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損傷的三大原因主要集中在下肢和膝關節。跑步受傷主要有三個原因:1。過度訓練是受傷的最重要原因。2.先天性骨骼的排列,如膝外翻或膝內翻,是無可奈何的,屬於先天性缺陷。
3.肌肉無力可以通過加強特定肌群的力量訓練來改善。
最容易跑1的三類人群。跑步初學者。在沒有掌握跑步的基礎知識之前,就緊急開始跑步。2.跑步活動家。在身體還沒有適應跑步節奏之前,盲目增加跑量和速度。3.有受傷史的人。忽視自身的受傷史,不註意恢復和休息,進行高負荷的劇烈運動。
跑步中最常見的五種損傷
1.髕骨關節疼痛綜合征(跑膝)這是壹種典型的模糊疼痛。痛點壹般位於膝蓋下部。很難說哪裏疼。上樓下樓時疼痛會加重,做深蹲或徒步時會加重。更奇怪的是,下坡會比上樓更痛苦,因為下坡時膝關節承受的壓力更大。
病理:主要是由於膝關節屈伸時髕骨運動軌跡不佳,造成勞損、外傷、脫位。主要表現:膝蓋以下疼痛。做類似上下樓梯或蹲下的動作時,疼痛會加重。損傷的主要原因:髕骨周圍肌肉無力,跑者訓練行為不當,如過度訓練。所以為了防止這種傷害,首先要做好跑步計劃,避免不當訓練。其次是加強股四頭肌的鍛煉,強化髕骨周圍的肌肉群。
遇到了怎麽辦?
為了及時休息和治療,恢復期要減少訓練量,循序漸進,量太大容易造成二次傷害。進行相關的力量訓練,保證股四頭肌的力量。穿合適的跑鞋,為妳提供必要的支撐。▲拉伸股四頭肌2。髂脛束摩擦綜合征髂脛束位於大腿外側,從臀部延伸至膝蓋。跑步的時候,妳的膝關節彎曲拉伸,會讓髂脛束摩擦大腿骨。如果妳增加裏程太快,特別是在下坡跑的時候,妳可能會拉傷。
病理:是由於髂脛束與股骨外側上髁過度摩擦,導致韌帶或囊發炎,阻礙了髂脛束的滑動。主要表現:膝關節外側疼痛。下樓或下坡時疼痛加劇。
受傷的主要原因:
跑前熱身和拉伸不夠;跑步姿勢不規範;跑量過大導致負荷嚴重;髖外展肌群力量不夠,沒有適當的按摩,跑步後無法放松。康復從肌肉放松開始,即放松過度緊張的髂脛束及相關肌肉。當其不再緊張時,與股骨外側上髁的接觸和摩擦自然會減少,癥狀可得到緩解。用冰塊減輕疼痛,緩解膝蓋壓力。
拉伸髂脛束或滾動泡沫軸。建議滾動泡沫軸緩解疼痛。記得休息,休息也是跑步中的壹大學問。加強髖外展肌的訓練。▲泡沫軸髂脛束按摩
▲髂骨直徑束拉伸3。脛骨前疼痛
指脛骨內側壓迫綜合征,脛骨肌肉撕裂引起的壹種疼痛。跑步損傷比例為15%;在跑步者世界網站的投票中,10%的跑步者都有這個問題。
病理:慢性炎癥主要是附著在脛骨上的小腿肌肉收縮,導致骨膜反復牽拉。主要表現為局部腫脹、壓痛。
步態異常,如足部過度內旋或外旋;腳和小腿負荷過重;訓練量增加過快;長時間在硬地上跑步,踝關節柔韌性不足。按摩有助於改善病情。運動適當增加小腿肌肉的力量和柔韌性。穿適合妳腳型的跑鞋。運動前後做壹次徹底的拉伸,特別註意拉伸腓腸肌。有計劃地壹步步增加妳的跑步距離。必要時減少跑步時間,慢慢回到自己的狀態。提高妳的跑步技能將有助於治療妳的傷病並防止其復發。▲拉伸小腿。
4.足底筋膜炎的疼痛往往在妳早上邁出第壹步時,或者在長時間休息且腳上沒有重量後最嚴重。溫和的運動緩解了疼痛,但腳長時間接觸地面後疼痛會加重。腳底突然拉伸(如上樓梯或墊腳趾)可能會加重疼痛。
病理:足底的肌腱或筋膜是無菌性炎癥引起的。
主要表現:腳底任何部位疼痛,從腳跟到腳弓。最常見的疼痛位置是:腳跟前4厘米處,按壓時可能會有壓痛。
跑步者超重,導致長期高負荷壓力,過度跑步。從結構上來說,也有導致足底筋膜炎的不良因素,如扁平足、高拱足、足跟肌腱過短等。除了冰敷和某些藥物治療,休息也很重要。選擇後跟有緩沖墊、對足弓有良好支撐的跑鞋。鞋子裏放鞋墊和足弓支撐墊。定期輕柔拉伸跟腱和足底筋膜,有助於緩解癥狀。用按摩球按摩腳底,使足底筋膜拉伸活動。▲拉伸腳底
5.跟腱腱炎腓腸肌和比目魚肌,這兩塊肌肉的腱部在末端會匯聚成壹根腱。這個肌腱叫做“跟腱”。這個地方血液供應差,更容易患跟腱腱炎。
病理:跟腱急慢性勞損後形成的無菌性炎癥。主要表現為足跟上方及內側疼痛、酸痛、壓痛、僵硬,運動後加重。
跑前熱身準備不足;過度跑步;扁平足和外傷或感染。其中,如果是扁平足引起的,壹定要選擇壹雙適合這種腳型的跑鞋,其他三點只要多註意改善就可以避免。
建議用壹些消炎止痛的藥物外敷,冰敷也可以。拉伸附著在跟腱上的肌肉對緩解緊張非常重要。癥狀相對嚴重的跑者,可以通過相應的手術治療治愈。▲拉伸跟腱
▲壹種非常有效的治療慢性跟腱炎的方法:“踮腳”
對於業余愛好者來說,跑步最重要的作用是鍛煉身體,讓身體更強壯。越練越受傷,這不是任何人的初衷。只有克服了大規模的“傷病潮”,跑步才能帶來更大的健康和快樂。奔跑,妳要無害,奔向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