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射維生素b。
如果緊張是主要因素,可以註射維生素B,效果不錯。請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激光療法
如果藥物治療仍不能控制病情,可嘗試激光治療後再進行其他手術。新的測試表明激光療法對開角型青光眼有效。方法是用激光照射虹膜,形成壹個小孔來緩解眼壓。如果發生急性或閉角型青光眼,此時由於高眼壓引起的水腫會使角膜模糊。在這種情況下,激光治療可能不是最好的選擇,但需要進壹步的手術。
●補充營養
①膽堿
每天補充1000-2000 mg。壹種重要的維生素。
②泛酸(B5)
壹天三次,每次100 mg。
③蘆丁
每天三次,每次補充50毫克。
④維生素B組
每次50毫克,壹天三次,隨餐服用,必要時註射。
⑤維生素c
每天三次添加生物類黃酮可以大大降低眼壓。
⑥維生素E
每天400IU。最近的研究表明,維生素E有助於消除晶體中的小顆粒。
⑦鍺
如果眼睛不舒服,可以每天服用100-200 mg鍺,給眼部組織提供氧氣,緩解疼痛。
外科療法
如何正確評價手術對青光眼的治療效果?
目前,手術治療青光眼是西醫最後也是唯壹重要的手段。手術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控制眼壓。對於閉角型青光眼,前房角狹窄或關閉的患者,暫時控制眼壓可以有明顯的效果,但並沒有糾正眼壓升高和前房角關閉的真正原因,給醫生和患者壹種虛假的安全感,以為青光眼手術後就好了,復發或失明。我不止壹次問同壹個問題“為什麽我做了手術還是瞎的?”對於開角型青光眼、惡性青光眼、眼內炎等青光眼手術,不僅沒有意義,反而會加速病情的發展。所以我們對手術的評價是“暫時降低眼壓,緩解癥狀,不從病根上矯正病情”。術後應積極使用中藥治療病因,以達到康復的效果。
目前西醫對青光眼的理解概括為“單眼(或雙眼)起病,繼發失明,終身用藥,隨時失明”,尚未找到確切病因,無從談起治療。瞳孔收縮劑、碳酸酐抑制劑、高滲劑、激素只是暫時降低眼壓,緩解癥狀,最終導致失明,所以被稱為“不治之癥”。
青光眼和失明
青光眼是最常見的致盲性眼病之壹,由於各種原因給患者帶來失明。常見原因如下:
①開角型青光眼和壹些慢性閉角型青光眼,由於沒有癥狀,患者並不知道自己的眼睛有病,壹旦發現就是晚期或失明。
②患者不聽醫囑,不信任醫生,不想做任何檢查,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③對青光眼的危害認識不夠,不關心自己的病。有些人就是努力工作,直到覺得視野變窄了才去看醫生。這時候往往已經很晚了,壹只眼睛白瞎了。
④不能按時吃藥,有癥狀就吃藥,沒有癥狀就不吃藥。我從來不測眼壓,吃藥後也不知道怎麽控制眼壓。不合理用藥延誤治療。
不要聽醫生的建議。害怕手術,告訴術前醫生手術的預後,不能正確治療,總害怕術後視力下降甚至失明,延誤手術,直到後期失去最佳治療時機。
⑥部分術後患者因癥狀消失而認為青光眼已完全治愈,卻忽視隨訪觀察和定期監測,部分患者術後不知不覺失明。
⑦有些患者術後只註意觀察眼壓,而不檢查視野是否有變化。部分患者存在血流動力學異常,如心血管疾病、低血壓、全血濃度升高等。由於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視神經長期處於慢性供血不足狀態,導致視野進行性變窄而失明。
針對以上情況,建議青光眼患者壹定要遵醫囑,積極爭取早期有效的治療,將視功能的損害降到最低。中醫治療方法本病的治療重在肝。急性發作期采用清熱瀉火、平肝熄風、理氣降逆、解酒等方法。,視脈象而定,要麽壹法獨用,要麽數法並用,不可止於壹端。病情壹緩,治療應以滋補肝腎為主,瀉火、平肝、熄風為輔。
(1)確定和選擇候選人
1.肝經實熱
治療:清熱瀉火,平肝熄風。
處方:青風羚羊飲(醫宗金鑒)。羚羊角粉0.5 ~ 1g(口服),玄參15g,黃芩9g,知母9g,車前子15g,茯苓15g,大黃10g,桔梗10g,阿莎麗3g,防風3g。熱盛者,加龍膽草、鉤藤,以增強清肝熄風之功;對於嘔吐嚴重的患者,加入竹茄子、法半夏、天竺黃,以減少不良反應和停止嘔吐。
2.肝氣郁結
治療:疏肝清熱,降逆和胃。
處方:丹味逍遙散合左金丸。柴胡9g、當歸15g、白芍15g、茯苓10g、白術10g、甘草6g、薄荷6g、生姜10g、牡丹皮9g、梔子9g、黃連10g、吳茱萸3g。停滯很嚴重,加香,青皮,金鈴子;眼睛疼痛劇烈、紅腫嚴重者加石決明、決明子、夏枯草。嘔吐嚴重者加旋覆花、赭石,增強止吐之力。
3.肝陽上亢
治療:滋陰潛陽;平肝熄風。
處方:羚羊鉤藤湯(通俗傷寒論)。羚羊角粉1.5g(紅色)、鉤藤12g、桑葚9g、菊花12g、生熟地24g、白芍30g、川貝母6g、茯苓12g、竹茹15g、牛膝25g、石決明20g。如果陰虛明顯,加入女貞子、五味子、山茱萸;上火者加知母、黃柏、夏枯草;失眠者加梔子;生蠔,炸棗。
4.痰火生風
治療:瀉火化痰,平肝熄風。
處方:將軍丁童丸。大黃10g、黃芩10g、僵蠶10g、陳皮10g、天麻6g、桔梗6g、青礞石20g、白芷6g、薄荷6g、半夏10g。痰火過盛者加用蘆薈、橘絡、丹福星,增強降火祛痰作用;胸悶者,去桔梗、白芷,加澤瀉、炒萊菔子、白芥子。
5.飲酒作惡犯罪
治療:冷飲加溫,降逆止痛。
方藥:吳茱萸湯加減。生姜吳茱萸12g,人參12g,炙甘草6g,川芎10g,茯苓20g,白藍10g,陳皮10g。嘔吐嚴重者,加半夏、細辛,通過換飲增強減少不良反應的力量;頭痛劇烈者,宜用川芎、吳茱萸;胸悶納差者加蒼術、白蔻仁;四肢冰冷者,加附子、桂枝。
6.脾虛濕盛
治療:健脾利濕。
方藥:五苓散(傷寒論)加減。豬苓10g、茯苓12g、白術12g、澤瀉10g、赤芍10g、牛膝10g。如果吃的少,就加焦三仙、薏苡仁、陳皮。
7.心肺氣虛
治療:養心益氣。
方藥:炙甘草湯合生脈散(內外兼治)。炙甘草12g、生姜9g、黨參9g、生地10g、麥冬10g、五味子10g、當歸12g、川芎9g。失眠多夢可加入酸棗仁、遠誌、柏子仁。其他療法
眼點法:有以下幾種。
(1)1%葛根素滴眼液:每日兩次,連續用藥。本品主要收縮睫狀突血管,減少房水分泌,降低眼壓。同時要註意兩點:①少數患者血壓略有下降,低血壓患者慎用;②少數患者滴註後有異物感,1 ~ 2分鐘後可緩解,可繼續服藥。
(2)1%檳榔堿滴眼液:嚴重者每15 ~ 30分鐘1次。瞳孔縮小後每天滴3 ~ 5次。也可使用藥膜,每日2 ~ 3次,將藥膜置於下眼瞼穹窿處,直至自行溶解。15分鐘後瞳孔開始縮小,可持續6 ~ 8小時。
(3)防藍膏:15分鐘瞳孔縮小,45分鐘瞳孔縮小。
(4)1%丁公藤滴眼液:每日3-4次。外敷療法:取適量黃連粉研成細粉,水調成糊狀,敷於心臟(湧泉穴)。
外敷療法:雙明散:石決明、決明子等份,研末,加水調成糊狀,敷於太陽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