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靜脈炎是如何造成的,有何癥狀?怎樣醫治?

靜脈炎是如何造成的,有何癥狀?怎樣醫治?

靜脈炎:由於血管內壁的刺激,造成血管壁發炎。

臨床表現:病人主訴註射部位有燒痛、緊繃發脹,隨著註射部位的血管會產生索狀的紅線,觸診有時會有發硬、發熱的感覺。輸液流速可能不變、減慢、或停止,其取決於血栓形成與否,與造成阻塞的狀況。

造成靜脈炎的危險因子包括:

1、導管針的材質、長度與管徑大小

2 、操作技術不良

3 、不適當的穿刺部位

4、導管針留置的時間太長

5、固定方法不當

6、輸液的濃度的酸、堿性太強,或不兼容造成沈澱。

7、病患本身的病理生理狀況,如年齡或疾病造成血管壁脆弱,發炎。

靜脈炎的分類

1、機械性靜脈炎:

1)不正當的固定方法:穿刺部位未固定牢靠,造成針管的滑動。

2)選用的導管管徑太粗,刺激血管壁。

3)穿刺部位太靠近關節處,由於關節活動造成針管與血管壁不斷地摩擦而產生發炎反應。

2、化學性靜脈炎:藥物稀釋不足、輸液酸、堿度過高、溶質的濃度過高、留置針材質的差異性皆是造成化學性靜脈炎的原因。

3、細菌性靜脈炎:通常與消毒方法不正確、穿刺技術不良、輸液套管無菌狀態的破壞、導管留置時間過長有關。

靜脈炎護理措施

1、發生靜脈炎,如屬壹般留置針應拔除,更換穿刺部位,發炎部位可給予熱敷,癥狀應在3天內改善,若無改善跡象應通知醫師評估是否細菌感染。

2、若PICC(外周靜脈穿刺導入中央導管)發生靜脈炎,可先熱敷,若屬於機械或化學性靜脈炎,癥狀應可緩解,若癥狀持續,並無改善跡象,才需拔除。

3、若進行濕熱敷、可利用濕熱毛巾進行熱敷,每次20分鐘,壹天4次。

4、若疑是細菌性靜脈炎,需通知醫生進行導管針與血液培養,抽血培養需從其它靜脈及導管內各抽取壹支進行血液培養,以作為診斷的依據。

5、若有膿液,應培養膿性液體,需利用無菌棉棒進行;取樣前,避免消毒皮膚以免影響細菌的培養。

6、擡高患肢,促進血液循環,進行修復。

7、若疑似化學反應,需記錄。應依據靜脈輸液協會制訂的記錄方式進行記錄,以達到護理人員判斷標準的壹致性。

8、避免再度穿刺已發炎的血管,發炎血管須等到癥狀完全復原,恢復彈性方可使用。

靜脈炎報告分級(美國靜脈輸液協會1998年制訂的靜脈炎報告分級)

靜脈炎

0 無臨床癥狀

1+ 紅斑伴有或無疼痛,有或無水腫

2+ 紅斑伴有或無疼痛,有或無水腫,靜脈條紋形成。

3+ 紅斑伴有或無疼痛,有或無水腫,靜脈條紋形成,可觸及索狀物。

浸潤

0 無臨床癥狀

1 皮膚蒼白,水腫範圍小於英寸(2.5cm),皮溫降低,有或無疼痛。

2 皮膚蒼白,水腫範圍1英寸(2.5cm)-6英寸(15cm),皮溫降低,有或無疼痛。

3 皮膚蒼白,呈透明狀,水腫範圍大於6英寸(15cm),皮溫降低,輕度致中度疼痛可能有麻木感。

4 皮膚蒼白,呈透明狀,皮膚緊繃並褪色,有液體滲出;皮膚青腫,水腫範圍大於6英寸(15cm),壓迫水腫部位後組織呈凹陷狀;循環系統功能下降,中度致重度疼痛。任何劑量的血制品、刺激性或腐蝕性液體的滲漏都屬該級。

輸液汙染病

不少人士壹旦生病就要求輸液。壹般都認為輸液治療手段直接、見效快,卻不知由於技術的原因會不可避免的在輸液時,把壹些輸液汙染源帶入人體,從而導致輸液的急性反應,或是造成輸液引起的潛在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