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介紹
常常走進病房或者進行膳食調查時,我們就會發現家長朋友們常常把各路高湯作為補償營養的首選。似乎湯這種東西方便吞咽,味道鮮美,燉煮時間長,添加材料多,就可以集各種食材的營養價值於壹身。東南沿海的人們日常飲食中似乎也缺少不了各種 養生 湯料,每家每戶仿佛都有自己的煲湯秘籍。
但是高湯真的有那麽多神奇的功效嗎?妳家的湯真的喝對了嗎?
誤區1:大骨湯補鈣
真相: 雖然動物骨骼中含有大量鈣等礦物質,但是骨骼中的鈣並沒有多少溶解到骨湯中,這是因為鈣主要以磷酸鹽形式存在於骨骼中,溶解度極低,所以骨頭湯難以發揮補鈣功效。每500g大骨混合1500ml高溫熬制後的500ml大骨湯中平均含鈣量為20mg,而500ml牛奶中含鈣量約為500mg。因此補鈣,骨頭湯遠遠不如牛奶。
誤區2:湯越白就是越有營養
真相: 並不是 。這主要是因為其中的脂肪含量高,湯中的脂肪在高溫下乳化懸浮在水中,導致湯看起來白白的。每500ml大骨湯中約有25g脂肪,幾乎達到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薦的成人壹天油脂攝入量。為了給湯“增白”,壹些飯店還會使用豬油作為乳化劑。長期飲用乳白色的高湯容易增加高血脂、高尿酸、肥胖等疾病患病風險。
誤區3:喝湯就是清淡飲食
真相: 喝湯可能會攝入過多的鈉。菜肴湯汁中含有整道菜肴大半的鹽。普通炒菜的湯汁我們壹般不會食用,但是燉湯每個人都能喝上壹碗,就將鹽分也喝了進去,所以燉湯切記少放鹽、起鍋放鹽、少量喝湯,才是真正的“ 養生 ”。
通過喝湯補充營養靠譜嗎?
湯與肉含有的營養素種類差別不大,但是湯的各項營養素含量均較低。所以喝湯確實能得到壹部分營養物質,但遠不及吃肉的營養補充好。因此不建議通過喝湯補充營養。
住院的小朋友適合喝湯嗎?
湯屬於流質膳食,極易消化,含渣很少,適合高熱、極度虛弱、無力咀嚼的患兒。但是流質膳食屬於不平衡膳食,不宜長期食用。並且高油脂的肉湯可能會刺激住院患兒的腸胃,加重消化不良的癥狀, 因此住院期間小朋友怎麽吃還是要遵循醫生與營養師的意見。
參考文獻:
[1] 趙釗,鈔虹,吉愛國.烹制骨湯中鈣等礦物質含量的測定及營養評價[J].食品研究與開發,2008,29(12):126-129.
[2] 屠振華, 朱大洲, 馮霖,等. 傳統與現代工藝制作拉面骨湯的營養評價研究[J]. 中國食物與營養, 2015, 21(7):4.
[3] 夏啟泉,許慧卿.鯽魚濃湯的制作工藝及營養分析[J].揚州大學烹飪學報,2005(03):25-27.
[4] 王學敏,張燕,陳朝青,伍敏暉,韓麗麗,何梅.北京市某單位團餐常見中式菜肴固形物和湯汁中鈉含量[J].衛生研究,2017,46(06):1003-1005.DOI:10.19813/j.cnki.weishengyanjiu.2017.06.038.
文案:朱文熹
排版:賀定賢
我們是 上海市女醫師協會醫學科普專委會 ,壹個聚集上海知名女專家,又熱心公益事業的團體。委員來自 上海瑞金醫院、中山醫院、華山醫院、仁濟醫院 等18家 市級綜合醫院 ,以及腫瘤醫院、婦產科醫院、兒科醫院等10家專科醫院及5家市中醫醫院的所有專業的副主任醫師以上 知名女專家 。
本專委會的主旨是用我們的 愛心 ,全方位為公眾傳遞 科學、嚴謹、生動、有趣的醫學 健康 之聲 ,重點聚焦婦女、兒童和老人。
投稿及聯系方式:nysyxkp@outlook.com
歡迎各單位來合作,壹起為 健康 中國而行動