菌的子囊菌
A.子囊果;b .子囊菌;c .假側線;d .子囊孢子
擔孢子形成過程示意圖
A ~ D .雙核細胞;e .核聚變;核分裂;擔孢子的形成;擔孢子成熟並釋放。
黴菌的孢子小、輕、幹、多,形狀、顏色各異,休眠期長,抗逆性強。每個個體產生的孢子數量往往是幾萬個,有時達到幾百億、幾千億甚至更多。這些特征有助於黴菌在自然界到處傳播和繁殖。對於人類實踐來說,孢子的這些特性有利於接種、擴大培養、菌種選育、保存和鑒定,而其缺點是容易造成汙染,容易向動植物傳播黴菌和黴菌病。
第三,黴菌的菌落
因為黴菌的菌絲體厚且長,所以黴菌的菌落大。有些黴菌的菌絲蔓延不受限制,其菌落可延伸至整個培養皿,有些則有壹定的局限性,直徑為1~2 cm以下。壹般菌落質地較放線菌疏松,外觀幹燥不透明,呈緊密或松散的蜘蛛網、絨毛或棉絮狀;菌落與培養基聯系緊密,不易挑。菌落正面和背面的顏色以及邊緣和中心的顏色往往不壹致。
各種曲黴菌種的菌落
各種致病真菌菌落青黴菌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