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白風主題閱讀 ▏零極限之內在小孩(1)

白風主題閱讀 ▏零極限之內在小孩(1)

純真

夏天的風吹在藍色的海上

白色的雲 隨著風自在的飄逸

我 躺在綿綿的白雲上 聽著鯨魚的呼吸

看著海鷗飛過 這壹幕 讓我想起童年的笑聲

其實 每個大人心裏 都住著壹個小孩

只要靜靜的聽 就會找到

那最自在 純真 平靜的自己

Soul is free

上面這段文字來自於創作家何真真的繪本音樂專輯《三顆貓餅幹》。這張結合音樂,圖畫,文字的專輯是壹場成人童話式的超現實想像,而音樂則是主人公果果擬人化的表達,敘述的是果果學會面對自己的脆弱和成長,在愛中重新敞開的故事。

這也是我在高中時代買下的人生中的第壹張專輯。從她本人,這張專輯的名字,心植桂冠,粉紅色的旋舞,貝殼裏的心事,微笑的弧度......每壹首曲子的名字,讀起來就像壹個個童話。

這樣壹張講述每個大人心中都住著壹個小孩的專輯,是來獻給心裏保有安寧與純真的人。我在文末的百度網盤鏈接放上了整張專輯,或許妳的內在小孩會跟著它歌唱吧:)

以下是看完《零極限之內在小孩》結合自己壹些體悟的的介紹文:

?為什麽簡單四句話可以幫助世界上那麽多的人?

我想這大概是聽說過零極限的人在壹開始腦海中都會閃現的壹個問題:“對不起,請原諒,謝謝妳,我愛妳。”- 光用這四句話就能解決問題了?

但是它又確實風靡全球,在聯合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夏威夷大學等國際會議中被介紹過。就連零極限系列第壹本書《零極限》的另外壹名作者喬.維泰利起初因為慕名修藍博士在沒有見過任何壹名患者而醫治好整個精神病院的精神病人的神奇事跡想要跟隨修藍博士學習而有了後續壹連串的故事。

如果這只是什麽心理作用,心靈雞湯,又怎麽會對世界上成千上萬的人有幫助呢?相必這樣的好奇心是吸引很多人去深入了解這看似簡單的零極限的原因。

“言語能夠超越意識,在妳的內在回響。”

這句書中的話讓我想起有次我在印度暈車的經歷。那個時候剛在歐洲呆了三個月,身體壹下從適應潔凈空氣的狀態進入了印度鬧市反差很大的空氣內。而那壹天又是五六個小時的車程,坐在車上,整個人都很不舒服,暈車和暈空氣。

後來腦海中閃過才看過的天佳靈語的壹篇公開課文章,講“語言是曼陀羅,語言的最初都是神的名字,是用來召喚神靈的音震,以求恩賜。”- 語言,振頻本身就是有能量的 ,突然想起自己曾經結緣會念的摧破金剛咒,能夠消除所有內外之不凈。於是就開始念誦咒文,神奇地從開始念誦咒文開始,就感覺自己能透得過氣,身體的不舒服癥狀開始消失。

零極限,唱誦的真言,佛家的咒文不都是以聲波的形式滲透出能量嗎?

“為什麽是“內在小孩”?

書中提到荷毆波諾波諾(Ho'oponopono)在夏威夷文化有三個重要的角色:Unihipili 內在小孩,潛意識;Uhane 意識;Aumakua 超意識 和Divinity 神性。這個夏威夷療法指出,人周圍所發生的壹切事物,包括各種問題,都是由 內在小孩的記憶重播 而顯現出來的。

而荷毆波諾波諾則是通過意識,即我們作為人的自由意誌願意開始清理,並攜手內在小孩將內在小孩(潛意識)所包含的記憶進行清理,回到零的狀態,以此連接超意識和神性。 也就是說清理掉內在小孩的記憶重播之後,改變自然而來。 而腦海中開始閃現的“靈感”則是神性傳來的力量。

“發生的事情是不會忘記的,只是想不起來而已。”《千與千尋》中的這句臺詞是我讀到文中的這些描述浮現在腦海中的第壹句話 -這個“內在小孩“是有著“另外壹個自己”身份的圖書館專家 -“負責掌管記憶,不只是人類,還有礦物,動物植物,以及所有可見不可見的存在”。

但是,為什麽是“內在小孩”的視角?這是我在閱讀過程中的壹個問題。

曾經在學習催眠療法的時候,學習到過在心理學上,人的內在心理結構可以分為內在父母和內在兒童,特別在使用催眠療法幫助來訪者面對與父母關系或由與父母關系狀態引發的行為模式,人際,金錢等方面的困擾的時候,會使用到童年回溯的技巧,去幫助來訪者重新處理和整合內在小孩在原生家庭中的創傷。也同樣強調,在催眠狀態下與來訪者潛意識的溝通之下,對於來訪者最完美的答案正在潛意識的回應之中。

但《內在小孩》這本書所體現的視角看上去並不與心理意義上的內在小孩角色完全吻合,在《內在小孩》壹書中, 潛意識即內在小孩 。

為什麽這麽強調內在小孩這壹視角?雖然有句話叫人類壹思考,上帝就發笑。我還是不禁想問。

“母與子的關系對宇宙而言,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原因為何,不得而知。而修.藍博士的這壹句話如同點醒我壹般,給我啟發。就如同薩古魯的那壹句“我是地球的母親。”壹樣,當我們的自由意誌是帶著母親對孩子的愛去進行清理時, 這就不是最貼近愛的頻率嗎 ?

“請懷著擁有年幼小孩的母親般的心情,盡最大的努力讓自己所愛的小孩不會受苦。”

“沒有小孩希望獲得必須交易才能建立的親子關系-妳不打掃,我就不愛妳。”

......

書中反復以母親與孩子相處的方式來指向愛的頻率。而不正是頻率決定了我們創造出來的世界嗎?就這樣,我為自己找到了壹個解答。

壹切從看到自己負有百分百的責任開始

薩古魯有壹句壹致的話叫做“我的責任是無限的。”又或者用“頻率”來說:我們的世界是我們所在頻率的創造。又或者張德芬老師在《遇見未知的自己》中說的,“外面沒有別人,只有自己。”

還記得在之前《怎麽“想”,妳的夢才真》中提到的《未來預演》中生物學家使受訓人員懷著高昂的正面情感運用意念使試管中的DNA鏈扭曲或解旋的實驗嗎?

或者說,在生活出現中的人事物前,妳能夠帶自己更全面更深地了解真實自己是什麽樣的嗎?

“只有真正能夠體會“我負有百分百的責任“這壹句話,才能夠以這樣的態度去清理:

-所有發生在妳眼前的事情都是因為自己的內在。包括自己本身的事情,家人,朋友甚至鄰居發生的事情,出現在妳生命中的任何事情,都是自己的責任。

“每個人內在小孩的記憶都是***通的。”

”這句話就像是《無量之網》的另外壹種版本 -“

宇宙中存在壹張連接萬物的全像式,同步***時的無量之網。它的每壹部分都與其余的整體相連,每壹部分都像壹張微型圖壹樣擁有整體的所有信息。”

“當自己改變,其他也會改變。當妳清除掉內在小孩的記憶,同時也能消除別人的記憶。”

“ 妳若不清理它們,未來發生的所有事情。都是過去記憶的重播。換言之,新的未來並不存在。”

“清理之後,妳的內在新形成的空間中充滿了靈感。使妳靈魂中的歷史得以改變。而妳的歷史改變後,不僅妳自己,所有人的歷史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是否真的是這樣呢?下壹次,遇見別人的問題,把它當成清理自身的問題去試試看吧!:)

控制壹下篇幅:)後半部分下篇文章中分享。

《三顆貓餅幹》網盤鏈接:

/s/1bpINRjh

喜歡" 斟滿彼此的杯子,但不是從壹個杯子裏啜飲 。"

還有阿納絲塔夏書中所說的:“ 學習,是為了分享 。”

而主題閱讀的分享便是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