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素菜食譜大全 - 雙氰胺和二氧化矽混合會爆炸嗎?

雙氰胺和二氧化矽混合會爆炸嗎?

不是,雙氰胺,也叫雙氰胺,縮寫為DICY或DCD。它是壹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2H4N4,是氨基氰和胍的氰基衍生物的二聚體。化學式C2H4N4。白色結晶粉末。溶於水、乙醇、乙二醇和二甲基甲酰胺,幾乎不溶於乙醚和苯。幹燥時穩定。

中文名

雙氰胺〔5〕

外國名字

雙氰胺〔5〕

另壹個名字

氰基胍雙氰胺

化學式

c2h4n 4〔5〕

分子量

84.08[5]

基本信息,化學性質,制備,使用,風險檢測方法,乳制品,TA說

基本信息

監管信息:該產品不受監管。

中文名:氰基胍[5],雙氰胺[5]

英文別名:雙氰胺,氰胍

縮寫:DICY

HS編碼:2926200000

說明:白色結晶粉末。65438±03℃時在水中的溶解度為2.26%,在熱水中溶解度較高。當水溶液在80℃時逐漸分解,產生氨氣。在65438±03℃時,無水乙醇(C2H5OH)和乙醚的溶解度分別為65438±0.26%和0.065438±0%。溶於液氨、熱水、乙醇、丙酮水合物、二甲基甲酰胺,不溶於乙醚,不溶於苯和氯仿。相對密度(d254)1.40。熔點為209.5℃。幹燥後性能穩定。禁止燃燒。低毒性,50%致死劑量(小鼠,口服)> 4000毫克/千克.空氣中最高容許濃度為5mg/m3。

儲存:密封,幹燥,保存。

結構式

化學性質

按規範使用和儲存時,不會分解,避免與氧化物接觸。65438±03℃時在無水乙醇中的溶解度為65438±0.26%,在水中的溶解度為2.26%。溶於熱水,水溶液在80℃以上會慢慢分解產生氨。雙氰胺的晶體加熱到熔點時,熔化後會立即產生劇烈的熱量,產生三聚氰胺、三聚氰胺等。

準備

在減壓下過濾由氰氨化鈣水解獲得的氰氨化鈣氫懸浮液,以除去氫氧化鈣濾渣,然後將二氧化碳引入濾液中,以碳酸鈣形式沈澱鈣,獲得氰氨化鈣溶液。在堿性條件下聚合,過濾,冷卻,結晶,分離,幹燥,得到雙氰胺。

雙氰胺以最大速度產生的溫度與pH有關:50℃時pH為9.7;80℃時,pH為9.1;在100℃時,pH值為8.8。在這些條件下聚合後,通過冷卻結晶、分離和幹燥得到成品雙氰胺。工業產品雙氰胺含量99%,每噸產品消耗石灰氮(含氮21%以上)4239kg。[1]

使用

鈷、鎳、銅和鈀的測定。有機合成。硝化纖維素穩定劑。硬化劑。洗滌劑硫化促進劑樹脂合成。

用作環氧樹脂膠粘劑的潛伏性固化劑,可制備單組份環氧膠粘劑。只有當雙氰胺的粒徑小於或等於5微米(2500目)時,才能在環氧樹脂中形成懸浮液而不沈澱。參考用量為4 ~ 12 phr,100g環氧樹脂組合物的保質期為6 ~ 12個月。雙氰胺的儲存期在用量為17時不到2個月,用量為8時可持續半年。固化條件為170℃/lh或180℃/20min,熱變形溫度為125℃。也用作單組分水性環氧膠粘劑的固化劑。參考劑量為7份。雙氰胺(5-6份)和酰肼(3-4份)的復合體系可在120℃/45min固化環氧樹脂。

作為胍鹽和三聚氰胺的原料。

通過雙氰胺與酸的反應可以制備各種胍鹽。由雙氰胺和苯腈反應得到的苯菁二胺是塗料、層壓板和模塑粉的中間體。

用作染料固色劑

雙氰胺與甲醛反應制得的雙氰胺樹脂可用作染料固色劑。

雙氰胺肥料

雙氰胺復合肥可以控制硝化細菌的活性,調節氮肥在土壤中的轉化速度,減少氮素損失,提高肥料利用率。[2]

作為精細化工中間體

醫藥上用於制備硝酸胍、磺胺等。還用於制備硫脲、硝化纖維素穩定劑、橡膠硫化促進劑、鋼鐵表面硬化劑、人造革填料、粘合劑等。醫藥中間體5-氮雜胞嘧啶可由雙氰胺與甲酸反應得到。氮摻雜碳材料作為氮源[3]

危險

健康危害:如果吸入、攝入或通過皮膚吸收,對身體有害。但急性中毒的風險極小。

爆炸危險:本品易燃,有刺激性。

皮膚接觸:脫去汙染的衣服,用流動水沖洗。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水或生理鹽水沖洗。看醫生。

吸入:離開現場,到空氣新鮮的地方。

攝入:喝足夠的溫水,以誘導嘔吐。看醫生。

危險特性:能與硝酸銨、氯酸鉀及其鹽類發生強烈反應,引起爆炸。通過高溫分解,產生氰化物和氮氧化物。

二氧化矽是壹種無機化合物,化學式為SiO2。矽原子和氧原子長程有序排列形成結晶二氧化矽,短程有序或長程無序排列形成無定形二氧化矽。

在二氧化矽晶體中,矽原子位於正四面體的中心,四個氧原子位於正四面體的四個角。這些四面體很多都是由角上的氧原子連接而成,每個氧原子屬於兩個四面體,也就是每個氧原子與兩個矽原子結合。

二氧化矽最簡單的形式是SiO2,但SiO2並不代表簡單的分子(它只代表二氧化矽晶體中矽和氧的原子數之比)。純天然二氧化矽晶體是壹種堅硬、易碎、不溶、無色透明的固體,常用於制造光學儀器[1]。

中文名

二氧化矽

外國名字

二氧化矽

化學式

二氧化矽[11]

分子量

60.084

化學文摘社登記號

14808-60-7

理化性質

物理性質

石英

密度:2.2克/立方厘米

熔點:1723℃

沸點:2230℃

折射率:1.6

遇熱變化:遇熱與強堿熔化,形成矽酸鹽。

溶解性:不溶於水,能與HF反應生成氣態SiF4。

化學性質

化學性質相對穩定。不與水反應。它具有高耐火、耐高溫、熱膨脹系數小、高絕緣、耐腐蝕、壓電效應、共振效應及其獨特的光學特性。[11]是酸性氧化物,不與普通酸反應。氫氟酸與二氧化矽反應生成氣態四氟化矽。與熱的濃堿溶液或熔融堿反應生成矽酸鹽和水。在高溫下與各種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矽酸鹽。二氧化矽不活潑,除氟和氟化氫外(熱濃磷酸除外),不與鹵素、鹵化氫、硫酸、硝酸、高氯酸反應。[2]

常見的濃磷酸(或焦磷酸)在高溫下能腐蝕二氧化矽生成雜多酸,熔融的硼酸鹽或硼酐在高溫下也能腐蝕二氧化矽。鑒於這壹性質,硼酸鹽可用作陶瓷燒制中的熔劑,氟化氫也可以是壹種酸,能溶解二氧化矽,生成水溶性氟矽酸。[2]

SiO2+4HF=SiF4↑+2H2O[2]

6HF+SiO2=H2SiF6+2H2O[2]

二氧化矽+2氫氧化鈉(濃)=二氧化矽鈉+H2O[2]

二氧化矽+碳酸鈉=二氧化矽+二氧化碳(高溫)

SiO2+CaO=CaSiO3[2]

SiO2+2C=2CO↑+Si[2]

制備方法

無定形二氧化矽的制備方法

無定形二氧化矽的制備包括五個步驟,即制備矽膠、造粒、燒結、清洗和幹燥[3]。

1:矽膠的制備

水解四氯化矽制矽膠,或水解四甲氧基矽烷等有機矽化合物制矽膠,或用氣相二氧化矽制矽膠[3]。

2:制粒過程

幹燥矽膠以形成幹燥粉末,並且在粉碎幹燥粉末後,將其分級以獲得具有所需平均粒度的二氧化矽粉末[3]。

3:燒結過程

造粒過程中得到的二氧化矽粉末在800℃~1450℃的溫度下燒結,燒結過程中得到的二氧化矽粉末在2000℃至二氧化矽沸點的溫度下在等離子體炬中加熱熔化,等離子體炬以預定的流速引入氬氣,並以預定的高頻輸出功率產生等離子體[3]。

4:清潔過程

在球化處理後,除去附著在球化二氧化矽粉末表面的微粉[3]。

5:幹燥過程

以及在清洗過程之後幹燥二氧化矽粉末[3]。

壹種結晶二氧化矽的制備方法

將含二氧化矽的原料(矽源)、水、結構導向劑、堿或酸按壹定比例混合均勻,放入耐壓反應釜中密封,然後升溫至100 ~ 220℃,保溫5小時至10天,反應結束後,迅速冷卻反應釜,用水或稀酸洗滌反應產物至ph8 ~ 10。

物質簡介

二氧化矽的化學式是SiO2。二氧化矽有兩種形式:晶態和非晶態。自然界中存在的二氧化矽,如應時和石英砂,統稱為二氧化矽。純應時是無色水晶,大而透明的棱形應時水晶叫水晶,有微量雜質的紫色水晶叫紫水晶,淡黃色、金黃色、棕色的水晶叫煙水晶。玉髓、瑪瑙和碧玉是含有雜質的彩色應時水晶。沙子是混有雜質的應時細顆粒。蛋白石和矽藻土是無定形二氧化矽。二氧化矽用途廣泛,主要用於制造玻璃、水玻璃、陶器、搪瓷、耐火材料、氣凝膠氈、矽鐵、型砂、元素矽、水泥等。在古代,二氧化矽也被用來制作瓷器的釉料和胎體。壹般的石頭主要由二氧化矽和碳酸鈣組成。[2]

結晶二氧化矽熔點為1723℃,沸點為2230℃,不溶於水。除氟氣和氫氟酸外,二氧化矽不與鹵素、鹵化氫和無機酸反應,能溶於熱的濃堿、熔融的強堿或碳酸鈉。此外,二氧化矽可以在高溫下被焦炭和鎂還原。在常溫下,強堿溶液會慢慢與SiO _ 2反應生成矽酸鹽,所以存放強堿溶液的玻璃瓶不能用磨砂玻璃塞(玻璃中含有SiO _ 2),否則會產生粘稠的矽酸鈉Na2SiO3 _ 3,使瓶塞和瓶口粘在壹起。因為二氧化矽能與氫氟酸反應,所以氫氟酸不能裝在玻璃容器裏。[2]

材料結構

矽和碳的性質相似,但其氧化物的性質卻大相徑庭。CO2是分子晶體,而SiO2是原子晶體。SiO2 _ 2是以矽氧四面體為基本結構的三維網絡結構。在晶體結構中,矽原子的四個價電子與四個氧原子形成四個價鍵,Si原子位於正四面體的中心,O原子位於四面體的頂點。

二氧化矽結構

每個矽原子與四個氧原子相連,每個氧原子與兩個矽原子相連。晶體中最小的環由12個原子(6個矽原子和6個氧原子)組成,每個矽由6個環使用,晶體中矽和氧原子的數量比為1:2。

雙氰胺有毒嗎?雙氰胺很危險。

1,雙氰胺是危險品。

2.雙氰胺能與硝酸銨、氯酸鉀及其鹽類發生強烈反應,引起爆炸。

3、受高熱分解,產生氰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有毒煙氣。

雙氰胺是壹種危險物質。雙氰胺遇氯化銨、氯酸鉀、酸式鹽能產生明顯反應,導致爆炸。

強氧化劑和強還原劑的混合物可能發生爆炸,如活性堿金屬和堿土金屬遇水可發生爆炸(反應中堿金屬和堿土金屬作為還原劑,水作為氧化劑)。還有壹些反應,如濃硫酸和高氯酸鉀,濃硫酸和高錳酸鉀(常溫),還有壹些劇烈釋放氣體的反應也可能發生爆炸,如濃過氧化氫和高錳酸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