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哪些食物會導致肥胖?

哪些食物會導致肥胖?

生活中有很多食物容易導致肥胖。如果平時經常吃這些食物,很容易讓妳的脂肪慢慢堆積,最終發胖,所以平時最好少吃這些食物。容易肥胖的食物壹般都是零食,含有大量的熱量。那麽,哪些食物會導致肥胖呢?有哪些食物吃了容易長胖?

1,導致肥胖的食物

(1)椒鹽卷餅

雖然椒鹽卷餅吃起來松脆爽口,但人們常常吃得停不下來。妳要知道10的椒鹽卷餅含200卡熱量。補充大量的鹽,讓妳不知不覺攝入了過多的鈉,也容易引起水腫。

(2)微波爆米花

有時候因為嘴饞,很多上班族會去店裏買微波爆米花。要知道,爆米花不僅含有致癌化合物,還是壹種熱量極高的零食。壹袋有400到500卡路裏,妳喜歡就很難胖起來。

巧克力棒

雖然巧克力可以暫時補充妳的精神,但壹塊巧克力有250卡路裏,所以妳可以選擇那些卡路裏更低的電信,同樣的飽腹感,這樣可以防止自己在不知不覺中變胖。

(4)花生罐頭

那些花生、堅果之類的罐頭食品很好吃,有些還經過加工增加了調料的熱量,比如鹽或者糖。吃十顆花生相當於吃半碗白米飯,所以建議每天食用量不要超過10。

(5)巧克力餅幹

巧克力餅幹是很多上班族喜歡的零食,但這類餅幹大多是糖和奶油做成的,熱量高,不能延長飽腹時間。如果真的覺得餓了,可以喝壹杯燕麥牛奶或者壹杯濃茶,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減肥的效果。

2.肥胖的原因

1,遺傳因素

遺傳不僅與肥胖有關,還與消瘦有關。這種遺傳更多的是和母親有關。如果母親肥胖,孩子肥胖的可能性可能是75%。同樣,如果母親消瘦,那麽她的孩子消瘦的可能性是75%。

具有肥胖遺傳背景或有患肥胖癥傾向的人具有更有效的新陳代謝。也就是說,在饑荒時期,少量的飲食就可以讓這些人活下去。

從基因背景來說,這些人更適合生活在饑荒時代。也可以說是長期的飲食不足,讓這些人獲得了這種基因特征。這就是“適者生存”的道理,這些人有“節儉基因”。但是當這些人在短時間內暴富後,他們的飲食不僅得到了滿足,而且攝入的熱量還遠不止這些。這時候這種“節儉基因”就讓這些人盡可能的儲存過多的熱量,所以這些人更容易發胖。

2.飲食因素

日常飲食是體重增加的重要因素。當人體攝入的熱量超過需要的時候,就很容易發胖,但是有人會說:“為什麽我不吃很多也能發胖?”這個時候妳就要考慮不同種類食物的比例是否合理了。

飽和脂肪酸攝入過多會使脂肪組織不斷生長,烹飪過程中對食物的過度加熱也會使少量的不飽和脂肪酸變成飽和脂肪酸。少吃不代表少攝入熱量。壹般來說,改善飲食是減肥的第壹步。

3.年齡因素

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內的代謝率會逐年下降,所以同樣的飲食,同樣的運動量,20歲不會胖,40歲就會胖。此外,我們的身體活動勢頭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

4.性別因素

性別是壹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男性在休息時的代謝率高於女性,因此男性需要更多的熱量來維持體重。

此外,中年女性絕經後的代謝率也明顯下降,所以女性絕經後體重開始增加。而且男女在飲食習慣、食量、運動量等方面存在差異,所以性別也是決定肥胖的重要因素。

5、運動量因素

有人認為只要運動就可以消耗體內的熱量,從而達到瘦身的效果。但是,有些人每次運動量很大,卻不控制體重。他們反而增加食欲,不僅沒有瘦下來,還長胖了。

6.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主要指人的社會環境、生活習慣、時尚。在楊貴妃時代,“胖就是美”自然決定了追求時尚的人的生活方式。

美國式的生活方式會讓人變胖。美國可口可樂或麥當勞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決定了美國近30%的肥胖發生率。如果妳在壹頓飯時喝含糖飲料和吃快餐,當妳吃飽時攝入的熱量要比正常飲食時高得多。

所以,生活方式越“美國化”,發胖的可能性就越高。同樣,激烈的社會競爭、巨大的心理壓力和焦慮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但不幸的是,這些改變往往會讓人發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