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做法大全
山藥排骨湯
材料:山藥300克,排骨150克,毛豆20克,枸杞和生姜10克。輔料:鹽1小勺,米酒1小勺,高湯1000CC,香油。
練習:
1.將排骨洗凈剁成小塊,放入開水中去血水後撈出,冷水洗凈備用。
2.將山藥去皮,用波刀切成長條;生姜去皮切片;毛豆和枸杞洗凈備用。
3.將燙好的排骨、姜片、高湯放入內鍋,外鍋加兩杯水,按下開關煮25分鐘左右。
4.打開鍋蓋,放入山藥、毛豆、枸杞煮5分鐘。最後加入鹽、米酒和香油拌勻。
雪蓮山藥清湯
材料:雞肉750克、雪蓮果300克、山藥100克、胡蘿蔔半根、姜5片。
做法:1。讓攤主把雞宰了回家收拾幹凈,剝皮備用。2.將雪蓮果、山藥、胡蘿蔔分別去皮洗凈,用滾刀切成大塊備用。3.將所有材料壹起放入鍋中,加8碗水煮沸15分鐘,用勺子撈出浮粉,小火燉80分鐘左右,加鹽調味。
Tips 1。把雞皮剝掉,不然會很油膩,不適合老人小孩的胃,也不利於減肥。2.要讓整只雞落鍋,煮出來的雞還是嫩滑的,加壹點醬油就是好菜。3.烹飪的時間要控制好。老火湯太老,嘌呤高,對身體不好。
山藥牛肉顆粒
配料:胡蘿蔔、山藥、豌豆、牛肉、澱粉、胡椒粉、醬油、料酒、油、蔥、姜、味精、鹽。
練習:
1,胡蘿蔔去皮,洗凈切丁;
2.山藥去皮洗凈,切丁,用清水浸泡備用;
3、胡蘿蔔、山藥、豌豆放入開水中;
4.瘦牛肉切丁,加入澱粉、胡椒粉、醬油、料酒和少許油,用手腌制15分鐘;
5.油熱後,倒入牛肉翻炒。顏色變化後,放入蔥姜翻炒;
6、放入胡蘿蔔和山藥翻炒,放入豌豆再放入味精和鹽。
草莓山藥泥
配料:山藥、草莓醬、煉乳和蜂蜜
練習:
1.山藥去皮洗凈後,放入鍋中蒸熟。
2.蒸好的山藥瀝幹水分,碾成泥狀,加入適量煉乳和蜂蜜調味拌勻,整個形狀就是妳喜歡的了。
3.用叉子在上面輕輕畫出條紋,撒上草莓醬和薄荷。
山藥的功效與作用
甜平。健脾胃,益肺腎,補虛損。治療厭食,便溏,乏力,氣喘咳嗽,尿頻,帶下,口渴。
麩炒山藥補脾胃。
用於脾虛,厭食,腹瀉,便溏,白帶過多。
山藥的功效
功效:清熱解毒。治療熱病、發熱、熱毒血痢、癰腫、瘰癧、痔瘡、漏癥。
1,《滇南本草》:清熱、斂瘡、癰、癰、癰、癰。
2.《生草藥精要》;能消癰癤,止痢,洗疥瘡,除皮膚血熱。
3、《本草綱目》:養血止渴,治疥瘡。
4、《重慶唐雜文》:清絡、中風、火、濕熱,解疫邪,解肝膽浮於風陽之上,治驚風癲癇。
5.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清熱解毒。
治療外感發熱、咳嗽、腸炎、菌痢、麻疹、腮腺炎、敗血癥、疔瘡、闌尾炎、外傷感染和小兒疳積。將山藥制成涼茶,可預防中暑、感冒和腸道傳染病。
山藥的功能
1,降血糖作用
2.調節身體對非特異性刺激的反應。
3.對免疫功能的影響
4.對小鼠小腸運動的影響。
將20只昆明小鼠分為兩組,禁食24小時。實驗組分別用10ml(含生藥1 g/ml)和0.5 g活性炭(市售),對照組分別用10ml生理鹽水+0.5g活性炭。20分鐘後,立即以脊髓脫臼處死,取出小腸放平。測量從幽門括約肌到小腸末端的距離(cm ),並計算該距離占小腸總長度的百分比。結果表明,山藥能刺激小腸運動,促進腸內容物排空。
5、其他,所含的營養成分與粘液和澱粉酶有關,有滋補作用,可以幫助消化。止瀉。化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